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0章回城名额凭什么给她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迎胜村早已经大变样了。
原本进出村子的主路以及村道一些重要的路都被夯实了地基,铺上了石子和砖头,变成了平整的宽敞的红砖路。
草编厂和绒花厂也不能一直搅和在一起,且员工的住宿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在挨着赵三爷家原先的红砖房的周围又陆陆续续起了好几间漂亮的院子,解决了厂房的不足以及员工的住宿问题。
蚕丝扇的单子让村里实在富裕了一把,是以周立新咬咬牙,又买了一台东风牌的旋耕机,解决了村里种田的劳动力实在不足的问题。
而社员们的面貌相较于去年这时候也变得更加鲜活,肉眼可见的就是很多孩子都长胖了些,衣着上也比去年好上不少,和其他村上学的孩子相比,完全在两个层次上。
和以往一样,祝成蹊一进村就受到了村里面的强烈欢迎,走哪儿都有人笑脸相迎,或者想拉她回家吃饭。
一路谢绝这些人的好意后,祝成蹊先回了知青点。
之前找祝成蹊走后门的那批老知青们还挺珍惜这次难得的工作机会,没有人搞什么幺蛾子,又难得是读过书的文化人,所以都被留在了绒花厂里。
现在两个厂子的员工住宿问题解决,这些老知青们为了住的舒服些,自然搬到了厂子附近,知青点一下子就空了出来。
如今新知青就剩下祝成蹊、程玉颜以及周美云还有赵景明和宋起云,而老知青就只有孟昭昭、芳芳以及如今肚子已经大到吓人且胖的不成样子的范媛媛。
祝成蹊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程玉颜如今都能给社员们看一些简单的毛病了,而其他几位都是学校的老师,每个人都有事儿,知青点就只剩下范媛媛这一个闲人。
以往她的肚子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她时常拿着钱去公社或者县城,加上祝成蹊本来就很忙,几乎很少和她打过照面。
但没想到她这回刚进院子就看到了艰难扶着腰在院子散步的范媛媛。
范媛媛实在太胖了,以至于祝成蹊第一眼没认出她来,所以免不了多看几眼。
范媛媛和以往一样对祝成蹊没什么好感,见她盯着自己看更是不爽极了,但是碍于她现在这村里的名头越来越盛,但凡有人说她一句不好的,立马就会被整个村子的人群起而攻之,是以范媛媛也没敢犯众怒,而是阴阳怪气地“哼”了一声,扭过头走开了。
祝成蹊向来不会在麻烦的边缘试探,是以她当没看见范媛媛一样回了房间。
稍微梳洗一番,还没来得及休息,听到她回来消息的周立新以及村里其他干部们都赶过来了。
祝成蹊知道他们的来意,便打开门请他们进来,说起了申请秋交会的事。
周立新拿着祝成蹊让他准备的资料说:“喜宝,你要的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你看看咋样?有啥问题没?”
祝成蹊早就和周雨晴他们沟通过参加广交会的一应流程和审核手续,对所有要的文件了然于心,而周立新他们做事也靠谱,祝成蹊看了下没什么问题后就说:“没问题,余下的一些申请材料我来写,回头我写好了就直接把申请交上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秋交会我们肯定能去。”
“真的啊!那可真是太好了!”以周立新为首的一众村干部现在可太相信祝成蹊的话了,闻言各个喜笑颜开,“没想到我们村竟然也有去广交会见世面的时候,喜宝,广交会上是不是都是外国人啊?”
“听说他们都长的跟鬼一样,有的绿眼睛有的蓝眼睛,是不是真的,我只见过小鬼子,还没见过洋鬼子呢,喜宝,你这次也带我一起过去吧?”
“我也想去,喜宝你也带上我吧。”
“……”
村里的干部们争先恐后,祝成蹊可不管这些,而是看向周立新说:“这得看队长叔的安排,毕竟广交会那会儿正赶着秋收呢,秋收才是最重要的。”
周立新刚刚没抢赢其他人先开口,本来就有点怕被留下,现在听祝成蹊这么一提,顿时知道自己是去不成了。
他拉着一张脸说:“都吵吵啥呢,一个个都也不知道分个轻重缓急,那广交会再好也不能把村里的生产落下了,不然上面一个命令下来,就把喜宝辛辛苦苦给我们办的厂子关了,我看你们到时候往哪儿哭。”
其他村干部们顿时叹气,只好放下了这个念头。
祝成蹊见状转移话题,问道:“对了,村里的柞蚕目前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周立新他们立刻来精神了。
之前,祝成蹊送了几个人去小营山学习,周杭生不仅让人尽心尽力教他们,回来的时候还专门派了个人过来进行现场指导,是以村里根本就没走什么弯路就完成了最初的蚁蚕上山和病虫妨害防控。
周立新他们就说:“你回来之前我们才刚刚完成第三次转场,蚕宝宝现在都长的很大了,估计很快就可以结茧子了。”
祝成蹊还没有正式看过养蚕,想了想说,“那我上山去看看吧。”
“走走走,我们一起。”
祝成蹊和村里的干部们纷纷站起来准备出门,外面因为实在好奇而偷摸跑过来偷听的范媛媛连忙转了个身,躲在了边上的柴火堆后面。
祝成蹊他们都没注意到范媛媛,锁了门后,一边往外面走,一边又听周立新说道:“对了,前段时间公社的薛书记说县里看我们公社去年的成绩好,虽然我们村后来又出了迪特的事儿,但还是给我们分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名额还有一名回城名额。”
“回城名额当初说好了给周美云,但是大学生名额我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你有什么想法吗?”周立新说的小心翼翼。
他心里其实更偏向把大学生名额给村里的年轻人,毕竟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自己人,知青还是有些不靠谱。
但祝成蹊毕竟是知青,要是她觉得给知青更合适,那他也不能反对。
另外一点就是周立新他们有些担心祝成蹊也想要这个名额去上大学。
村里的一堆事儿都离不开她,她要是突然走了,那他们就算按照她留下来的办法继续走,肯定也没有她亲自掌舵的时候走的稳。
祝成蹊能猜到周立新他们的想法,但是她没打算参与这名大学生的名额,就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不要,估计美宝也不要,毕竟她现在这样学习比去大学里更快更方便。”
周立新他们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知青当中也就祝成蹊和程玉颜出挑些,她们俩要是都不争这个名额的话,那其他人也就问题不大。
周立新就说:“那我们回头商量下,就在村里选个孩子去读书。”
祝成蹊就道:“毕竟是读大学,还是要找那些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去,不要拘泥于一些人情关系,不然这个名额还有他们四年的时间都浪费了,得不偿失。”
周立新他们点点头,开始在心里面盘算着村里面有哪些读过书的年轻人。
在他们身后偷听的范媛媛没想到还能有这个意外收获。
在听见回城名额定给周美云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很气愤,觉得凭什么,肯定是周美云提前走后门了。
等听到祝成蹊他们讨论大学生名额的时候,她又惦记上了大学生名额。
她最近生活的特别滋润,不管是缺了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只要找赵三爷耍脾气闹一闹,赵三爷就随了她。
甚至她好几次和村里面的人闹了矛盾,赵三爷也都低声下气地替她摆平了。
范媛媛知道不能直接惹祝成蹊他们,就挺着大肚子,满心算计地去找赵三爷出面。
没有了叶知意他们这些最难搞的存在,范媛媛爱算计的小性子就显露了出来。
她几次三番找赵三爷撒泼打滚以及惹了事儿让赵三爷这个孤苦伶仃的老头子替她出头赔礼道歉,反倒是让村里面的人渐渐可怜起了三爷。
加上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之前那些对赵三爷有意见的人家也渐渐放下了,是以村里面的人现在越看越觉得范媛媛不顺眼。
她如今是村里的名声最差的存在。
路上但凡有人见到她,都主动躲的八丈远,生怕被她沾上,不仅给自己惹一身骚,还给三爷找麻烦。
但等走远了,这些人就会凑在一起指指点点说她肯定又要去找三爷要钱或者又不知道打哪儿惹了麻烦要三爷去低头了。
以往,范媛媛还会停下来骂一骂这些人,但她此刻心里焦急,怕周立新他们把大学生的名额报了上去,是以越走越快。
这倒是惹了村里人的好奇,当然也是因为他们想凑热闹,所以一些不是很忙的就不远不近地吊在范媛媛的身后。
赵三爷如今不用看草编厂了,所以也搬到了新盖好的员工房住。
但他一般只是回去睡一下,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草编厂闷头干活。
尤其祝成蹊还打算在今年的秋交会上也带着村里的草编过去,给他提了不少创意,所以他最近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草编厂还是定在原来三爷家的红砖房,但范媛媛每次最烦的就是来这里找赵三爷。
等不出所料地在门口被拦住后,范媛媛满脸不耐烦地道:“拦拦拦,每次就知道拦,你知不知道这里以前是我们家,你们不要脸占了我们家也就算了,现在还不让我进去,你凭什么,你不过就是一个看门的!”
看门的人选是周立新特意挑选的退下来的民兵,早就习惯了她撒泼的套路,根本不搭理她。
范媛媛讨了个没趣,只能翻着白眼道:“我不进去,那你去把老头子给我叫出来总行了吧!”
门岗也心疼三爷,就说:“厂里规定了,工作期间不能擅离岗位,尤其现在草编厂是重要时刻,更不能随意走动。”
“狗屁的规定!”范媛媛心里更烦躁了。
她能找三爷撒泼是掐准了三爷舍不得她肚子里的孩子,就立马挺着肚子说:“你不叫人是吧,那我现在就去跳河,我看那死老头子舍不舍得他的重孙子!”
“又开始了又开始了,天天威胁跳河,也没见她真的跳过,就知道吓唬人!”
“那咋整呢,三爷就剩下他肚子里这么一个后人了,可不就得受这个气。”
“哎,看好吧,三爷一准要出来了……”
跟在她后面的围观人群议论纷纷,没几秒钟,三爷真的出来了。
他此刻对范媛媛已经没有半点好感和指望,唯一的期盼就是她赶紧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她想干啥都干啥,只要别再纠缠他也别再管孩子就行了,这样他就解脱了。
因此一见范媛媛,他就问道:“你又没钱了还是又惹事儿了?”
范媛媛不耐烦地翻白眼,但想到要说的事情不能闹大了,就难得好声好气道:“我找你有别的事儿,去你屋里说。”
赵三爷皱眉,“我忙得很,你有啥事儿就在这儿说。”
范媛媛根本不搭理他,径直往他的小屋走去。
赵三爷没办法,只能跟上去。
看热闹的人更好奇了,又溜溜达达地跟在他们后面。
范媛媛不想更多人知道大学生名额的事儿,站在门口开口骂道:“你们老跟着我干啥,想害我肚子里的孩子是吧,我告诉你们要是我肚子里的孩子接下来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们没完!”
虽然范媛媛拿肚子威胁人已经司空见惯,但众人还是停下了脚步。
范媛媛又暗骂了他们几句,才“咣当”一声关上门。
门外,好奇的人群在简短的议论句又开始好奇靠近。
但还不等他们靠近,就听见屋里面的赵三爷忽然吼了一嗓子说:“不可能,你想也别想。”
紧接着,范媛媛尖利的嗓音响起来,“死老头子,你别忘了我肚子里的孩子!你要不答应,我现在就去跳河,让你们家绝后!”
又是这一套。
不论是赵三爷还是外面的观众都听够了。
赵三爷闭着眼睛忍了忍,抖着手站起来,“你要是想死,那你就去吧。”
他有自知之明,那可是大学生名额,就是村里不要了都不可能给范媛媛,她简直异想天开。
肚子里的孩子一直是范媛媛的致胜武器,她原以为赵三爷这次也会和以前一样就算嘴里再不同意,最后还是要答应。
可谁能想到赵三爷这次说完就开始往外走,根本不再和她说话。
范媛媛又吼了几嗓子,眼看赵三爷真的不为所动后,气急败坏地跺脚,“老不死的,你别后悔!”
刚走到门外的赵三爷顿了顿,本就佝偻的身形再次弯了下去。
好奇的众人围上来关心地问怎么了,有没有事,赵三爷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范媛媛又在后面骂了许久都没用,又不敢真的去寻死,只能骂骂咧咧地走了。
围观群众没能得到有用的内幕,便也跟着离开。
眼下正是学生们放学的时候。
一路上,不少孩子嘻嘻哈哈地往家跑,嘴里面还叽叽喳喳地聊着自己家长最近地学习情况。
不少大人看到这一景象,顿时头皮发麻,生怕被这群小毛头点到自己的名字丢人现眼,抓紧时间往家跑。
可小孩子们就是喜欢凑热闹,这些大人们走的越快,他们就跟的越快,还专门点名他们最近的学习状况,惹来一阵又一阵的笑话声。
周美云作为老师,走在这群孩子的中间,不时地劝着他们当心,别跑摔了之类的。
范媛媛的动作慢,就这么被后面的人群追了上来。
听到那些嘻嘻哈哈的笑声,范媛媛本就不畅快的心里更是不舒服。
等听到周美云的声音后,她立刻想到了那个已经定下来的回城名额。
既然死老头子不答应帮她弄到上大学的名额,她想办法弄到回城名额总可以吧?
实在不行,周美云也别想得好。
她转身就朝着周美云尖锐开口,“周美云,你凭什么让大队把今年的回城名额给了你,你到底耍了什么手段才拿到的这个名额,你该不会和村里的那些干部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吧,不然凭什么这么回城名额不在老知青里选,不给表现更好的祝成蹊他们,反而给了你?”
“什么?”
“什么回城名额?”
“回城名额给了周美云?凭什么?”
一语激起了千层浪。
虽然回城的事和社员们无关,但是也不妨碍他们此时此刻看热闹的心态,本就够嘈杂的场面更是变成了养殖场,各种声音都有。
切身相关的知青们不停地围着周美云问东问西,围观群众叽叽喳喳,就连绒花厂里的那些老知青们也闻着味儿出来了。
被这个消息砸懵了的周美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你怎么知道回城名额的事下来了?”
范媛媛:“我亲耳听大队长他们说的,说名额给了你,我不服,你今天必须给我们所有知青一个解释,不然这件事没完!”
周美云的心口砰砰乱跳。
虽然村里当初答应过她这件事,但她心里其实也多少有点担心村里会不会做到。
可真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但更多的是茫然。
她想回城是因为城乡差距大,她不想留在乡下吃苦受罪。
可是眼下的迎胜村在祝成蹊的带领下蒸蒸日上,虽然很多地方还是赶不上城里面,但是肉眼可见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
最重要的是她就是回城了也很难找到工作,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肯定会惹来家里兄弟姐妹的闲话,到时候免不了要随便找个人嫁了。
以往她或许还能接受这样按部就班的安排,因为相比较农村,就是在城里随便嫁人也是个好选择。
可眼下不是了。
眼下她有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挺受村里人尊敬的,且迎胜村的日子越过越好,她作为这里的一份子受益就越多,日子已然比城里舒服多了。
是以忽然听到回城的事,她一时半会儿竟然拿不定主意了。
她这样沉默不语,倒是更惹的不少人好奇指指点点。
虽然不至于怀疑她真的私下里和周立新他们这些干部不清不楚,但也在议论她到底咋走的后门。
周美云回过神来,就说:“我没听说过这件事,你少在这儿胡说八道。”
如果她确定回城的话,倒是不介意村里面知道是她指证了叶知意和何卫军杀人的事实,但要是她最终想好不回城的话,那这件事就不能说了。
村里面或许看不上叶知意这种人,但是对于她这种作证的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好感。
她不想没事儿找事儿。
但范媛媛却打定主意不让她好过,便继续不依不饶。
周美云不想和范媛媛吵架,免得惹一身骚,便抬脚就走。
范媛媛想拦她但又做不到,只能艰难地扶着腰在后面边追边喊周美云必须把事情说清楚。
小孩子们不懂的回城对知青们意味着什么,只觉得范媛媛如今的样子实在好笑,且平日里也没少听家里人嫌弃她,是以对她并没有什么好感,便有不少人学着她的样子挺着肚子,两腿迈着八字步走路不说,还学她说话。
范媛媛气急败坏骂那些小孩儿,小孩儿们也不怕她,还反过来笑哈哈地编顺口溜骂她。
村里的大人对范媛媛没好感,是以也不怎么管束这些小屁孩们,顶多不轻不重地呵斥两句,对孩子们来说实在不痛不痒。
不论是赵三爷的拒绝还是周美云的否认,亦或者是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让此时此刻的范媛媛极度不顺眼。
眼看又有不长眼的小孩儿围着她转悠,她怒从心头起,伸手就朝着其中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子打过去,“滚开!”
小孩子的反应速度比范媛媛灵活多了。
她的手还没有伸过去,小女孩就躲开了,而范媛媛却一时重心不稳,重重摔在地上。
“嘶~”
现场顿时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好几秒钟,刺眼的红色才将傻眼的围观者唤醒,帮忙的帮忙,找人的找人。
就连已经走了一段距离的周美云也停了下来,心口砰砰乱跳地看着躺在地上神情痛苦的范媛媛。
差点被范媛媛打到的小女孩更是吓的脸都白了。
周围的大人们又赶紧撵着这些小屁孩回家,免得吓坏他们。
没多会儿,徐、沈两位大夫带着学生赶过来了。
在确认了范媛媛的情况后,两人就口径一致地说她这个状态很难自然生产,只能送医院剖腹产,否则就会一尸两命。
“可公社医院没办法剖腹产啊,要去县医院的话又太远了,她能坚持到吗?”赵三爷声音颤抖。
徐、沈两位大夫不敢保证,只能道:“我们只能尽力试试。”
周立新他们这些村干部这会儿都和祝成蹊一起在柞树林看蚕宝宝,村里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主心骨,只能茫然地看着赵三爷他们一行坐着拖拉机往县城走。
徐、沈两位大夫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范媛媛的情况。
程玉颜原本不用跟过来的,但是在看到范媛媛浑身上下沾满鲜血的样子,她还是鬼使神差地跟了上来。
半路上,看着徐、沈两位老师尽心竭力地救治范媛媛,看着范媛媛越来越虚弱的生机以及还在努力挣扎想要活着的样子,还看着赵三爷惶恐害怕,想要帮忙却又无能为力后的老泪众横的模样。
甚至就连开着拖拉机的师傅也唉声叹气,时不时关心一下范媛媛的情况。
要是遇上路况不好的时候,他更是老远就提醒,让他们小心些范媛媛的身体,别颠到她。
整个拖拉机上没有一个人真心喜欢范媛媛这个人,但是当她的生命走在分岔口的时候,他们还是想要努力让她活下来,而不单单是让她活着把孩子生下来。
程玉颜跟着徐、沈两位老师学医术,也时常听他们挂在嘴边的医者仁心,以至于她自己有时候也会念叨上一两句。
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她其实一直不是很明白。
直到这一刻,她看到所有人自发流露出的对生命的敬畏。
程玉颜抿了抿唇,在心里劝自己,“就给一点点,反正也不会有人发现问题,而她和孩子就都能活下来了,就当是为了可怜的赵三爷。”
“老师,我喂她喝点水吧。”程玉颜慢吞吞开口,“我的水里泡的有人参片,应该对她有好处。”
“那太好不过了!”沈松节稍微侧身让开些位置,小心翼翼地扶着范媛媛说:“慢一点,小心些。”
虚假的人参水,真实的灵泉水很快稳定住了范媛媛的情况,总算将她平安送到了县医院。
之后就没程玉颜什么事儿了,她和赵三爷一起等在手术室外面。
村里面,祝成蹊和周立新他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程玉颜他们已经走了很久了。
周立新不放心,又叫村里开了另外一辆拖拉机送他进城。
祝成蹊想到社员们七嘴八舌说的凶险,又想到程玉颜跟了过去,有些担心程玉颜,便也跟了过去。
他们到的时候,范媛媛的手术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没多会儿,手术室的门打开,一大群医生护士走了出来。
赵三爷匆忙站起来,但因为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有些血液循环不畅,差点一头栽地上。
“你别急,既然医生没说啥,肯定大人小孩都没事儿。”周立新扶着他一边走一边安慰。
徐、沈两位医生见状,赶紧开口说:“母子平安,只不过都有点虚弱,还要再观察观察,暂时先不能让你们进去看。”
“那就好那就好。”支撑着赵三爷的最后一口气松懈下来,他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往下软。
周立新只好重新扶着他坐下,开口问详细的情况。
等听到他们说要不是程玉颜正好带着人参片泡的水稳住了范媛媛的情况,今天这母子俩只怕凶多吉少后,祝成蹊握住了程玉颜的手,笑着夸她,“美宝你真棒,你怎么这么厉害!”
程玉颜有些茫然,“啊?这也要夸奖吗?”
祝成蹊笑,“当然了,因为你今天挽救了两条生命呢。”
范媛媛讨厌归讨厌,但罪不至死。
而程玉颜救她也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只是用她平日里喝的几口水而已,是以祝成蹊不但不觉得她做的对,还特别的开心。
因为去年这时候的那个浑身是刺,看谁都不顺眼的程玉颜真的成了过去式,她在这一年的时光里真的渐渐变成了更好的样子。
祝成蹊之所以在听到这件事的第一时间赶来就是怕跟过来的程玉颜纠结救不救的问题。
今天她要是没跟过来就算了,但是她偏偏主动跟上来了,要是还选择了袖手旁观,随着她学医从医的时间越来越长,今天的事就会成为她心里的一根刺。
但所幸程玉颜做了最对的选择,所以当然值得表扬。
“不过救死扶伤虽然是医生的天职,但还是要量力而为,不能冲动和莽撞。”祝成蹊又暗戳戳提醒她。
救范媛媛是完全没风险的事儿,但万一她将来碰到有风险的情况,祝成蹊还是希望她注重自身。
程玉颜点点头,“我知道的。”
她也害怕自己的秘密彻底暴露于人前。
既然确定了范媛媛他们没事儿,祝成蹊他们自然要连夜往回赶。
周立新临走前给赵三爷拿了点钱和票,让他这几天在医院的时候别不舍得花,回头再亏了他自己的身体。
祝成蹊来医院的时候顺手拿了罐平日里喝的奶粉,这时候也一起拿给了赵三爷。
赵三爷千恩万谢地接过,再次泪眼蹒跚。
刚回到村,还没有休息的社员们立马围了上来。
听到母子平安的消息后,各个都松了口气。
周美云也后怕地捂住了胸口。
虽然范媛媛是自己摔的,但要是真出了事儿,肯定要攀扯到她身上。
但很显然她放心早了,因为已经有人再次好奇起来回城名额的事儿。
周立新倒是没有周美云心里那么多想法,直接把原因说了。
村里人这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并上下多打量了周美云几眼。
就在周美云紧张他们会不会指责自己告密的时候,他们又很快不感兴趣地转回眼神,问起来周立新刚刚又提到了大学生名额的事儿。
毕竟他们每家每户都有适合的孩子,万一能被周立新他们选上呢。
周立新被吵的头昏脑胀,骂咧咧道:“吵吵啥呢,这是上大学,不是上工,没点文化能随便进吗?一天天的不消停,也不看看你们都推荐的啥玩意儿,在村里都不好好读书,还想着上大学,我看上外面让人家笑话还差不多!”
“都赶紧给我回家去!”周立新开口轰人。
他在村里还是有威严的,即便不情愿,但是闹哄哄的人群还是渐渐散开了。
祝成蹊他们也跟着往知青点走。
还没进院子,就听见一起回来的其他人开口问她和程玉颜要不要上大学的事儿。
村里生活的改变能让周美云动摇回城的念头,就更别说其他人了。
但上大学不同,这是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
村里面读书的人不多,按理说就算选也应该是他们知青的赢面大吧?
而其中赢面最大的自然属祝成蹊和程玉颜,他们自然最关心。
祝成蹊和程玉颜当着他面的面说了不去,他们立马兴奋了起来,觉得上大学的机会就在眼前招手了。
祝成蹊没打断他们的幻想,而是和程玉颜回了屋。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一直沉浸在到底选谁上大学这件事上。
直到范媛媛三人回来,村里面的议论风向才转移到她的身上。
死里逃生的范媛媛依旧没什么改变,一进村就怪村里面的孩子还有周美云害她摔跤导致早产,要村里面还有周美云都必须赔偿她。
目的为何,显而易见。
前段时间还可怜她年纪轻轻差点就死了都社员们再次被她气的半死,提起她时再也不见那几天的可怜和心疼,只剩下厌恶。
但是范媛媛有一点说对了,她当时摔倒确实和孩子们故意气她有关系,而边上的大人只光顾着看热闹并不不管束,所以村里面还真脱不掉责任。
范媛媛要咬死了必须给她大学生名额,不然就去知青办告他们,村里面的人气死了。
这时候,思考了好几天的周美云站出来,主动和周立新说了不打算回城的消息。
周立新和她再三确认后,最终拿着这个名额和范媛媛谈了条件。
第121章未来的路我想当这个链接的桥梁,将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