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0章国风大赏在国外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把沈从越交给方淑红后,祝成蹊就真的很少过来了,把时间都留在论文以及国风大赏的事情上。
等她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以及答辩通过的时候,国风大赏的申请也批复下来了。
与此同时,沈从越的伤也养好的差不多了,正式向上面提出回前线的申请。
方淑红对此自然十分舍不得,但是沈从越执意要回去,方淑红就是再生气担心害怕也没有办法,只能眼泪汪汪又依依不舍地送别他。
甚至在沈从越走后,她还病了好几天,一直提不起精气神儿,连店铺都关了。
祝成蹊干脆搬回去住。
病怏怏的方淑红看她每天忙的脚不沾地,还要担心自己的身体,又想到她还怀着身孕,再也顾不上难受沈从越的事儿,反倒每天开始想方设法地照顾祝成蹊,给她补充营养。
念念叨叨让祝成蹊别那么忙,要多注意肚子里的孩子等等。
祝成蹊每次都是嘴上好好好,但实际一点也不执行。
因为她是真的不得闲。
祝成蹊很早就和国风协会的成员们说过想在今年申请举办第一届国风大赏的事。
国风协会内部对这件事也比较感兴趣,并早早内部沟通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策划方案,申请也早早递交了上去。
他们甚至还做了两手打算。
想着要是这边的市政一直不同意他们在首都举办国风大赏的话,那他们就和广州那边申请,毕竟他们国风协会在那边也算老熟人了,那边更开放一些,肯定能答应下来。
但好在首都这边的领导经过几番讨论后,挨着祝成蹊他们最后能坚持的时间节点在申请书上批复了同意,这就导致祝成蹊他们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但祝成蹊他们又必须要把这第一届国风大赏办的漂亮又成功,这样才会有第二届第三届,第无数届,所以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忙碌。
更何况这次的国风大赏除了国风协会原本的成员外,祝成蹊还和协会里的人商量邀请了一些不在协会里面但也属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和民俗的守艺人过来。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表演艺术类。
因为视听艺术才能最快最迅速地抓人眼球,吸引人的注意力。
另外还有美食,医药、技艺、民俗、美术等等类别的参展商过来。
而这每一个类别,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祝成蹊亲自把关,所以她能有空闲的时间才怪了。
于是她每天阳奉阴违,拿着肚子当令箭,方淑红被她折腾的没招儿,又不敢大声说她或者真的教训她,只能自己跟自己生闷气,说生了一肚子讨债鬼,就知道给她找事儿让她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操不完的心等等的,反倒把她自己越搞越精神,一点病样都没了。
时间就这么在方淑红的不停抱怨和念叨中进入了九月份。
又是新的一年开学季。
祝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点的钟声正式敲响的那一刻,军乐队奏响了激昂的国歌,礼炮轰鸣,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朝阳中冉冉升起,随风猎猎伸展。
广场上原本激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仰头看着头顶的红旗,神情肃穆地唱着国歌。
直到一曲终了,不少人都一边哭一边笑,释放着心里激荡的情绪。
祝成蹊也一样。
毕竟后世的她只在直播里看过阅兵仪式,还没有亲身现场体验过,所以真的有被那些检阅部队扑面而来的铁血与肃穆震撼到。
甚至直到整场阅兵仪式结束,她还有些回不过神。
而方淑红则因为那些从眼前走过的队伍以及武器想到了此刻还远在边境战火中的沈从越,恨狠开口道:“该死的越国佬,领导们就应该下令用刚刚的dao弹把他们都轰死,把他们的国家直接夷平算了!”
祝成蹊他们:“……”
虽然祝成蹊他们没接茬,但是周边其他人听到方淑红的话后倒是无比赞同她的观点,他们甚至还现场讨论了起来。
等知道方淑红的儿子竟然在边境后,有些同样家里有孩子在边境的更是和方淑红惺惺相惜,抱头痛哭。
甚至这不仅仅是个例,
因为这场大阅兵不仅将首都人民甚至全国人民的情绪都调动的无比高昂,也将国内人民对于反越战的情绪也拔到了最高点,甚至就连报纸上都出现了类似的报道,要求一定要狠狠挫一挫越国的威风。
不过祝成蹊并没有再关注这些,因为第一届国风大赏在十月三号这一天正式开始了。
国内目前的娱乐活动少,这样难得一见的大型活动不仅吸引着第一回过来或者是不是那么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也吸引着自己人。
戏剧、曲艺、杂技、武术等等轮番上场表演,而其他雕塑、剪纸、刺绣、编织等等技艺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频频掏腰包。
但最让人一惊一乍的还是医药部分。
确切来说中医。
加入中医是祝成蹊思来想去后的决定。
一来,中医确实属于国内独有的技艺和文化,二来后世的医疗问题,中医问题确实挺让人心痛,若是能借此加大中医的影响和世界认知与肯定,免得再来一波中医无用论,也是好事一桩。
所以,医药这部分不仅仅是展示药材药材,还有不少从全国各地来的好中医免费义诊。
一开始,那些外国人确实不相信中医,甚至觉得那些人随便摸一摸手腕就给人开药的行为以及拿着针往人身上乱扎的行为简直就是魔鬼、愚昧不科学。
但见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排着队求着那些在他们眼中属于魔鬼行为的中医治病甚至扎针后,最重要的是有些在他们国外要动手术才能治疗的病症经过这些中医的手后竟然三两下就好了,就由不得那些外国人继续不信了。
但最先做出选择的是姬玛。
她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了,这次也跟着她过来玩。
但是前段时间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很快反应过来,赶在其他人争抢之前推着珍妮佛过去接受治疗。
珍妮佛的胆子小,年纪也小一点,对于程玉颜手中的长针依旧有些害怕。
程玉颜安慰了她几句,又有卢卡斯一直念叨一点也不疼,没有任何感觉才勉强让这个小姑娘闭上眼睛。
和之前一样操作几分钟后,珍妮佛的情况也改善了很多。
姬玛实在没想到她忧心的病症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连连对着程玉颜感谢,甚至还提到了她曾经因为画报而闻名的anel这个名字,赞她就是真正的天使。
程玉颜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嘱咐她明后两天记得带孩子来继续扎针,另外又说了些其他注意事项。
姬玛连连答应,又找到祝成蹊感谢。
祝成蹊和她客气了一会儿,又继续安排人赶紧疏通好中医药这边的秩序和安保工作。
因为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外加anel这个称呼确实勾起了一部分参加过广交会的人的回忆,瞬间让程玉颜成了整个中医药展台这边的中心。
不少之前旁观的外国人大着胆子上前找程玉颜看病,而有些得到消息的外媒也好奇过来,将手中的摄影机对准了程玉颜所在的位置。
甚至还有不少人叽里咕噜地问她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程玉颜的英语水平依旧一般,更别说这里的人也不全说的英语,还有其他她完全听不懂的,所以她只觉得耳边一群鸭子呱呱乱叫。
程玉颜被打扰到,皱眉抬头,冷声斥道:“安静!”
她凶巴巴地一开口,不仅没让那些一直以来自视甚高的外国人不喜,反而觉得她这样是真的有本事,倒真的没再叽叽喳喳,而是老老实实看着她给人治病。
有程玉颜的带头,其他中医展位也陆陆续续上了不少外国人去尝试。
但在之后的几天里,程玉颜所在的位置依旧是人最多也是最热闹的。
因为有的人不仅仅是找她看病,还对她疯狂示爱。
这些外国人也是神通广大,虽然程玉颜每天口罩戴的严严实实的,看不清具体长相,但还是被他们扒到了她十年前拍的画报,以至于她的美名与神奇的医术齐飞,让越来越多的人过来凑热闹,想要抱得美人归。
这让程玉颜瞬间梦回十年前在广交会的时候被莱蒙围追堵截的场景,更别说现如今有无数个莱蒙围着她,这让她只觉得头都快要炸了。
如果说程玉颜不堪其扰的话,那方淑红就是快要气死了。
她甚至还主动和那些纠缠程玉颜的人说那是她的儿媳妇,是她的家人,和他们没关系,他们不许追求,可惜她听不懂外国人的话,外国人也听不懂她的话,完全鸡同鸭讲。
这让方淑红后来气得不停追着祝明安捶,说他一天天就光知道研究研究,也不怕自己媳妇哪天被人抢走了。
祝明安只觉得太委屈了。
他是研究员,身份特殊,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国风大赏那种面向全世界的公众场合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祝成蹊就说:“咱们的中医确实有不少神奇的地方,很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病症在咱们中医手里却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缓解,所以我觉得咱们或许可以借着看病的机会和那些大资本家合作,弄点咱们现在需要的技术或者机械什么的,当然了,前提是他们的病还有的治的情况下,不能硬逼着程玉颜他们治疗,不然就是交恶了。”
领导们深以为然地点头,并真的操作了下去,后面还真的用这个给国内换了不少急需的东西回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当然这是后话了,也不是祝成蹊能参与的,所以她也只通过程玉颜偶尔会参与一些不对外公布的医疗救治来猜测又有狗大户要大出血了。
而此刻给了领导们建议的祝成蹊还在忙着国风大赏的后续。
除了已经做熟练的买卖合作,这次还有不少外国单位看中了国风大赏上的一些节目表演,想要邀请他们出国演出。
这是好事,但祝成蹊深知国外的不安全,不仅忙着给这些人培训相关知识,还要找人专门负责他们出国后的一应事宜,并以国风协会的名义和那些外国单位签订一系列的合同,尽最大可能地保障他们在国外的安全和利益。
等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后,祝成蹊才有时间和首次来首都的周立新还有赵三爷他们说说话,顺便带他们在首都玩了一圈,然后才送他们回去。
再之后,她才终于稍微清闲一点,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第151章8456总之,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