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绪的左膀右臂均被恶人谷和浩气盟练手杀的片甲不留,几乎变成光杆司令的安庆绪在这等威胁之下逃离了安禄山曾定下的都城洛阳。这安庆绪也是气数尽了,逃出之时路遇史思明军队,这孩子也不知道是被吓傻了还是本就愚蠢,他以为自己会被史思明所接纳,居然带着士兵直接去和史思明的军队所会和,看到安庆绪史思明可笑了,这可是送上门的大鱼,就这样安庆绪和其亲信被史思明尽数斩杀些识时务的就编入了史思明的军队之中。而后,史思明自立为王,不过这皇帝他也没做久,就被李承恩所带领的天策府将士尽数斩杀,各地的狼牙余孽也被玄甲苍云军以及些自发保家卫国的江湖人所诛灭。
曾搅的天下大乱的安史之乱,在李倓登基为帝后五年之内彻底平乱。
而李倓登基这五年之内,李倓可谓是励精图治,除了任性的遣散神策军之外,没有做出件对朝廷不好的事情,就连遣散神策军也是利弊各占半。
正所谓乱世出枭雄,但乱世也出英才。
本来那些驻守各地的官员全部被李倓提拔换成新人,整个大唐都洋溢着种战斗重建却不低沉,反而欣欣向荣的气息。
毕竟,有个好皇帝,会让人觉得战后的复兴是件十分有干劲的事情,就算……些文人诟病当今圣上李倓是个杀父的孽障。当然,这个他们也就只敢在背后议论议论,公开议论皇帝的不是,那岂不是就是等死?。
是夜,李倓个人在批改奏折,毕竟百废待兴的大唐可是有许许的事情要处理的,而最劳累的,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
批了会儿,感觉到了什么的李倓突然对身边那小太监道:“你先退下吧。”
“是。”那小太监奉命退下,而李倓也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似自言自语般道:“既然来了,何不现身,莫不是怕被当作刺客抓起来?”
不会儿,本来紧闭的房门被打开,李倓看到个他无比熟悉却年未见的人走了进来——九天鬼谋李复。
再次见到李复当真是百感交集,他还记得当初李沁死了之后,他想让李复助他复仇,可李复却不愿帮忙,反而让李倓遵从李沁的遗愿去辅佐李亨。当日他是如何做的来着?表面上忍住了那种不该有的悲愤情绪,最后继任了九天之的位置。自古九天之人不得为王,而李倓如今却称帝,还利用当初在九天之时就培养下来的势力坐稳了这个皇位。简直可以说是九天里的毒瘤,但却谁也没有办法奈何他,谁让他现在是民心所向的天子呢?
老实说,李倓之前还以为李复会很早就找到他,却不想竟是拖到了今日才会出现。李倓也有些想不明白,李复为何偏等着乱世结束,他坐稳了帝位才出现?难不成,李复还想支持他做皇帝?
心中闪过千万种思绪,李倓看着走进门的李复用内功把个椅子推到了他的面前,笑道:“复兄,请坐。”
李复很是坦然的坐下,也接过李倓凌空投掷过去的茶杯:“别年,皇上的武功越来越强了。”
李倓轻笑:“九天的武功总是那么深不可测。”
李复面色微沉:“只可惜,皇上已经不属于九天了。”
李倓心知李复这次来拜访就是为了九天之事,便顺着他的话继续道:“你说的不错,朕还记得,初入九天那日,前辈们就曾教诲朕九天中人不得为帝,只能选择明主辅佐。不过……朕觉得可笑极了。”
李复虽然不是那种喜欢争权夺利之人,但李倓嘲讽九天还是让李复有些不舒服,便出言争辩道:“九天的信条哪里可笑?九天中人知道的秘密和得到的权利太,若是为帝,难免……会有祸端!”
李倓摇了摇头,喝了口茶:“天下虽说是能者居之,但是,这能者总该是天来选,而不是九天来选。何况,所谓的祸端可不是针对百姓,而是针对九天其他人吧,毕竟这天只能有个不是吗?”
李复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起身,冷声道:“皇上可是要对九天下手?”
李倓示意李复不要那么冲动,随后笑着说:“朕不是那么冷漠无情的人,只是……复兄刀光剑影辈子,总该放下这些纷纷扰扰,带着那位姓秋的姑娘,好好过日子了。毕竟,九天这种东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