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做极品

关灯
护眼
第 19 章 人设初定脑子肯定有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9章人设初定脑子肯定有病

“你怎么样?没事儿吧?()•()”被吓了一跳的小李姐姐和知青办的女同志赶紧扶住祝成蹊,紧张兮兮问道。

祝成蹊坚强摇头,喘了口气,虚弱微笑,“我没事儿。➘()()•(o)”

“都差点又摔了还说没事儿。”小李姐姐口中责怪,但还是动作温柔地抚着祝成蹊的后背帮她顺了顺气。

祝成蹊立马换了个乖软的表情,“我真没事儿,就是一下子起来没站稳,歇两口气就好了。你就别担心我了,你真该回去了,火车上的其他同志好像在喊你了。”

小李姐姐也听到了,就说:“我这就走,你好好歇着,有什么事就找这几位同志帮帮忙,他们也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所以你也别因为这句不知所谓的走后门就害怕给他们添麻烦,你的身体最重要,其他都是次要的。”

祝成蹊点头应是,知青办的几位同志听见小李姐姐这么说,也赶紧出声附和,表示一定会照顾好她。

“那就辛苦你们了。”小李姐姐朝他们客气。

“这有啥,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他们也回答的认真,只是看祝成蹊的眼神多少有些好奇,似没想到小李姐姐竟然这么照顾她。

不过他们也没多想,谁让祝成蹊刚才一口一个为人民服务和团结一家亲,谁不喜欢这样的夸赞。

更别说她的情况确实不太好,人又来了他们的地界儿,不可能再立马给送回去,除了好好照顾好,也没别的招儿了啊。

这要是在他们手里出什么事儿,他们也担当不起啊。

可走后门的事还没完全掰扯清楚呢,就算他们要照顾,也得先找到那个多嘴的。

毕竟祝成蹊刚才都扯到了劳改。

现在的情势虽然不比前几年紧张,但也也不能随便掉以轻心,免得给将来留下什么隐患。

所以,祝成蹊很快就听见有人问道:“刚才那话是谁说的?什么叫做走后门?来,你们来给我讲讲照顾一下身体不好的同志怎么就是走后门了?”

依旧没有人吭声,但是人群有了小小的骚动,不少人都左顾右看,回忆是不是自己身边的人开的口。

他们继续冷着脸批评,“我想着你们都是大城市来的年轻人,读过书,上过学,也应该有最基本的礼貌和是非观念吧,可没想到这一张口就说人走后门,你们哪儿学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你们在学校,在家里,都是这样教的,让你们张嘴闭嘴就见不得人好是吧?”

“我看你们就是城市里面的生活过的安逸太久了,思想素质极其低下,回头你们不仅要在农村支援建设,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进一步学习,并且这件事我们会逐步落实到你们下乡的大队,由他们对你们进行思想方面的学习监督和再塑造!”

知青办的同志发火,甚至还将这件事的性质上升到进行思想教育这一步,瞬间引的人群大乱。

本来下乡就已经够倒霉的了,现在还要他们重新进行思想学习,那不跟改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他怎么说吗?”

程玉颜龇着一口大牙,幸灾乐祸地继续嘲讽着叶知意。

知青办的同志当即问了李为东,已然吓到的他磕磕绊绊重复了叶知意刚刚的嘀咕。

叶知意垂下的眼睫微闪,一边暗骂程玉颜,一边快速想着要怎么解释。

从她们和那三个女知青闹矛盾后,车厢里不少人看她们的眼神就更不对劲了。

因为她和程玉颜的缘故确实导致了很多原本能躲避的人不得不下乡,虽然让人不爽,但碍于政策,还真没人敢说太多,顶多阴阳怪气她们几句。

直到那三个女知青说了祝成蹊的事后,一些原本还忍着的就好像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口子一样,说话比之前更加阴阳怪气。

要不是因为之前吵架的事闹的大,导致列车员时不时来她们那节车厢转一转,要不是她们这么快下车,还不知道火车上那些人要怎么埋汰她们呢。

她原本想着下了车后和那些人就没了交集,只要她在乡下维护好自己的形象,这事儿就彻底过去了。

可她没想到才下车到聚集点没多久就看到被列车员送过来的祝成蹊以及她口中的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的小祝同志的称呼。

她当下本能觉得这就是那三个女知青口中的差点被她们害死的祝知青。

她暗叫倒霉,更怕祝成蹊的事情被说出来,所以才想先下手为强。

只是叫她没想到的是祝成蹊的脾气完全出乎意料,也不似那三个女知青说的那么温柔乖巧,导致这件事情的走向超出了她的预期,甚至现在还牵连出了她。

但她怎么可能承认。

不过她也不能完全否认,因为确实是她引导的李为东。

略一思索,叶知意一脸坦然地解释道:“我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我当时只是好奇而已,因为在上一站的时候听到三位女知青说过火车上有位朱同志身体不好,家人还专门拜托列车员照顾她的事,所以就好奇是不是一个人。”

说完,又一脸歉然地看着祝成蹊道:“朱同志,很抱歉我的好奇心话给你带来了麻烦,但我真的没想到李同志会误会你,我代他一起向你道歉,真的对不起。”

祝成蹊还没接茬,原本还在冲着叶知意翻白眼“呿”声的程玉颜总算把目光落在了祝成蹊的身上。

她好看的眉毛皱起来,盯着祝成蹊的眼神一点也不友好。

经过叶知意的提醒,程玉颜也想起来上一站的那场闹剧以及那一壶被倒了的灵泉水。

程玉颜目光不善。

见到这一幕的祝成蹊心里却再一次“谢谢”之前那仨姐妹。

同时感慨叶知意不愧是最后能发现并且抢了程玉颜的灵泉空间的女主,脑子转的挺快,不仅点了她的家人找列车员照顾她的事,还把程玉颜的怒火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但她也没慌,依旧抱着她的语录书坐的板板正正的,苍白的脸色满是坚韧。

“首先,我不姓朱,我姓祝,祝福的祝。我叫祝成蹊,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这位小祝同志说的不错,人民的生活本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事组成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从这些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出发,或许微小,但绝对不容忽视,也不容污蔑!”()•(o)

知青办的同志一锤定音,叶知意再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强忍着恼意笑道:“是我的错,我没把话说清楚才让李同志误会了,真的很抱歉。&dquo;

♓本作者篱音之下【完结】提醒您最全的《年代文里做极品》尽在[五?六二],域名[(.)]♓()•()

紧接着看着李为东转移焦点道:“李同志,你也一起道个歉吧,这件事确实是我们两个错了。”

李为东已经完全六神无主,还是听了叶知意的话,才慌乱道歉。

祝成蹊却对他的道歉毫无兴趣。

因为整件事情很明显就是叶知意搞的鬼。

她依旧盯着叶知意道:“李同志是个好同志,所以道歉我代替她收下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不管是说者无心也好,还是听者有意也罢,最终都是思想上不太积极,我建议你们没事儿的时候和我一样,多看看领导人的语录书,提升一下自己的思想境界。”

祝成蹊郑重的建议成功让叶知意的脸色再次黑了一个度,心里气的要死,可面上却还不得不陪着笑。

“我……”她张嘴,又要解释,可其他人的注意力却被忽然按着脑袋揉了揉的祝成蹊吸引,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说的话。

就连知青办的同志们也都紧张地盯着祝成蹊。

“你怎么了?是头疼吗?”知青办的女同志,也就是胡玉兰一脸担忧。

祝成蹊乖软地笑着摇摇头“不是,就是头有点晕,可能是坐火车的时间太久了吧,总感觉身上也在晃。”

“坐久了火车是会这样。”胡玉兰松了口气,但盯着祝成蹊苍白的脸色和单薄的身体,还是没忍住确认了一遍,“不过你真的没事吗?你不用忍着,有事儿一定要说,也不用担心会有人会说你走后门。”

说着,她还神情严厉地瞪了叶知意他们一眼。

“我明白,我也很清楚我的身体状况,不然我也不会主动报名下乡了。”

“主动”两个字被祝成蹊咬的格外重了点。

“你主动报名下乡的?”胡玉兰他们果然好奇。

祝成蹊在一众不解的眼神中重新捧起语录书,夯实自己刚立了一半的人设,“因为我想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的身体不好,即便留在城市也不一定有工作的机会,做不了什么贡献,但农村就不一样了,领导人说农村天地大有作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因为农村比城市更需要我们这些读过书的年轻人,所以我才要下乡,因为我要用自己的所学来身体力行地为祖国的发展和强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祝成蹊眼神虔诚而坚定,完全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被洗脑的样子。

啊……这……

本来很期待答案的众人齐刷刷无语,好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连知青办的几位同志都忍不住面面相觑。

心里一致想着怪不得她从一开始说话就和别的年轻人不一样,动不动就扯一堆大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话没说完,但祝成蹊明显又感觉到有不少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想看篱音之下【完结】写的《年代文里做极品》第 19 章 人设初定脑子肯定有病吗请记住的域名[(.)]♏()•(o)

她心中好笑,没想到她的这一番动作竟然能让这些这么害怕,还归咎于运气不好上了。

不过她依旧当没发现,一副完全沉浸在学习中的认真模样。

没多会儿,一群扛着大包小包的青年男女满头大汗地找了过来。

胡玉兰他们开始登记信息,并且按照下乡的地点开始点名,再一次确认每一个人的基本信息。

其他人倒还好,但等念叨祝成蹊的时候,很多人瞬间竖起了耳朵,紧张起来。

甚至还有人小声嘀嘀咕咕着“不要和我们分一起”这样的话,惹的最后下车的知青完全摸不着头脑。

直到听见祝成蹊被分到北林县安美公社迎胜村生产大队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念分配名单的胡玉兰也有些诧异。

她看看祝成蹊,又看看刚刚念过的叶知意、李为东他们,皱了皱眉,“这也太巧了吧!”

祝成蹊心想可不是太巧了么,但也做出一脸诧异的模样,然后晃晃悠悠地提着行李走到了真假千金他们所在的那一队,并朝他们一笑,意有所指道:

“没想到我们居然分在一个地方,以后还请多多指教,一起在农村发光发热,把我们的大集体建设的更好。”

叶知意几个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并没有接茬,倒是一直抱着胳膊自发排挤所有人的程玉颜奇怪地研究了她两眼。

这个病秧子有点厉害啊,居然能让叶知意这么吃瘪。

但是想到那被倒的一大壶灵泉水,程玉颜又狠狠瞪了祝成蹊一眼。

“哼!”她抱着胳膊,高傲地昂起了脑袋,还翻了个白眼。

祝成蹊暂时不想惹事儿,就当没看见。

很快,所有的信息都核对完成。

胡玉兰他们又赶紧安排所有知青按照分配情况上车。

祝成蹊随大流地往去北林县的卡车方向走。

胡玉兰盯着她晃悠悠的背影迟疑两秒,还是走过来把她行李接下来,说道:“我帮你提。”

祝成蹊本就走得慢,胡玉兰也有心放慢速度,两人很快就落后其他人一大截。

眼看其他人都上了车,胡玉兰才拧着眉看着祝成蹊问道:“你想换一个下乡地点吗?你们才闹过矛盾,要是你愿意的话,趁着现在最终名单还没下去,还可以换。”

祝成蹊没想到胡玉兰还有这番好意,第一次笑的真诚了些,但还是摇头道:“还是不了,毕竟才被误会过,我还是不让你们难做了。”

更何况其他地方情况未明,至少迎胜村的风气确实很好,她又有剧情先知,总比两眼一抹黑的强。

胡玉兰也只是见祝成蹊病怏怏的可怜,才这么一问,见她不愿意,便也没再提。

不过等将祝成蹊送上车后,她却专门找了开车的张师傅,说了下祝成蹊的情况,让他一定要把她的话带给县城知青办的同志,

()•(o)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地了,现在国家也提倡农村集体经济,都说东北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肯定有很多未开发的惊喜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开发。”

“惊喜?那你给我说说乡下除了种地还能干啥惊喜出来!”张师傅继续不屑,“你以为乡下人不知道搞副业发展经济啊,那还不是因为这里是乡下,条件有限,发展不起来嘛。”

早些年的时候,乡下确实欢迎那些大城市里面过来的知识青年,以为那些人真的能给他们乡下带来不一样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结果呢,那些知青们除了搞一些自以为是对农村有益的假大空建设外,就是喊口号,搞武斗,意图掌控话语权,引的乡下人心浮动,导致很多地方生产都停了,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可以说当初乡下有多欢迎知青,现在就有多烦他们。

只是碍于政策,不得不捏鼻子接受而已。

所以可想而知现在知青们和乡下社员的矛盾到底有多深。

也就是祝成蹊运气好,分的迎胜村的风气好,否则以她这脑袋发热的模样,恐怕一到地方就要被教训了。

但迎胜村风气好也不代表就欢迎知青,尤其她这样色儿的。

“早你们好几年来的知青也和你差不多,想搞发展,搞建设,但这都五六年过去了,什么也没见着,所以乡下除了能种地干不了别的,我劝你还是消停点儿吧。”

“你要真想做贡献,就回你的城里去,城里的机会比乡下多,还不累。”张师傅语重心长,想着要是能劝动这个祸害,他媳妇儿将来也能少挨几顿批评。

“我不!”可祝成蹊却将头脑发热的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别人不行不代表我不行,我相信领导人的话,既然他老人家说农村需要我们,我们对农村有用,就一定是对的,只是之前的人没找对办法而已!”

还想好心劝祝成蹊的张师傅:“……”

算了,跟这种脑子有问题的人是说不通的。

张师傅重新闭上了嘴。

与其跟她掰扯这些有的没的的,还不如回头把事情和媳妇儿都说清楚,叫她把人给安排妥当的,别让出事儿就行,

张师傅是闭嘴了,但祝成蹊却还在兢兢业业地固守她的人设。

她拿出本子和钢笔,做出一副要了解当地情况的架势,开始了对张师傅的采访。

比如这里种什么、吃什么、节令怎么样,平日里生活如何,有没有什么过剩的或者短缺的……

都给张师傅问烦了。

问问问,之前又不是没有知青好奇问过,但是有个屁用。

张师傅没好气道:“没看我开车呢,你一直问这问那的干啥啊,不知道司机在开车的时候不能分心嘛,万一出事咋办?”

祝成蹊:“……”

这语气实在不好,祝成蹊老老实实地闭了嘴。

正好她也累了。

顺势闭目。

养神。

驾驶室总算安静了,张师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傅也松了口气。()•()

可还是眉心紧皱地把人顺利带到北林县的知青办。

√篱音之下【完结】提醒您《年代文里做极品》第一时间在[五♀六二]更新,记住[(.)]√()•()

知青办里的工作人员听到喇叭声后赶紧走了出来。

祝成蹊也适时醒了过来,但张师傅在她开口前让她别下车,也叫其他人别下车,就在车厢里面待着。

之后,他就和知青办出来的同志交接了一下名单,神情严肃地转告了胡玉兰交代的话以及他刚刚在车上和祝成蹊的那一番交流。

他甚至还总结道:“我觉得她确实是个刺头儿,你们一定要多注意了。”

县城知青办的几个同志都听的忍不住皱眉,纷纷盯着祝成蹊看了一会儿。

但人都来了,也不能把人给赶走,最后就只能让跟车的赵云秀务必和下面公社和大队的负责人沟通清楚祝成蹊的情况,坚决不能让她在乡下闹出问题。

赵云秀狠狠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办到。

再之后,赵云秀就爬上了后面的车厢,点了名,确定人数没少后,敲敲铁皮,示意张师傅可以走了。

张师傅再一次发动车子,把人往下面乡镇送。

因为祝成蹊的原因,最后送的自然是包含她在内的要到安美镇公社的知青。

安美镇公社下辖九个生产大队,但不是每一次的知青都会平分到各生产队,而是轮流接收。

这一次接收祝成蹊他们这一批的只有包括迎胜村在内的四个生产大队。

这四个大队负责来接知青的人也早就到了。

一眼扫下去,都是非常具有年代文特色的马车。

不是牛车,毕竟这边养马的多。

第20章精彩非凡谁家知青下乡都还没进村呢,……\\x\\h\\w\\x\\6\\c\\o\\m(x/h/w/x/6/点看)!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