('
站在李世民身侧的燕淑妃,她也认真地把这首诗看完,语气带着几分惊愕说道。
“韩国公尚且年轻,而且近些年仕途又高歌猛进,怎么会有这种悲哀的感悟?”
“如果这首诗是宋国公所作,倒还有几分应景。”
宋国公萧瑀已经被五次罢相,他有诸多感悟不足为奇。
可杜荷近些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有什么可哀愁的呢?
完全是臆想出来的愁绪罢了!
武媚娘捂嘴说道:“作诗之人不一定是自己的感悟,可通过其他朝臣的事迹,亦或者听到相似的故事,便会有感而发作出与年龄不符的诗篇。”
“韩国公乃心思灵敏之人,他有此感悟也正常。”
大唐众多士子,压根都没去过边塞。
可不少士子作出的边塞诗,能够让人身临边塞之中。
李世民点头说道:“媚娘说的没错。”
“诗词有感而发,灵感来了诗词便能信手拈来,没有灵感想再久也没用。”
听到李世民的话,武媚娘的眉头微微一动。
她快步走到御案前,从上面拿出一张宣纸,随后笑眯眯地走到李世民跟前说道。
“陛下,您作的这首《咏风》,臣妾认为同样是传世佳作。”
接着她把纸张摊开,并且抑扬顿挫地朗诵出来。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因为制定了开拓西域和天竺诸国的作战计划,李世民胸生席卷天下、威服四海的豪情,于是有感而发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也表露了李世民一统天下的雄心。
武媚娘念完后,燕淑妃当即鼓掌吹捧道。
“陛下乃天可汗,定能横扫四海,成为天下共主!”
“而陛下一定能超越历代君王,成为千古一帝!”
她的这番夸赞的话,把李世民逗的哈哈大笑。
人都喜欢听好话,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也不例外。
三人聊了一会天。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淑妃侍寝,媚娘你早些回去歇息吧。”
武媚娘的表情微动,她娉婷地行礼道。
“臣妾告退。”
回到自己的寝宫后,武媚娘的脸色变得无比复杂。
原以为陛下把她带在身边,有机会临幸她,没想到陛下的心思全都在燕淑妃的身上。
照这么下去,她何时才能怀上龙种?
“不行,还得找杜荷帮忙才行!”
武媚娘低声呢喃道。
她那双充满魅惑的杏眼,此刻无比的坚定。
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被选入宫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野心也与日俱增。
如果在陛下病亡之前,她还没办法怀上龙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下来。
不然每天都要抽半天时间来帮李承乾批阅奏折,他整个人都要疯掉。
翌日。
百官朝会。
等各部主官说完大事后,李承乾拿出杜荷写的奏疏范文,脸色严肃地对百官下令道。
“诸位爱卿,为了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孤对大家写的奏疏拟定了几个模版。()•(o)”
“在孤监国期间,所有人都得按照模板的格式来写,你们写的奏疏不得文字臃肿,堆砌无用辞藻。↵(五六&二)_[(.)]↵()•()”
“违令者罚一月俸禄!”
嗡~
随着李承乾的命令下达,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
喜欢堆砌辞藻的文学大家褚遂良,他当即持着笏板站起来劝谏道。
“太子殿下,文武百官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公文载体,现在贸然改动,恐怕会影响甚大。”
“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不少年老官吏纷纷站起来,他们一齐劝谏李承乾收回此命令。
他们就是靠一手华丽的辞藻得到李世民的赏识,现在李承乾却想砸掉他们的饭碗,这怎么能行?
李承乾眉头一皱,随后朗声说道。
“你们可知道孤每天要处置多少奏疏?”
“因为你们写的奏疏通篇冗长,半天表达不出核心要意,严重影响孤对事情的处理。”
“此规定就此定下,诸位爱卿勿需多言!”
随着李承乾话音落下,杜荷、房玄龄、侯君集、马周、高士廉和李绩等一众重臣,纷纷站起来应和道。
“臣,遵旨!”
喜欢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请大家收藏: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