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黛玉长嫂

关灯
护眼
第 78 章 第 78 章 林如海的官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书尾页 书架

('

林如海的官场同僚以及一众盐商们命下人送东西来,明瑶华看过价值不过分的就收下,官场同僚的礼超过五十两的、盐商家的礼超出二百两的都退回去。

明瑶华处理收礼回礼事宜已经驾轻就熟,派下人来送礼的好办,那些个亲自上门祝贺的,少不得置办席面招待一二。

这日,伍兴儿搭着齐壮一家一起上门,周从宜独自登门,封氏带着甄英娘来,另有林如海的下属师爷们俱是让家中妻子母亲出面送礼。

难得昔日旧相识都同时上门,林明霁又派人去请了沈文石过来,吩咐厨房做了席面,抱着好姐儿出去炫耀了一圈。

好姐儿一天有大半的时间待在清晖院里,能被带到另一处没见过的房间,见到新的人,大眼睛里写满惊叹。

伍兴儿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娃娃,一点也不怯场,眼睛转啊转的,“比画上的娃娃还好看。”

“手脚看着就有劲儿。”

“看着像是胆子大的。”

几个人换着词夸了一遍好姐儿,林明霁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见好就收,让奶娘将好姐儿抱回去,和几人边吃喝边说起闲话。

不外乎说些家里琐事,日常见闻。说来说去,就说到成家立业上头。

周从宜一边吃菜一边道:“我和你差不多年龄,你都有女儿了,我娘也催着我成婚,天天忙着出门四处走亲戚。”

伍兴儿和周从宜有些来往,他也正处于被催婚的阶段,饮了一杯上好的雪酒,道:“都是一样的,我家里老娘也催着我找个儿媳妇回家。”

伍兴儿此前是行商,一年到头不着家,娶了媳妇回来也是两地分居,不如不娶。

这一二年安稳下来,也到了该娶妻生子的时候了。

齐壮妻子儿女俱全,无甚说的,只埋头吃菜喝酒。

沈文石家里继母被父亲压制住了,他也有了说闲话的心思,低声和林明霁道:“季则中了副榜,有个盐商看中他了,派人私下查探季则,似乎是要招他做女婿。”

季则在府学的名声不错,若季则愿意,很快就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岳家了。

林明霁惊讶地挑眉,他许久没注意季则了,无意和季则有牵扯,只道:“他运道不差。”

明瑶华在后宅陪客宴饮,正说笑间,奶娘抱着好姐儿进来,青姐儿看着白白胖胖的妹妹,问明瑶华:“明姨母,我能抱抱妹妹吗?”

明瑶华笑道:“能啊,不过你人小,先坐在椅子上,让奶娘慢慢将妹妹放到你手上。”

奶娘在旁边看着,英娘也过来逗好姐儿笑。

邬师爷的老妻问道:“明年二月就是春闱了,林大爷是要乘胜追击,还是再等一年?”

今年是恩科乡试,明年才是按例进行的乡试,因而明年有一次春闱,后年也有一次春闱。

明瑶华笑道:“他还没和我说,我也不知他的打算。”

若是参加明年的春闱,便是要在年底上京了。

封氏有些慌乱。

她能带着英娘在扬州立足,完全是靠着林大奶奶的照拂,林大奶奶上了京城,她也该换个更安稳的住处才是。

夜晚,丫鬟们都回房歇息了,外间也无人守夜。

明瑶华问道:“过了年就是春闱,你是怎么想的?”

林明霁想也不想就道:“当然是上京赴考。”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让林明霁来说,是学成文武艺,分一份帝王家的权势。科举,进入官场,参与朝政,从棋子成为执棋人,本就是读书人的最高志向。

“那岂不是很快就要启程?”满打满算,也就能在扬州停留半个月的时间了。

明瑶华迟疑道:“我在金陵的铺子还在筹备阶段,半个月哪里开得起来?”

但她跟着林明霁去京城,短时间是不会再回南直隶的了。

若就此放弃,她都和伍兴儿打听了许多,岂不是白费功夫。

不行不行。

林明霁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不和我一同去京城?让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去京城?”

他们自打认识以来,还没有长期分离过。

明瑶华搂着他安抚道:“我也没有说让你独自上京城。我是在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忠心又有能力的女掌柜。”

要能写会算、八面玲珑的女子。

别人家的女掌柜都是家生奴仆放出来当店铺管事,她却没有这个便利。

而且这个难题不只是现在,未来也会遇到,总不能每次她需要雇个掌柜,就凑巧地有范掌柜那样处处合适的人出现在她面前。

她为这个事情愁了许久了。

林明霁疯狂转动脑子,想了好一会儿,忽而笑道:“你真是糊涂了,家里就有现成的人脉,你还要往外头找人。”

“用林家识文断字的仆妇?不行,这些人枝蔓相连,保不齐就要往铺子里塞人,到时成了气候,就积重难返了。”明瑶华小声道。

林明霁道:“我说的是苏嬷嬷。”

“苏嬷嬷?”明瑶华呆了一会儿,恍然大悟,懊恼道,“我怎么忘了她了。”

苏嬷嬷自是不可能给她当铺子掌柜,但是苏嬷嬷定然认识一些和她一般有意出宫的宫女嬷嬷,宫里出来的人,当个掌柜还是绰绰有余的。

她给的月钱丰厚,又是雇佣契约,不是卖身契,这份工作对那些宫里出来想安生过活的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林明霁摩挲她的肌肤,“要不是我提醒,不知什么时候你才想到这处,你要怎么谢我?”

“今晚我们玩个不一样的。”明瑶华心情舒畅之下,附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她的知识储备可比林明霁的多多了。

次日醒来,林明霁几乎不敢和她眼神对视,用罢早膳,就去书房躲着了。

明瑶华嘀咕了一句:“晚上还不是要回来。”

她收拾了下,叫了苏嬷嬷和唐嬷嬷来,也不多说学词,直接就道:“我打算在金陵开个铺子,还缺个女掌柜。我想着,两位嬷嬷在宫里许是认识一些会认字会记账的宫女嬷嬷,想请你们介绍个能干的来。介绍成一人,就给你们每人二十两银子。”

这是两头收好处的事,这边得银钱,那边得人情,苏嬷嬷和唐嬷嬷忙不迭地应了,“奶奶放心,我们一定给您把过一遍,不好的人是万万不敢介绍给您的。”

两人退出去后,唐嬷嬷连声夸赞苏嬷嬷,“幸好你是个聪明的,自请照顾大奶奶坐月子、伺候好姐儿,今日才能得这个巧宗儿。”

若一直不露面,不展现出她们的能耐来,主子早就把她们忘到脑后跟去了。

苏嬷嬷露出一个得意的笑。

明瑶华又叫来伍兴儿,等金陵的铺子开起来,就雇他运送货物,将香皂从扬州运到金陵。

他是熟人,又是熟手,就算未来有变故,换个人送货也容易。

伍兴儿不期想还有这等好事,忙道:“明娘子这般信重我,我一定尽心尽力,不敢有二心。”

他正愁过两年和明娘子签订的药皂契约到期,赚的银子少了,就来了这么一个稳定的活计。

明娘子为人敞亮,他回家要和他娘说,要在街坊里多说明娘子一家的好话才行。

伍兴儿出去,明瑶华又派了许成去金陵请人装修铺子。

就见了几个人,说了一会子话,一上午就过去了。

这日恰逢府学旬休,明甫光早就从沈教授处得知了姐夫中举的好消息。

他兴冲冲回到家,和林明霁待在书房里,缠着林明霁好一顿询问。

既然刚巧两人凑在一处,林明霁少不得将预备进京之事先和他说了。

明甫光果然满脸沮丧,瞬间闷闷不乐,他从出生开始,就没离过姐姐姐夫。

这一别,一南一北,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林明霁笑道:“我早给你想了个法儿,府学每年都会选拔两名出色学子送去京城国子监,称为岁贡。今年是来不及了,你好好读书,我再帮你和沈教授打听,到底怎么个选法。等明年,你能选入国子监是最好,除此之外,京城还有许多出名的书院,你考入书院读书,也是一个好法子。”

明甫光这才转愁为笑。

晚膳后,丫鬟仆妇们撤去残席,换上新茶,林明霁就和林如海道:“父亲,桂榜已经发出来好几日了,亲近人家也都应酬过了。我想过了十月初五,就出发去京城。”

林如海颔首,读书科举的一应流程他最清楚不过,自家孩子有志气,他只有高兴的,道:“你既下了决心,为父明日就派人上京,打扫宅子。京城里的宅子多年不住人了,得在你们到京之前好好修检打扫一番才住得了人。”

林如海又和黛玉道:“玉儿也收拾东西,和你哥哥一起去京城。”

黛玉犹豫道:“我去了京城,父亲和二哥哥怎么办?”

林如海笑道:“家里有这么多下人伺候,哪里需要你一个孩子操心了?”

又道:“为父在扬州待得够久了,一二年间,就该下来调令,调往他处任职。光哥儿年初才进府学,不然为父也要让他跟着去京城。”

扬州和京城,各有各的好。

扬州文风昌盛,才子众多。

京城是大景的国都,读书人在京城熏陶两年,于做文章上会有不同的体会。

明甫光在一旁点头。

明瑶华看了看林明霁,又看了看明甫光,就知道这两人私下通过气了。

进京不免要去外祖母*家拜访一二,黛玉蹙眉,悄悄看了一眼嫂子,轻声道:“要不要写一封信,告诉外祖母咱们家人要进京的事?”

外祖母疼爱她,她要是不说,外祖母从别人耳朵里知道她进京的消息,该伤心了。

但不知哥哥嫂子是如何想的,她也不愿为此伤了哥哥嫂子的心。

林如海看着林明霁神色如常,抚着美髯,道:“自然是要写信告知的,一会儿我来写信即可。等去了京城,你们一切按照礼数来,该怎样就怎样。”

礼数之外,不做要求。

林明霁笑着应下,他母亲离家能带着积攒的银钱,只看这一点,就不必对贾夫人有什么敌意。

按照礼数来是最好的。

黛玉也松了口气。

京城荣国府

不年不节的,扬州突然送来信件,贾母提着一颗心,戴着老花镜一字字看过,喜道:“玉儿和她兄嫂要上京来了。”

宝玉在房中和姐妹们说笑,闻言奔到贾母身边,追着确认道:“老祖宗方才说的,林妹妹要上京了,可说真的?”

贾母笑道:“是,你林妹妹要上京了。”

“太好了太好了。”贾宝玉站起来走来走去,激动欣喜溢于言表,“该收拾好屋子,林妹妹来了就能住下。”

————————————————————————

分享文件:

本文档由JYYW整理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x\\h\\w\\x\\6\\c\\o\\m(x/h/w/x/6/点看)!

',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书尾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