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做极品

关灯
护眼
第 140 章 团聚首都既然特区更有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40章团聚首都既然特区更有发展前景,不如……

祝成蹊其实对村里两个厂子的发展还算了如指掌,再加上她现在已经脱手了,就不能再以负责人的身份指指点点,至少不能越过村里面去指指点点,免得影响周立新他们的威信。

所以祝成蹊只是去简单溜达了一圈,和里面的人聊聊天后,便回来了。

周立新一直陪着她。

刚走出绒花厂没多远,周立新就迎着风雪问出了之前一直忧心的事情。

祝成蹊便问道:“现在村里面对于大包干这事儿是怎么想的?”

周立新就道:“有的觉得好,说分完田可以自己决定种什么,收的粮食除了上交的,其余都归自己,感觉比大集体赚的那点工分划算多了。也有的觉得不好,说还是大集体好,不用操心太多,一切事儿由村里决定,感觉安稳点,反正还是没有统一的定论。”

“那你们这些干部呢?”

周立新叹气,“我们也没讨论出啥结果来,但你之前不是说分田可能会影响村里的厂子吗,所以我们的意见还是倾向于不分,可我们也不能真这么一言堂,毕竟村里想分的也有不少,”

祝成蹊明白他的意思。

有人想分有人不想分,肯定是因为觉得眼下的生活有种不公平。

尤其是村里面依旧有一部分家庭里没有人在两个厂子当工人,自然而然会和其他家庭形成强烈的对比。

以前没办法就算了,现如今有机会了,他们当然更想为自己打算,也想让自己的日子过的更好点。

而那些有工作的,自然想的是分田后还要劳心管理田地的事儿,到时候说不定还会影响赚钱,不如继续像现在这样。

这两边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已经不是对错的问题了,而是整体处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所以若是不能拿出一个两边都接受的主意来,即便现在强行定下了结果,也会给未来埋隐患。

祝成蹊站在茫茫风雪中往四周看了看,“这样吧,要不然我们去大队部说。”

周立新道:“你真不休息啊?”

祝成蹊点点头,“事情早说清楚也能早点安心,不休息了。”

“那我带你过去。”

到了新搬的大队部后,周立新就打开喇叭喊了所有干部来大队部开会。

村里的人听见大喇叭里忽然换了动静,顿时小声议论是不是要说分田的事儿了,猜测事情的最终结果。

而大队部里,祝成蹊把这段时间所能想到的所有关于分田这件事优劣势以及会造成的后果都和村里面说了,也提了两个厂子未来的改组和认股等等。

周立新他们本来就趋向于不分,现在听祝成蹊分析后就更不想分了。

可是他们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就盯着祝成蹊道:“喜宝,你要不还是给我们出个主意吧?你让我们这些没见识的大老粗想这些,我们也实在想不出啥好的解决办法。”

祝成蹊想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所以你们别为难我了,要是真想感谢我,以后就继续给我寄点村里的特产、干货啥的,我反而更高兴。”祝成蹊看着他们说:“因为咱们的关系越纯粹,将来也才能越长久。”()•()

周立新他们好遗憾,但见祝成蹊态度坚定并且都说到这份上了,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本作者篱音之下提醒您最全的《年代文里做极品》尽在[五?六二],域名[(.)]✇()•()

之后的日子,祝成蹊除了去张映雪家和胖婶儿家喝喜酒外,就只去了趟不远处的科特奇尔村,然后就一直陪着周立新他们这些干部说村子里的事儿,尽可能把一些问题完善好。

而程玉颜的时间也都消耗在了卫生室。

甚至因为她来村里义诊的事儿传出去了,周边一些村子的人也都跑过来凑热闹看病,所以导致她比祝成蹊还要忙,唯一休息的就是过年那天。

她们还要回一趟宁市,所以初三一过,便带着周立新他们准备的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去的火车。

到首都后,两人打算先把行李放在首都,然后再坐车回宁市,但没想到他们到家的时候发现方淑红竟然已经从宁市回来了。

不仅如此,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在。

“你们怎么都来首都了?”

祝明萍开口道:“妈这次回去后就直接办了退休,说要留在首都做生意,我们不放心,趁着还没正式上班前过来看看你们这生意到底怎么样,竟然让妈连工作都不要了。”

“我本来就快退休了,早两年晚两年也没什么区别。”方淑红却说:“早退休早拿退休工资,还能当个个体户,多赚一份钱,比一直死守着一份没什么前途的工作强多了。”

祝明萍:“……”

早几年,或者早半年前的方淑红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但谁曾想短短半年就改变了她以往几十年形成的观念。

不过想到他们如今的生意确实做的红红火火,虽然她没细问到底赚了多少,但是看方淑红的样子就知道肯定不少。

所以祝明萍也没再说什么。

倒是祝明南颇为怨念地盯着祝成蹊说:“你做生意为什么不带上我?”

祝成蹊:“……”

“谁说不带你了,这不是你不在首都,没办法嘛。更何况这次妈他们回家后难道没和你说我接下来的打算吗?”

祝明南“哼”了一声,“还算你有良心。”

祝成蹊懒得和祝明南掰扯这些有的没的,而是好奇问道:“所以你们这是打算现在就加入进来?”

祝明南点点头,看着祝成蹊问道:“可以吧?”

虽然方淑红转达了祝成蹊的意思,但是没有直接松口应下祝明南加入进来的事儿,而是让她问祝成蹊的意见,毕竟这门生意真正的主心骨还是祝成蹊。

祝成蹊点点头,“可以啊,但你能拿多少钱出来投资?”

祝明南偷偷凑近祝成蹊,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其他几根手指紧握。

祝成蹊低声确认:“八万?”

祝明南点点头。

祝成蹊挑眉,没想到何成江这

()•(o)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的去了周家,周杭生也提着大包小包的过来了。

他一路喊进门,把提过来的礼物一一分下去,让方淑红他们好生说一番破费了。

周杭生却道:“我不知道叔叔还有大姐、二姐他们也过来了,应该早点来拜年的,您不怪我就好。”

“这有啥,我们本就是昨天刚到。”方淑红摆手,“再说你家那情况肯定也忙的很,不必在意这些。”

周杭生笑笑,又递了个薄薄的的袋子给祝成蹊,说:“这是给你的。”

“什么啊?”祝成蹊好奇接过来,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沓房屋信息简介以及配套的照片。

祝成蹊的眼睛欻一下亮了,“你现在给我这个,是不是表示可以买房子了?”

周杭生笑着点点头,“你先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正好这两天我带你实地去看一下,你到时候再决定买不买。”

“啊啊啊啊~”祝成蹊一把抱住周杭生蹦了蹦,“周杭生,我也太爱你了吧!”

周杭生的手还没有落在祝成蹊的身上,屋里其他人刚开始震惊祝成蹊的胆子也太大,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的时候,她人已经转身,朝着程玉颜喜笑颜开地喊道:“美宝美宝,我们一起看啊!”

手刚抬起来的周杭生:“……”

其他人:“……”

周杭生哭笑不得地看着已经和程玉颜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完全把他抛在脑后的祝成蹊,有点想磨牙。

他主动走过去,站在祝成蹊边上开口解释一些资料上没有的信息。

祝明安以及其他人也都好奇的凑了过来,边听边看。

方淑红每听见周杭生说一次房价,就忍不住哆嗦一下,却又很快在心里面盘算自己身上的钱能买几套首都的房子。

等到所有的房子信息都说完后,祝成蹊和程玉颜继续讨论哪几套更好,离得近,以后来往方便。

方淑红忍了忍,还是没忍住问道:“小周,你说像我这种没有首都户口的可以买房子吗?”

周杭生说:“明面上是不行的,但现在口子放开了,私下里和买家商量好,到时候以亲戚的身份过去办理手续,不会有人专门去查这些。”

“那这么说我也可以买了?”祝明南更快开口。

她也盘算过了,家里的人以后大多都最终会来首都发展,要是她也提前在这边买好房子,将来想过来了,随时也方便,也不用靠着祝成蹊他们接济。

还不等周杭生说话,祝成蹊扭头看她,“你身上居然还留了能在首都买房的钱啊?”

祝明南轻“哼”了一声。

祝成蹊没忍住“啧啧”两声,“看来是还有不少,要不然你再借我点,我打算多买两套。”

“首都一套四合院好几万,你还打算多买两套,你买一套不就够了,买那么多干嘛?”祝明南瞪眼,“更何况我哪来那么多钱借你,我自己买一套也有点吃紧呢。”

“那算了,那等我之后再赚到钱了再买。”祝成蹊好遗憾,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尤其遗憾自己明明还有十万,但是却不能正大光明拿出来花掉。

不过好在今年潘家园就会出现,到时候她多跑去滚几圈,把手上这比钱转到明面上来,之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花掉了。

祝成蹊心里盘算着,祝明南又问了一遍,“你买那么多房子干嘛?”

“投资啊。”祝成蹊道:“都改开了,未来肉眼可见的就是农村人往城里跑,城里人则向往更现代化的首都、上海、广州、特区这种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所以越是发达地区的房子,将来就会越贵,我趁现在多买点,不管是以后再卖出去或者租出去,都是一笔不小的营收,总比把钱放银行里划算的多。”

“这样吗?”祝明南若有所思。

祝明萍想了下问道:“你觉得特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那是肯定的啊。”祝成蹊想也不想道:“毕竟是要先行于其他地方的区域,国家未来的资源肯定会大幅度往那边倾斜,说不定再过个二三十年,眼下的小渔村就能和首都、上海这些城市齐名了。”

“你详细说说看。”祝明萍又道。

“啊?”祝成蹊没明白什么意思。

“详细说说你觉得特区未来会怎么发展,甚至能和首都、上海齐名。”

“那不就是经济开放,外来资本看中咱们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特区投资建厂,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到大批量的农村人员进城打工,人一多,消费自然而然就起来了,然后就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以及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又会创造出更多的岗位,而岗位又需要人来填补,这样下来,自然会比其他城市发展的更快更好……”

祝成蹊拉拉杂杂说了一些,祝明萍垂眼沉思。

祝成蹊好奇看她,“姐,你怎么不说话了?你怎么忽然这么关心特区的事儿了?”

祝明萍皱着眉,孙正河却开口说:“年前,范书记和丁主任找到你姐说上面想调她去特区工作,她还没想好去不去。”

祝成蹊下意识想说好事儿,但看到孙正河还有他们边上的孙启光和孙有光,又住了嘴。

方淑红他们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插嘴道:“调去特区,那不行啊,不说那边有多乱,就是家里这边你咋办啊,你不能把男人和孩子丢下不管了吧。”

这也是祝明萍有点放心不下的。

尤其俩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不能只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把家庭的负担都推给孙正河。

可她也是有野心的。

之前犹豫除了担心家庭外,就是担心政令上的反复,所以她才没有直接点头,只说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但这次在首都见到千红电器的火爆,以及祝成蹊的那些话,包括周杭生虽然没开口,但是频频点头认同祝成蹊说的那些话的态度,都让她觉得去特区绝对会比她留在宁市的商业部更有前途。

未来不敢说青云直上,但肯定能让她更进一步贴近权力中心。

但是家里……

孙正河却在方淑红开口后说:“你去吧,家里暂时交给我,我之后看能不能想办法调过去。”

孙正河是了解祝明萍的,她这样犹豫,肯定是想去。

祝明萍之前不是没想过这点,“但是你的工作性质和我不一样,你留在宁市才是最好的选择。”

孙正河摇摇头,“既然特区更有发展前景,不如趁年轻,搏一把。”

第141章买到房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