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做极品

关灯
护眼
第 123 章 77年了有一点点感情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23章77年了有一点点感情线

和祝明安一样,祝成蹊也很快发现了他和程玉颜之间的氛围改变。

她黑漆漆的眼珠子滴溜溜往两人身上转了转,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本来看似平静的两人齐刷刷红了脸。

祝成蹊:“……”

这脸皮也太薄了吧。

祝明安早就知道祝成蹊猜出了他的想法,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为了自己的好大哥尊严,他强忍着没露什么怯。

但程玉颜就不一样了。

别看她在祝明安面前简洁干脆,但是面对祝成蹊的注视的时候却十分的不好意思,嘴巴张张合合,愣是半个音都没表达出来。

祝成蹊其实特别想看祝明安的笑话,但是她更怕程玉颜不好意思,干脆选择了当没看见。

但是祝明安却不能当没看见她和周杭生之间的事,在程玉颜去给周杭生处理身上伤口的时候问道:“你和那个周杭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程玉颜不在,祝成蹊就又想笑话祝明安,故意说:“你和美宝怎么回事儿,我和他就怎么回事儿。”

祝明安:“……”

他很是不好意思了会儿,才色厉内荏道:“你能和我比吗?我多大了,你才多大?”

祝成蹊:“满十九周岁了,早就到达结婚年纪了。”

“更主要的是美宝也没比我大多少,你不也惦记上她了。”

祝明安:“……”

被噎了一下的祝明安还来不及再说什么,祝成蹊又道:“大哥,我还没来得及问你呢,你是怎么让美宝松口的?”

这么私密的事,祝明安当然不会说,“现在是我在问你话呢,你老实点,别扯东扯西。”

祝成蹊就说:“我也和你说正经的,大哥,美宝是我亲闺蜜,且是唯一的那种,你又是我亲大哥,你和她在一起我不反对,但是你要是将来对她不好,大哥,我到时候只帮亲不帮别的。”

“这个亲可是指的亲闺蜜的亲,不是亲大哥的亲。”

祝明安又又又:“……”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高兴祝成蹊和程玉颜的好关系,还是该生气自己这个大哥竟然在她心里没位置了。

他没好气道:“我的事我心里有数,不会有你来操心的那一天的!”

祝成蹊皱皱鼻子,“最好是这样。”

祝明安气的瞪她,“现在说完我了,也该你老老实实说你和那个周杭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吧?”

祝成蹊“嘿嘿”一笑。

现在不同于前几年,如今国家事情太多,就算家里现在知道她和周杭生处对象的事儿,也不会在这个紧张关头催她结婚。

再加上明年又恢复高考,所以她干脆懒得再瞒着,直接道:“具体哪一天在一起不记得了,但反正好几年了。”

祝明安更气了,“这么大的事儿,你一点口风都不往家里漏,你可真能耐啊你!”

祝成蹊面不改色心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又觉得不可能,所以当听说程玉颜去读工农兵大学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些愣。

但程玉颜同样比他们优秀很多,他们什么话也说不出。

程玉颜离开迎胜村没几天,国家再一次陷入了巨大的阵痛当中。

在这种混乱的时候,祝成蹊依旧老老实实呆在迎胜村,直到好消息的传来。

随后,她就和苏建华他们联系上,准备参加今年的秋交会。

由于他们没有参加上半年的春交会,是以这次秋交会上迎来了更加火爆的交易现场。

但是因为今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导致广交会的管控也比以往严格许多,祝成蹊不欲在这种时候出头,老老实实过来,老老实实回去。

而在祝成蹊忙着广交会的事情的时候,因为数字集团份粉碎,知青要大回城的信号开始了。

甚至报纸上都在不断刊登知青要求回城的文章,有的甚至闹的很大。

迎胜村还好一点,毕竟知青们都有工作,就算他们想回城也一时半会儿没单位接收,还不如暂时留在迎胜村。

至少吃喝不愁,还有钱赚。

可外面闹哄哄的现状让周立新等一众村干部很是忧心。

因此祝成蹊一回来,就被他们拉着说起担心知青们要回城的事儿了。

他们倒不是担心别的,主要担心的就是绒花厂里工作的那些知青和学校里面的知青老师。

祝成蹊想了想,说:“叔,咱们村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不如现在盖房子吧。”

“啥意思啊?”周立新他们没明白过来。

祝成蹊道:“数字集团瓦解了,知青回城就是自然又必然的,想要留下他们,当然要让他们感受到在这里要比在城里更好。”

“更何况村里现在富裕了,但大家伙还住的破破烂烂也不合适,你不是也一直说想要把咱们村子带成全国模范先进村子嘛,那基础建设必然少不了的,是时候彻底改造一下咱们村整体的面貌了。”

祝成蹊给周立新他们仔细讲了留住人才的一些最基本需要,又提到村里的一些现状,周立新想想,点头同意了。

反正村里本来就有盖房子的打算,是以这几年一直没停下烧砖,这方面一有存量,二不费什么材料钱,所以他也不是很心疼。

但迎胜村眼下已经入冬,盖房子已然来不及,周立新就先在村里说了明年打算集体盖房后再分房子的事儿。

同时也表示知青只要愿意彻底在他们当地安家落户工作,那就是真正的自己人,村里也会同样分一套房子给他们。

不管是社员们还是知青都被这个好消息砸懵了,很快整个村子都陷入了沸腾的状态。

尤其对很多家里条件不好的知青来说,如果真能在迎胜村有了属于自己的根基,那回不回城已经没有那么必要了。

这一年的冬天,迎胜村的人都是笑着过的,而周遭听说了他们村打算的大大小小的集体和个人则又心酸又眼红。

尤其是一些当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蹊的话让周立新吊着的一颗心一下子松快了。

只要祝成蹊不是再也不管他们村了,他心里就觉得有底了。

“那我们就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就是要真恢复高考了,那村里的知青不还是要走吗?那这……”周立新又开始愁眉苦脸。

祝成蹊道:“不管是知青回城还是恢复高考都是必然的趋势,这时候就没必要担忧他们走不走的问题了,而是尽可能留住那些可留可不留的人,真心想走的是留不住的。”

“而且你也不必太忧心,不管是知青大面积回城还是考大学都不是简单的事儿,毕竟城里一时半会儿接收不了太多知青,而大学也不是随便就能考上的,就算真等到那一天,咱们村的年轻人也早就成长起来了,影响不大的。”

“你与其担心他们走不走,还不如更关注村里面年轻一代将来的出路,抓一抓小孩子们读书学习这些事,这才是真正的长远打算。”

周立新见祝成蹊这么肯定,这才彻底放心。

不过这小老头也鸡贼的很。

他没有把从祝成蹊这里得到的可能会恢复高考的消息往外说,但是却把村里面的年轻人从头到尾扒拉了个遍,选了一些成绩和品行都不错以及嘴巴也严实的,让他们趁现在赶紧多读书,为将来的高考做准备。

至于知青那儿,他愣是严格把控,一点口风都没透。

村里的年轻人一开始从周立新那里得到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后,都一副打了鸡血的模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热情退却,又见上面一直没有消息,便觉得是不是周立新搞错了。

毕竟高考停了十来年了,哪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说不定就是周立新想多了。

知道他们想法的周立新狠狠把他们批评教育了一顿。

用大队长的威严要求他们必须学习,不好好学习就削他们。

在村里的年轻人开始怀疑的时候,祝成蹊接到了周杭生的电话。

他能接到一手消息,知道上面已经连续开了好几次有关恢复高考的提议,明白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所以特意提醒祝成蹊提前做准备。

祝成蹊表示自己已经猜到了,最近一直在好好学习。

有些事电话里不好说,周杭生又没有祝成蹊自由,加上他们上次见面还是过年前,祝成蹊干脆抽空跑了一趟小营山。

75年的时候,绒花首饰的生意步入正轨,他们迎胜村和小营山就正式分开了。

虽然每年的广交会还会一起合作,但是两个村子主打的产品除了祝成蹊主导的时候的那部分一样,后来就渐渐有了区别。

小营山目前所做的绒花更传统些,带着大气持重的美好,而迎胜村则在祝成蹊的影响下更加有新意,色彩鲜明艳丽,有种轻灵夺目的美。

两种发展说不上谁强谁弱,反正每年都没少接单子,更没少赚钱。

不过自打75年分拨后,祝成蹊就没有再去过小营山了,如今过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去,也是经常听周杭生在电话里或者信件里描述他在小营山做的工作,让她比较好奇现在的小营山是什么状况。

周杭生自然巴不得和祝成蹊见面,挂断电话后就开始做准备。

他自己平日里不太讲究吃穿,但祝成蹊不行,要好好招待。

他和祝成蹊之间的事儿也不是秘密了。

小营山的人见他忽然间里里外外忙着准备吃的,就笑着问道:“队长,你又给祝知青寄东西啊?”

周杭生就会面上含蓄,实则开心到飞起地说:“不是,不过她要来看我,所以我提前准备点她爱吃的东西。”

村里面的人一听了不得,不仅很快把这个消息传遍了村子,更有不少人从家里拿了肉蛋之类的,让周杭生一定别亏待了祝成蹊。

要知道他们小营山如今能过的这么好,除了周杭生这个大队长,就属祝成蹊的功劳最大。

可周杭生没要他们的东西,所以就导致祝成蹊过来后,有不少熟悉她的人和她抱怨这件事,顺便邀她去家里吃饭。

祝成蹊一路上只笑着谢过他们的好意,顺便转移话题说起了小营山如今的变化。

犹记得她第一次过来的时候,这边只有刚刚建起来的草编厂房那一处是红砖房,其他地方的房屋都低矮狭小,显得整个村子格外的萧条落后。

但如今整个小营山已经盖了不少的红砖房,有些原本低矮落败的土坯房也明显加固了许多,光从外表上看,整个村子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且他们村的基础设施也改进了不少,除了第一次过来时就听周杭生说的修路,水利方面也比之前好很多,都是周杭生这两年带着社员们一点点挖出来的。

村民们的整体面貌较上次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且小营山也建了学校,盖了图书室,有了广播室,并在周杭生强烈的干预下,不仅村里的孩子们都在读书,有很大一部分成年人也认识了不少字,不再是睁眼瞎。

这里和迎胜村一样,都昂扬着一股别的地方没有的精气神儿。

祝成蹊习惯了迎胜村的氛围,是以对这里的人的热情也适应良好。

就是看见周杭生比冬天明显又黑了许多的面庞时,没忍住又笑出了声。

周杭生一看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无奈地摸了摸脸颊,道:“我已经尽量注意了,但是因为每天都要和社员们一起下地,所以还是晒黑了。”

“没事儿,我不嫌弃。”祝成蹊也伸手摸了摸他的脸,“这是你这几年在这里的军功章,是荣誉的象征,应该骄傲才对。”

黑了还能白回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且周杭生这几年又长开了许多,脸上的骨相更加优越明显,就算黑了些,也是好看的,甚至让他原本温润中正的样貌多了点荷尔蒙上的攻击性。

周杭生却嘟囔,“你现在这么说,要是程玉颜在的话,你肯定和她一起嫌弃我。”

“真不嫌弃。”祝成蹊捧着他的脸,笑吟吟地吧唧了一口,“这样总行了吧。”

她如今都二十周岁了,就算按照现代的规定,也到了法定结婚的年纪。

虽然她不着急结婚,但这么大个男朋友在面前,总不能一直光牵牵小手吧。

更何况周杭生如今的模样是真的很让她心水。

但周杭生却:“……”

周杭生彻底傻眼,“我……我……你……你……”

“我什么我,你什么你。”祝成蹊撩拨完就不管了,颇有种管杀不管埋的坦荡说:“我饿了,要吃饭。”

“我去做。”周杭生下意识转身,走了好几步后忽然回头跑到了祝成蹊的面前看着她。

祝成蹊:“……干嘛?”

字音都还没完全落下,人忽然被他抱在了怀里。

几秒后,他捧着她的脑袋,也给她吧唧了一下,并颇为干脆利落地转头就走。

如果忽略他同手同脚的背影的话,是挺潇洒不羁的。

“周杭生,你顺拐啦!”祝成蹊靠在门框上笑话他。

第124章考上大学祝家的小闺女啊,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