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上族谱、请帖明瑶华烦恼该怎么扩张场……
明瑶华烦恼该怎么扩张场地,增大药皂的产量。
人手这点还好办,不拘是雇人还是买人,按流水线的方式分配任务就行。
但是制作场地要选在哪里呢?还有药皂原料来源,药材有伍兴儿低价提供,贝壳也容易——扬州交通便利,勉强算是靠近海边的城市,一次买几十麻袋,足够用很久了。
唯独草木灰和猪油有点费劲。
不,猪油可以和齐屠户合作,就算齐屠户手里的量不够,那也可以由他出面向其他屠户采买,她就不必费心了。
这样算下来,只需要草木灰有稳定的来源,基本就解决问题了。
可惜这时候没有烧碱,她也不会制取烧碱,只能通过草木灰获取碱性物质。
明瑶华在纸上写写画画,林青松驾着马车来了。
“少爷,少奶奶,老爷让我接你们回家一趟。”林青松这段时间时不时来金鱼巷子送吃的用的,和楚家已经很熟悉了,说话也透着一股子亲近。
楚明霁刚练了一套八段锦,换了身衣服出来,问道:“有说什么事吗?”
林青松笑道:“老爷没说,不过我爹说可能是商量去苏州的事。”
如今已经是三月末了,转眼就要到四月,林如海算算时间,二月初呈上去的奏折,如果能被皇上看到,那皇上应该已经知道了。
只是官员的请安折子大多是车轱辘的废话,皇上也可能闲烦,丢在角落里不看,如果是这样,下次写折子再提上一笔。
左右他的忠心,必须让皇上看到。
楚明霁和明瑶华、明甫光一起,上了马车,去往林家位于盐运衙门旁边的官舍。
之前楚明霁休旬假,明甫光已经跟着来过两次林家。
他跟着姐姐姐夫进了书房,和林老爷问好之后,自己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就找个角落安安静静地坐着。
林如海推了推桌子上的檀木匣子,示意楚明霁打开看看。
楚明霁打开,里面是一沓的银票和地契房契,他随手翻着看了一遍,银票约摸有六万两,地契和房契里面,有位于扬州城外的庄子两个,扬州城内的铺子五个,庄子连带有十顷的地契,铺子都是好地段的铺子。
楚明霁前几年卖过地,去年陪着明瑶华看铺子,故而能推算出,他手上拿着大约十三万两的银子。
他疑惑地看着林如海,林如海笑着解释道:“这里十万两是补给你的银子,你妹妹黛玉在京城外祖家,我一年给贾家五千两银子作你妹妹的一应使费。你也是长在外头,该你的银子为父不能少了你的。如今你十九岁了,我再添了一点,凑个整数,有十万两。还有三万两是给你媳妇的体己银子,明氏是林家的长媳,聘礼该有三万两银子。你们安心收着,这本就是你们的东西。”
楚明霁有点别扭,手伸出去想要将手里的东西放回去,林如海道:“你不收下,等到我百年之后,林家的产业也是要交给你们的。何况我听青山说,你媳妇在和人做生意,有自己的铺子,想做什么生意都方便。”
楚明霁迟疑了下,想到明瑶华昨日疲累的样子,笑着道:“是,谢父亲体恤。”
家产之事明瑶华不好出言,只是暗暗咋舌,林家可真豪气啊!
“还有一事,”林如海抚着一把打理得极好的美髯,笑道:“你的户籍已经定了,也是时候回祖籍姑苏上族谱,让老家的亲戚们见见你了。”
这事林如海和林管家说过好几次,先如何再如何,说得林管家都有些不耐烦听了。
林如海畅快笑道:“咱们先去祭祀祖先,再摆酒席,上族谱,让老家那些旁支亲戚都知道你是我儿子。”
林如海多年没有男嗣,闲下来又要忧虑官场前途,又要忧虑女儿的终身,又不甘心积攒的家财便宜了外人。
玉儿一个女孩子,就算律法规定女儿也可继承家中产业,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她也就能分到一小点,他也不敢给玉儿留太多的钱财产业,就怕有人起歹心啊。
作为男性,楚明霁微妙地察觉到林如海的想法,那股拿了林家十三万两银子的别扭劲儿也没了,这银子还真是他该得的!
林如海定下四月五日出发去苏州,明瑶华心念一动,戳了戳楚明霁的后腰,朝他眨眨眼,无声地说出“清宁县”三字。
楚明霁瞬间会意,转头和林如海道:“父亲,在此之前,我要先回一趟清宁县,祭拜楚家父母和岳父。这样的大事,也该去告知他们一声。”
他绝了对楚雷生的兄弟情义,但楚父待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母亲更是一心为他打算,还有岳父,于他而言是如师如父的存在,岳母对他也是多有照顾。
要改换姓氏,怎能不去告知先人?
这要求合乎情理,林如海也说不出一个不字,再想想,这样一个有情义的儿子,多少人求之不得,于是笑着应了。
*
次日,楚明霁就雇了车,带着明瑶华和明甫光一起回了清宁县。
明瑶华的父母和祖母就葬清宁县县城外的一座山上,明瑶华买了香烛供品纸钱等物,雇两个帮闲抬着往山上走,和弟弟还有楚明霁一起,在坟前祭拜过父母和祖母。
这晚是在周家住的。
用过晚饭,大家坐在一起说闲话。
几个男子在一边谈他们的,周太太亲热地拉着明瑶华,直接问她:“你去年送来的牛奶皂,可真是不得了,我用了一个月,感觉脸皮都白嫩了。早前我就听说你要开个铺子,如今开起来了吗?我可得去多买些,送给亲朋好友也体面。”
明瑶华笑道:“如今只有药皂,和牛奶皂差不多的效用。伯母要是自己用,我送你一些就是了,若是要多的,那就要问伍行商了,他就和我住在同一条巷子。伯母真心想要,我让他看在我的面子上,给你最低价。”
明瑶华不好意思地道:“只是最低也要五十五文钱一块。”
“行啊。”周太太笑着应下,“下次旬假,我就让从宜带上银子去取。”
市面上卖的香胰子就不便宜,牛奶皂比香胰子好用十倍,就是卖六十文、七十文钱钱都值得。
明瑶华笑着道,“那我回家就和伍行商说一声,以后从宜去买,都按最低价来。”
这一桩事迅速拉近了两人许久不见面的生疏,周太太附耳在明瑶华耳边,压低声音道:“明日你回秀水村,可得小心些。明霁的那个大哥最近不好过,听说整天在家里咒骂明霁母子。”
“竟有这事?”
他们三年没有回秀水村了,楚雷生又是发的哪门子疯?
周太太尴尬笑道:“可能是因为,村里有人说明霁是扬州城某个大官的儿子,要认回亲父,更改户籍,村里人都笑话他们,赶走了有出息的弟弟。可能是愤恨之下,对你们口出恶言。”
因楚明霁还没说他认祖归宗的事,周太太本是好意提醒,倒有点显得自家窥探别人的私事了。
原来是这事。
应该是田大牛等人说的。
迟早是要告知身边亲友的,明瑶华笑笑,也不瞒着了,“确实是有此事,我们这次回来,就是为了祭拜父母,在父母坟前说这件事的。”
周太太惊呼,“竟是真的。”
她小声问:“明霁到底是哪位大官的孩子?”
明瑶华笑道:“还未尘埃落定,不好往外说。伯母暂且自己猜一猜,等到明霁摆宴认亲,我给你发帖子,到时你就知道了。”
“好,好,我等着你给我发帖子。”周太太捂住嘴,一脸惊喜。
她脑子疯狂转动:到底是扬州的哪位大官?不是扬州同知,年纪对不上。
那是知府?推官?通判?
*
翌日,明瑶华雇了两个帮闲,又在周家借了两个下人,并且把明甫光留在周家待着,只她跟着楚明霁一行人坐车往秀水村去。
春耕时分,秀水村的村民在打理田地,看到村里来了一伙人,都停了手里的活计,仰头仔细看。
有个中年人认出了坐在车辕上的楚明霁,震惊道:“那不是楚老四家的明霁吗?他怎么回来了?”
他一脸看好戏地猜测:“莫不是来要回楚家财产的?看来楚雷生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当初灵堂分家,楚家宗族的人向着楚雷生,村里其他人只是看热闹,两不相帮。
不过大家伙儿心里都明镜似的,楚家的田亩宅子哪里来的?
还不是用楚明霁母亲前夫的家产置办的。
楚雷生白得了一大笔财产,村里不少人都嫉妒着呢。
等知道楚明霁的亲生父亲不是什么小管事,而且还活着,还是一个当官的,大家都等着楚明霁回村里找楚雷生算账。
骡车在村里行得慢,一路往楚明霁父母埋身的小山头驶去。
有好事的跑上去,跟着骡车问:“明霁,你回来做什么的?”
看着楚明霁一身光鲜亮丽的绸缎衣裳,这人看得眼热,不过转念一想,楚家的傻子更亏,白白把有出息有势力的弟弟分了出去,这下只能只能在梦里沾光了。
这么一想,他巴不得楚明霁越有势力越好。
气死那楚雷生!仗着有两个臭钱,傲气的什么似的。呸!
楚明霁笑道:“是刘家二哥啊,我是回来祭拜爹娘的。”
刘二追问道:“就只是祭拜你爹娘?”
“是啊,好几年没回来了。等祭拜了爹娘我就走。”
刘二一脸失望,眼看着两辆气派的骡车消失在眼前。
这时有其他人来问他楚明霁回村里是为了什么事,他便沮丧地说了。
楚明霁回村的消息传到楚雷生耳朵里,他瞬间被吓得如临大敌,叫楚大嫂把儿子都藏在家里,还特意许下请客吃席面的承诺,喊了十来个身强体壮的族人来家里。
他早就把楚家的一切都当成是自己的了,万万不可能让楚明霁抢走。
就算是有个当官的爹又怎样?他又没犯法,当官的就是抢夺百姓的家产了吗?
楚家可是养了楚明霁十六年,要是没有楚家,楚明霁能好好长大吗?
楚雷生对着族人说得口沫横飞,似乎是要为自己鼓气。
楚家聚了一群人,等到太阳落山,也没等到楚明霁,反而听说楚明霁早就回扬州城了。
这个事,让楚雷生不知道成了多少秀水村村民的笑料,便是看到楚雷生的儿子楚进,也要上前去问一问:“你爹和你叔伯们等了一天,等到你小叔了吗?啊?哈哈哈哈哈哈!”
楚进读了一年书,略知道些事了,被臊得满脸通红,暗恨起亲爹不该赶走小叔,现在又害怕小叔回来抢夺家产,谁知道小叔根本不在乎他们家。
爹的行径就像戏剧里的丑角,害得他跟着丢脸。
*
苏州祭祀祖先和上族谱,主要是为了向林家族人展示楚明霁,再加上明瑶华不放心明甫光独自在扬州,如果让明甫光跟着去好像不合适,明瑶华就没去,留在扬州张罗发帖子请客的事。
她和楚明霁这边,只有齐家和周家,倒是林家这边有来往的人家多,林管家跟着出发去苏州前给了一份有与林家互有来往的人家名单,明瑶华又对着最近两年的礼单研究一下,大致拟出一份请客名单,只等着林如海回来过目。
楚明霁和林如海去苏州的前一晚,明瑶华就和弟弟住到林家宅子的东院。
明甫光照旧住在院子的东厢房。
至于花椒娘,暂时还住在金鱼巷,明瑶华打算让她帮着管理药皂作坊。
她和花椒娘说了,花椒娘眉开眼笑地连声说愿意。
当厨娘哪里比得上当小管事有前途?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
宴会的名头是林盐运使府上的牡丹花开得好,邀请大家赏花赋诗。
实际是为了什么,消息灵通的基本都知道了。
毕竟林如海请公假的理由就是带儿子回老家上族谱。
周太太收到帖子,又惊又喜,几乎要晕过去,两淮盐官,又有权又有钱的肥差,她的儿子竟然能和巡盐御史家的孩子交好!
这真是,真是祖宗保佑啊。
周夫子同样满脸欣喜,和周太太道:“怪不得明霁那孩子读书机灵,原来他的父亲是林大人,林大人可是探花出身,明霁是他的孩子,读书好是应该的。”
周太太道:“你光看他父亲是探花了,你怎么不说他的老师也是二甲进士呢?”
周夫子也想起了昔日有几分交情的友人,羡慕道:“真是苍天注定,老明在几十个人里选定的徒弟,死前托孤的女婿,竟然是林大人的儿子。我怎么就没这份运道呢?”
周太太白他一眼:“咱们家从宜和明霁交好,有小十年的交情,你就知足吧。”
卢氏收到帖子,不由得睁大眼睛——她是跟着明瑶华学过几个字的,会看百十来个常用的字,只是不会写——又揉了揉眼睛,确保自己没看错。
楚秀才竟然是盐运使林大人的儿子?
她去年给隔壁送茯苓霜时还提到过林大人的权势,没想到楚秀才就是林大人的儿子!
等晚上公公婆婆和齐壮都回家了,卢氏拿出帖子给众人看,她敬佩地看着齐屠户,道:“爹,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楚秀才是林大人流落在外的孩子?”
那茯苓霜还是公爹催着她去送给楚家的。
齐母震惊过后,真心为明瑶华感到高兴,她笑道:“你爹哪里是为了楚秀才,就是为了给秀才娘子补补身子的。她去年不是病了一嘛。”
卢氏奇了:“这是什么缘故?”公爹怎么对明妹妹这样关心照顾,说不过去啊。
当着齐壮的面,齐屠户也没瞒着,笑道:“因着你能当上典吏娘子,还多亏了秀才娘子?”
齐壮也奇了,和卢氏一起等着齐屠户揭示原因。
齐屠户道:“当初秀才娘子的爹娘来金鱼巷看房子,问我隔壁房子和周围邻居的一些事。我就给他们说了。之后秀才娘子的爹看到齐壮长得高大壮实,问我可有安排孩子以后做什么行当?”
齐母接着笑道:“你们爹就说,让孩子跟着他杀猪。明老爷就说,杀猪可惜了,让我们送齐壮去学着认几个字,又学了些拳脚功夫,去考府衙的吏目考试。我们家才出了个典吏,不然,你还要帮着家里杀猪卖猪肉呢,哪儿来如今的清闲。”
卢氏恍然大悟,就连齐壮也是头一次知道内情。
齐母笑着不说话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事:当初齐壮娶妻,有两个人选,卢氏和柳氏。
两人各有各的好。
当时家里犹豫不决,她想选柳氏,因为“柳”通“留”,听起来寓意好。
但是齐屠户拍板,就要卢氏,因为秀才娘子的母亲也姓卢,齐屠户当时说:“卢姓好,听着有官太太的运道。”
当然,这话就不必和儿媳妇说了。
正巧孙女不在,齐母看着儿媳妇道:“明老爷还说了,让咱们家里以后也送孩子读书,要是运气好,就可以改换门庭了。就算孩子读书不成,也可以接替他爹的班,当个典吏也比常人要好。”
“娘。”卢氏羞臊低头。
*
四月十日,平昌郡主收到帖子,边逗弄小儿子边和陆同知笑道:“皇伯父远在京城,倒是比我先知道林如海的家事。”
陆同知则是好奇:“也不知道林如海这个半道上认回家的儿子是个什么人物?值得他这样兴师动众的。”
第30章宴会四月十七日,林明霁再次回到扬州……\\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