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做极品

关灯
护眼
第 113 章 广交会中我去找其他人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13章广交会中我去找其他人谈合作

小鬼子滚了,那群想要看他们笑话的老外也自然纷纷散开。

都是来做生意的,偶尔拿拿乔吵两句可以,但真要闹开了,吃亏的还是他们。

利益当前,没有人愿意当这样的傻子。

祝成蹊冲那些人的背影毫不客气地翻白眼,真是给他们惯的。

想赚钱还想要当大爷,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她才转身,业务员小姐姐一脸崇拜地看着她,“你可真厉害,胆子也好大,你不怕他们投诉啊?()•()”

祝成蹊道:“他找的茬儿,他们能投诉我什么。✣[(.)]✣()•()”

祝成蹊对小鬼子没半点好感,尤其想到穿越前这些狗东西还往海里排核污水这事儿,她就更生气。

“我没在展馆门口立上小鬼子与狗不得入内就已经是我对他们最大的礼貌了。”她小声蛐蛐道。

“啊?”业务员小姐姐更惊讶了,一脸佩服道:“你可真什么都敢说,但这话千万不能让他们听到了,因为他们这些人最难缠了,无理都要搅三分,动不动就说投诉到外交部去,说我们怠慢他们这些外宾,要让国际上都知道我们的态度,要国际上谴责我们,要是让他们知道你刚才的话,那他们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儿呢!”

祝成蹊当然知道,就说:“我明白,所以我刚才没说太难听的话。”

“不过一味的忍让他们也不是回事儿,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骨头太软了,好欺负,所以你也不用太惯着他们,现在是他们急吼吼来咱们的主场,要和咱们做生意,咱们是很需要外汇,但他们这些资本家更想要赚钱,所以不仅仅是咱们求着他们,他们也一样求着咱们,他们所谓的投诉也无非是想要用这种方法让咱们低头,从而从咱们国家攫取更大的利润罢了,所以真论起来,真正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

“是吗?”小姐姐若有所思。

“当然了,要不然你仔细回忆回忆以前是不是有这样的例子,我虽然是第一次过来,但我敢肯定绝对有,而且每次展会期间都还不少。”

因为刚才那一场,不止竹艺品展台,周围展台的人也一直关注着祝成蹊。

现在听她这么说,他们便纷纷议论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倒是真的说出来很多以前被这样拿捏的例子。

“艸!这群该死的洋鬼子,原来是故意吓唬我们的,真该拿着枪把他们都给突突了!”

现场显然有不少暴脾气的人,当即骂骂咧咧开了,连带着看周边正在看展的老外们也不顺眼了。

要不是还想赚钱,他们真想把东西都拽过来,说一句不卖了。

周杭生从一开始单纯的担心到现在只觉得祝成蹊怎么就那么好,好到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用言语去形容那种四肢百骸叫嚣着激动与温热的感觉。

好一会儿,他压下心里这些沸腾的情绪,看着周遭来来往往的人群,说:“我忽然想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的那句‘资本家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他们这些人一年又一年的过来,为的无非就是利益,所以咱们国家的产品为他们带来的利润一定超乎我们的想象,咱们国家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他们口中的那么差劲,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国际市场的现状,所以才总在这方面吃亏,对吗?”

“那肯定的啊。”祝成蹊道:“有句话叫嫌货才是买货人,他们越是嘴上嫌弃,就越是证明他们越是想要。要不然他们来干嘛?就为了体验一下一堆人挤一间房,或者睡走廊的感觉吗?”

“你仔细看看这些人脸上摆出来的矜持劲儿,他们天天嘴上叫嚣自己是上等人,可要是真的嫌弃不在乎,回他们自己国家做生意不一样嘛,干嘛来我们这儿受这份罪。还不是因为从咱们国家进口的这些产品能让他们获得更高额的回报率,所以吃不好住不好甚至交通不好都无所谓。”

周杭生叹服,“看来咱们这些年吃了不少亏啊,产品定价低了,应该再定高点的。”

祝成蹊点头,“不能说所有的定价都低了,但至少有部分的价格肯定可以再定高点。”

他们俩说话也没避着人,有不少人就好奇问道:“你们俩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你们真觉得我们还能再要高点啊?”

祝成蹊就道:“至少我们独有的一些手工艺品类是这样的。”

广交会的展台并不是按照三六九等排的序,反而会把一些不太好卖的品类放在一些国外畅销品的边上,企图用这种方法带动部分销量。

竹艺品类的展台不远处就是景泰蓝工艺美术品展台。

景泰蓝工艺美术品是国内当下换汇率最高的,也是国家大力扶持以及国外最受欢迎的产品。

一般的景泰蓝摆件的成交价格价格在一百来块钱左右一对,但在国外却要翻几番,可即便如此,每一个来景泰蓝展台的客商都在尽力压低成交价格。

刚才祝成蹊和小鬼子他们吵架的时候,景泰蓝的展台就没断过老外,这些人自然也旁观了整个现场。

他们本来也和其他人一样抱着看热闹和笑话的想法,直到此刻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且最不对劲的还是景泰蓝这边的工作人员似乎听进去了祝成蹊他们的话。

他们已经顾不得去想中国人什么时候竟然能想的这么多了,而是赶紧和景泰蓝的工作人员表示做生意需要诚信,临时涨价会让他们被国际上谴责和耻笑,以后国际市场也不会再欢迎他们。

景泰蓝那边的人又有些犹豫。

国家创汇的当口,他们这种主要为了出口创汇而服务的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们当然也想卖高价,但是又怕真提了价后反而毁了合作。

祝成蹊就看似小声但实际能让他们听到般地和周杭生蛐蛐道:“你看那些人就是典型的着急了,所以又想要搞谴责那一套来压榨我们利润了。”

周杭生和祝成蹊待的时间久了,非常明白她的性格,就配合着点头说:“看来景泰蓝的东西能让他们赚不少,不然他们不能这么失态,毕竟人家景泰蓝的工作人员什么话都还没说呢,他们自己先不打自招了。”

为了让他们听懂,祝成蹊和周杭生还特意说的外语,因此又让那几个老外气的直瞪眼睛,但一时间又找不到辩驳的说辞。

景泰蓝那边的负责人也旁观了好一会儿了,见状,当机立断表示他们发现自己这些年一直被国际上欺骗,所以要重新审视一下自身的问题,同时开会重新定价,暂时就先不卖了。

国外的客商们:“……”

心里面骂骂咧咧,但是更怕的是景泰蓝真的咬死了要涨价,只能再次拿国际市场来说嘴。

景泰蓝的负责人就说:“别和我说什么国际市场,我们也不在国际市场上,和你嘴里的被国际市场排斥和谴责相比,我更在乎的是国际市场一边赚着我们的血汗钱,一边在笑话我们傻。”

祝成蹊再次插嘴,“对,他们就是这样的,一边拼命压榨我们赚钱,一边嘲笑我们是傻子。”

“……”

国外的客商们就更生气了。

他们非常想说如果景泰蓝这边执意涨价,他们就一致联合不再买他们的产品了,但又明白这点根本做不到,反而会浪费本就被缩短了一半的展会时间,最终让别人占了这个便宜。

他们不得不好声好气地和景泰蓝这边重新商量价格。

祝成蹊没再继续关注那边,而是看向竹艺品这边。

和景泰蓝那边的畅销相比,这边是真的没有人。

竹艺品这边的负责人艳羡地看了眼景泰蓝那边的展台,朝着祝成蹊露出一抹笑,略有些忐忑地试探问道:“小同志的话真是一针见血,不知道你能不能给我们提提意见,本来竹艺品就卖不上高价,今年又被小鬼子搅和了不少,导致我们现在连最基本的任务都还没完成呢,我现在每天都愁的吃不下睡不着。”

祝成蹊本意就是他们,就道:“可以是可以,但我不敢保证我的建议一定有用。”

“没关系,你先说说看。”都已经这样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祝成蹊就说了他们的竹艺品太过于平常,有很多的替代品,所以才卖不上高价,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要突破常规,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再花里胡哨一点,因为国外喜欢这个调调。

并当场给了一些建议。

竹艺品展台的负责人方建华思考了几秒钟便当场跟过来的老师傅们把原本的一些竹艺品拆了,现编现制作。

并且还热情地表示不管这个办法行不行,他都谢谢她。

祝成蹊表示不用,说她来这边主要是苏南一服的周雨晴想请他们帮个忙。

“什么忙?”

方建华对展馆内比较受欢迎的展台如数家珍,自然知道周雨晴是谁。

祝成蹊就说让他们帮忙做几个扇子骨架,另外再帮忙编一些小玩意儿。

祝成蹊说的小玩意儿是一些竹编发簪发卡耳环这些,也是她穿越前在网上比较爆火的那一类手工艺品。

她不太清楚这些小玩意儿编织需要多久,但以前在网上看的时候感觉不是很难,所以这几天尽力多画了点不错但是又不会成为靶子的样式,问老师傅能不能做,又需要多久。

老师傅以前并没有做过这些,但在听到祝成蹊的解释后,仔细想了下说:“应该不难,我试试看。”

祝成蹊怕他们不用心,或者推迟她的事,就道:“实际上我们周主任做这些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和我们的衣服一起卖,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苏建华好奇:“搭配卖,咋卖啊?”

祝成蹊摇头,“还不好说,因为我还要去别的展台借点东西,然后看最后搭配在一起的效果,如果可行的话,或许苏主任你们还能开辟新的出口产品。”

苏建华在祝成蹊现场画了一些新的竹艺品的时候就觉得她不是光嘴厉害,是真的有点东西。

这会儿更是被她嘴里的新产品钓的好奇心泛滥,就说:“行,既然这些东西不难做,我让他们先做你们的。”

祝成蹊:“那我先替我们周主任谢谢您了。”

苏建华:“一家人,客气啥。”

祝成蹊就道:“确实,毕竟我们的目的都是掏外国人的口袋,合作共赢才是最终目的。”

又互相吹嘘了几句,祝成蹊就去了边上的景泰蓝展台。

那几个外国客商还在和他们讨论价格的事,一见祝成蹊过来,立马满脸的防备和不喜。

祝成蹊没搭理他们,而是看向这边的负责人。

她刚才听到这边的员工叫她李主任,祝成蹊就说:“李主任,打扰了,我是苏南一服的翻译祝成蹊,我们周主任让我过来找你借点耳坠和手镯,不知道方不方便?”

周雨晴的名头还挺好用的,这位李主任刚才虽然盯着业务员和客商谈价格,但是也分了点心思在祝成蹊他们的身上。

虽然她没完全听到她和苏建华他们说什么,但是注意到了苏建华前后不同的表现。

同为对外出口的主要企业,她对苏南一服以及周雨晴有一定的关注,自然知道苏南一服当下面临的问题。

她可不觉得周雨晴会忽然让一个年轻的小翻译来找她莫名其妙借东西,要借也至少要她亲自打招呼,但是想到刚才的事以及苏建华的变化,她点了点头。

能进入广交会的翻译在政审上一定没问题,她也不怕祝成蹊跑了。

更何况她这边虽然提高了价格,老外那边就一直想用耳坠还有手镯当添头,虽然手镯和耳坠相比较其他摆件确实不太好卖,但相比较当添头,她倒是更想知道她想干什么。

“所有的样式都在这儿了,你看着挑。”

祝成蹊刚刚离开的时候问苏建华借了个小竹篮,当下毫不客气拿了一些觉得不错的。

“要登记一下吗?”祝成蹊问。

李主任摆手,“不用了,我心里有数。”

“好,谢谢李主任,用完了后我会立刻送回来的。”

谢过李主任后,祝成蹊又和周杭生一起转到了卖丝绸以及刺绣的展台。

这次依然用周雨晴的的名头借了几条刺绣丝巾和绸带以及贴片。

最后,她又在整个展厅转了转,观察那些外国人当下的主要穿搭。

觉得自己的想法应该没问题后,她又溜达到了最初的竹艺品展台。

她之前要的扇子骨架已经做好了,祝成蹊便拿上这些,和周杭生一起回了苏南一服的展台。

这边的情况还和之前一样,大尖领子的衣服依旧没有卖出去一件。

周雨晴的脸色虽然难看但还能稳得住,但其他人看见他俩逛街一样溜溜达达的闲适模样,脸色难看地开口道:“你们还有没有点组织纪律性了,这是工作期间,你看看你们俩像什么话,这都眼看中午了,你们怎么不干脆别回来了呢!”

“行了!是我让他们出去逛的,你们冲他们说什么。”周雨晴打断他们,看向他们俩,或者主要是祝成蹊问道:“逛的怎么样了?”

祝成蹊把手上的竹篮放下,看了眼她身后模特上的大尖领子衣服说:“这么贵的衣服一直卖不出去也不是个事儿,我和周杭生到别的展台借了点东西,想着给它们搭配一下,或许能出其不意也不一定,你们要不要试试看?”

猜测成真,周雨晴顿时只觉得心口开始砰砰直跳。

“借了什么?你想怎么搭配?”她赶紧站起来,主动去掀祝成蹊带回来的篮子。

待看到里面的东西后,她一头雾水,“这些要怎么搭配?”

其他人在听到祝成蹊的话后也顾不得生气,主动跟过来看。

见到里面的东西后,他们也和周雨晴一样想象不出来。

祝成蹊就说:“光说没什么用,你们要是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先回宾馆,直接上身搭配看看效果,到时候你们再决定要不要尝试。”

对这些大尖领子衣服的判断失误让所有人的心口都压着一块石头,别说本就对祝成蹊存有幻想的周雨晴了,即使其他对她不满的人听到后也第一时间决定先看看到底是什么搭配。

左右这两天展台一直冷冷清清的,也不在乎这点时间了。

他们甚至连午饭都没吃就收拾了展台,回到了宾馆。

祝成蹊早就对这些大尖领子的衣服烂熟于心,很快就按照自己在脑海中排演过的一套一套的搭配起来。

然后,她又开始拿着借到的配饰,一点点的往上搭。

这些大尖领子虽然没什么版型,但好在不是什么奇形怪状的,就是过于板正了。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蒙特威才不愿意要,因为国外的大尖领子就是要足够奇形怪状才算做潮流,才会被人追捧。

但这样板正的倒是方便了祝成蹊发挥。

绸带、丝巾以及刺绣贴片被她或当作腰带、领带或者小配饰做亮点,再搭配一些发箍,耳饰,手镯、胸针等出来的效果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用之前说祝成蹊他们没组织纪律性的生产科主任廖永泽的话来说就是:“这些国外的大尖领子一看就是二流子穿的,一点都不正经,但是这么一改,咋感觉好像高级了很多呢!”

其他人也认同廖永泽的话,但同时有一个顾虑,“这样看上去好看是好看,但是能摆出来吗?这不会犯纪律吧?”

“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不至于吧,又没有别的?”也有嘴上说着不至于,但心里不自信的。

祝成蹊说:“还没弄完,我再给你们换个发型,等全部弄好后,你们再商量吧。”

“还没弄完?”对周雨晴他们来说这就已经够好看的了,他们实在想象不出来祝成蹊还能怎么摆弄。

除了周雨晴,其他几个女同志都是长头发,刚好可以编一些不同的发型。

祝成蹊便帮她们重新用发箍或者绸带重新绑了头发。

没有人不爱美的。

彻底弄完后,几位女同志看着镜子的自己,不敢置信地说:“这是我们吗?”

祝成蹊在给女同志改造的时候自然也没忘记边上的男同志,他们的搭配要简单一些,只用到了绸带和刺绣贴片以及造型比较简约大气的手镯。

几位男士一开始十分不愿意被祝成蹊改造,但等效果出来后,也一样不敢相信眼睛的样子。

他们在服装厂上班,相应的审美还是有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好看,肯定能卖出去了”。

但还是那个话题——

能不能这么搭?能不能这么摆出来?

这就不是祝成蹊能做主的了,她又和他们说了和竹艺品的苏主任定了竹制头饰耳饰的事,便和周杭生离开了,把空间还给他们自己人。

周杭生看了眼手表说:“都三点多了,你饿坏了吧,我换了衣服就去问楼下食堂还有没有食物,要是没有我就问他们借个炉子给你随便煮点面条吃,可以吗?”

祝成蹊虽然讲究吃喝,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讲究,就说:“反正都饿过劲了,无所谓还吃不吃,所以你也别急着忙活了,我现在比较想的是给你拍张照片。”

她还没回迎胜村,借的照相机自然也还在身边,又难得见周杭生这样潮的打扮,估计这辈子说不定就这么一次了,说什么也要留点纪念。

“给我拍照?”周杭生低头看了眼身上刚刚被祝成蹊强硬穿上的衣服,不自在地拽了拽领子,“不用了吧?”

他从来没穿过这种……花里胡哨的衣服,要不是祝成蹊开了口,他打死都不会这么穿。

“好看!”祝成蹊看着他的眼睛,“你相信我,真的好看!”

周杭生更不自在了。

祝成蹊说她要找长得好看的,之前也说过一次他长得好看,但眼神却并不像今天这样带着很明显的欢喜和欣赏,让他总觉得祝成蹊看上的不是他的长相,而是这身衣服。

他拽着身上的衣服咳嗽了一声,“可是我……我觉得奇怪。”

“可如果周主任他们商量决定做的话,你接下来一段时间说不定要一直这么穿呢,毕竟你穿起来的效果比其他人好太多了。”

周杭生从前不是穿着厚厚的棉袄,就是没什么版型的衬衫和裤子,看不出来身材的优势。

但今天这么一摆弄,祝成蹊倒注意到他真是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衣架子身材。

这要是再收拾一下发型,做个脸,随随便便一摆就能出片了。

因此祝成蹊越看他的脸就越觉得实在不搭。

明明一张很好看的脸,偏生搞的糙糙的。

祝成蹊就说:“不去吃饭了,我觉得周主任他们大概率会答应的,所以我还是帮你再收拾一下吧。”

周杭生嘴上不情愿,但还是老老实实被祝成蹊拽到了屋里面。

然后听指挥地重新洗了脸,被涂了厚厚一脸的面霜。

祝成蹊美其名曰这是她听说国外有种叫面膜的东西,涂了之后再洗掉,脸就会变好看很多,她这是根据这个说法变种的自制面霜版面膜,涂上去也挺有用的,所以今天就便宜了周杭生。

才怀疑祝成蹊觉得他还没有衣服好看的周杭生:“……”

“所以你就是嫌弃我长得不好看是不是?”周杭生颇为怨念地盯着祝成蹊,因为脸上糊的东西太厚了,说话都不太敢用力,声音含糊。

祝成蹊“哼哼”两声,直接魔法攻击:“你要非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周杭生:“……”

老老实实敷到祝成蹊说可以洗掉了后,周杭生才发现他的脸好像真的变了好多,甚至肉眼可见的白嫩了许多。

“竟然真的有用?”他十分震撼。

“当然有用了,不然我让你用干什么。”毕竟她刚刚往里面加了点灵泉水,要是连这点效果都没有才奇怪。

之后,祝成蹊就指导周杭生弄好衣服,并给他拍照。

苏南一服这次过来的男同志多一些,所以男同志的屋就大一点,平日里他们谈事情也都在那屋里面。

这次也是一样,所以女同志的房间就剩下了祝成蹊和周杭生。

祝成蹊指导周杭生摆姿势的时候免不了要靠近接触他。

他们俩都没多想,但忽然开门进来的周雨晴几个却均是一脸的震惊加意外,“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祝成蹊晃了晃手中的相机,“给他拍几张穿这种衣服的照片。”

周雨晴他们这才知道自己想歪了,不免有些不自在,但很快就咳嗽一声说:“我们刚才商量好了,就按照你搭配的那些来卖试试看,左右卖不掉也要担责任,还不如放手一搏,所以我们打算现在就过去重新布置展台,你们也别玩了,赶紧收拾收拾一起吧。”

才说完,又道:“对了,你也换上这种新衣服,你长得好看,换上后和周杭生站一起,肯定更好看更吸引人。”

祝成蹊倒无所谓给他们当模特的事儿,但见她没说别的了,就道:“这就过去了,你们就只想着卖衣服,没别的打算了?”

“什么打算?我们除了卖衣服还能卖什么?”接茬的是急性子的生产科长廖永泽。

祝成蹊道:“你们之所以会觉得衣服视觉上变好看了是因为那些配饰装点的作用以及我在穿法上做了点调整,后者倒还好说,要是你们不添加配饰的话,这些衣服还是平平无奇,我建议你们最好连配饰一起成套打包卖,所以你们可以和那几个企业的负责人谈谈合作的可能。”

周雨晴若有所思,并很快举一反三道:“确实,毕竟不止我们的衣服不好卖,这里面有些配饰也不好卖,但是搭配在一起的效果却出乎意料,所以放一起卖是共赢。”

“还可以卖高价,至少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翻倍要价。”祝成蹊怕周雨晴想不到这方面,提前提醒了一遍。

“啥玩意儿?”别说周雨晴了,其他人也都要被祝成蹊吓死了。

“我们的衣服一件三十五,一套下来就是七十了,翻倍还了得,一百四啊,谁乐意花一百四买一套花里胡哨的二流子衣服啊!”

“是啊,就算裙子便宜一点,一件只要四十五,翻倍就是九十块,这也太恐怖了吧,我觉得不会有人买的。”

祝成蹊:“……”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呗,你们都还没开始呢就知道卖不出去了,试试看又没什么,你连尝试都不愿意,肯定更卖不上价钱,还谈什么创汇。”

“再说了,你们可以把这样的搭配当成独家的合作,在此期间,所有合作方都不得单独售卖其中任何一种配件,要是有人想要单独购买其中的小配件,需要先买套装并达到一定的量才行,比如十万或者二十万这样的额度,这样下来,这种搭配就是全国独一份,甚至世界上也不见得有,那些外国的资本家为了赚这独一份的钱,肯定有人愿意掏腰包。”

“而且别忘了我们赚的是洋鬼子的钱,他们的钱哪儿来的,还不是靠殖民靠鸦pian靠着当年在咱们国家烧杀抢掠得来的,所以我们要想的是尽最大的努力掏空他们的口袋,而不是担心他们买不买。只要我们的东**一份,他们肯定就会买,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上赶着过来买旗袍,还不是因为这东西只有我们独一份有。”

祝成蹊能做事也会说,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的,说的其他人顿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于缩手缩脚来。

周雨晴攥了攥拳头,说:“你说的对,试一下也没什么,我现在去找其他负责人谈谈合作的事。”

第114章广交会下我们当渔翁,他们鹬蚌相争才……!

()•()',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