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康熙四公主

关灯
护眼
第 140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40章

上一次丹卿回京之时,摆的是固伦公主的仪仗,当时为了遮掩太子之事,康熙没有给她任何迎接的仪式,就那么悄无声息的私下将她接进了宫。

而这一次,除了固伦公主的仪仗外,丹卿还带上了原属于敦多布多尔济的土谢图汗亲王的仪仗,如此一来,她便不再只是大清的公主,更是土谢图汗部的“太后”,她带着土谢图汗部未来的继承人正装而来,她们该得到应有的礼节。

太和殿外,群臣恭立,与当初丹卿出嫁之时颇为相似。

不过那时,她一身大红,张扬而炽烈,但如今,她领着蘼蘼,俱是一身黑白素服,庄重而肃穆。

不得不说,敦多布多尔济虽然活着的时候很让人恶心,但死了,还是有点儿用的。

一个为国战死的虚名,给丹卿和蘼蘼带来了更超脱身份的尊敬,即便今日这场“欢迎仪式”已经远超出了对一个抚蒙公主和蒙古郡主的应有的规制,也无人敢在此刻对她们指手画脚。

大礼过后,丹卿尚未来得及起身,梁九功替康熙宣旨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大意其实与丹卿之前预想的差不多,就是给她加封,为她这个“太后”正名,以及,要将蘼蘼留在宫中教养。

丹卿带着蘼蘼恭敬的接旨,心里却是冷笑——

蘼蘼不过是个孩子而已,留在宫里教养这种事本来私下与她商议即可,可康熙却非要宣之于圣旨,除了为显示他对“功臣”后嗣的安抚外,不就是想将自己从这场莫名其妙的侵略战之中摘出来么?

丹卿并不是因为这道不与她商议就强行而下的圣旨而不高兴,相反,她想冷笑是因为,她很开心。

康熙这道旨意一下,再加上今日明显超制的仪式,就等于在昭告天下,库伦城一战敦多布多尔济和土谢图汗部是功臣,也就意味着,他不打算再保胤礽了。

果然啊,在真正涉及生前身后名的大事上,康熙也一样会自保,他那么爱重自己的名声,而胤礽这一次的所作所为,却是真正的触及到他的底线了,再加上之前累积的失望,也是时候了。

“臣为土谢图汗部数千亡魂,求皇上赐一个公道!”

丹卿第一次向康熙称臣,亦不再唤一声汗阿玛,因为此时此刻,她是土谢图汗部的掌权人,而不再是他膝下的小公主。

“恪靖!”

康熙亦是第一次以封号称呼丹卿,这是对她的警告。

然事已至此,丹卿断然不会回头了。

“沙俄无故犯境,长驱直入至我归化城下,准噶尔部卷土重来,袭击库伦城,与沙俄联手屠我百姓!土谢图汗部独木难支,额驸为护城战死,是蒙古诸部派兵来援,才重新夺回了库伦城,没叫北疆沦陷!”

丹卿抬头仰视着高高在上的帝王,一字一句,尽是怒火,“臣发现敌情后立刻就上报了朝廷求援,但时至最后,援兵在何处?!臣只看到自己期盼已久的大清士兵扮做蒙古人模样,鬼鬼祟祟的混进库伦城中,不知所图为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响起,丹卿回头看去,却是胤禩。

丹卿与他并不熟悉,只是客气的点了点头,就想离去,可胤禩却又开口说道:“四姐姐,我知道你与四哥九弟交好,可他们却未必能帮你成事,为何不考虑考虑我这个弟弟呢?()•(o)”

他这话过于直白,丹卿不由得停下脚步,诧异的看过去。

“四姐姐,他们都有太多顾虑,可我没有,▓()▓()•(o)”

胤禩的眼睛里有藏不住的野望,“我与你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不敢求你给我多少支持,但至少我们可以先合作看看,我到底行与不行,都凭姐姐决定。”

果然是个笑面虎啊,这姿态放得够低,换成其他阿哥,恐怕落不下这个脸来。

不过他能有这份直言的勇气,又清楚自己的位置高低,却也难得。

“八弟,我给不了你想要的,我此来只为了一个公道,得了我想要的,我就会即刻离京,不会再跟这里有任何牵扯,”

丹卿干脆直言道,“你若是冲着这件事来的,或许我们可以谈谈,但你若是还想要以后,那我劝你换个人交易,莫要白白浪费了手里的筹码。”

胤禩愣了一下,此时梁九功颠颠的过来,丹卿也不再多言,便转身迎了过去。

康熙定然是要见她的,她也已经准备好了。

……

上次丹卿进京的时候,康熙的憔悴衰老让她心惊,而这一次再见,他却完全没有之前那般心痛的模样,反而好像比上次相见年轻了些。

“来,随朕去瞧瞧朕给蘼蘼准备的寝殿。”

康熙对着丹卿招了招手,叫她扶着自己,往乾清宫里面去。

丹卿低声道:“我知道汗阿玛心疼蘼蘼,可她毕竟不姓爱新觉罗,您将她留在乾清宫里,只怕会叫有心人胡乱揣度。”

“无妨,无妨,”

康熙笑了笑,“就是因为她不姓爱新觉罗,朕才敢将她放在身边,你放心,朕还没有老到护不住自己的外孙女。”

丹卿嗔道:“汗阿玛,您知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既然愿意将蘼蘼送回来,自是因为相信汗阿玛能帮我教好她,只是怕她调皮,给汗阿玛惹麻烦。”

“她调皮,哼,难道她还能比你调皮?”

康熙握紧丹卿的手,“你小的时候啊,就是个疯丫头,小霸王,这宫里可没几个能管得住你的!”

她小时候,是这样吗?

丹卿垂下眼眸,神色晦暗。

可惜,她什么都记得,她从来都不是康熙口中那个肆无忌惮的小公主,他这么说,不过是因为他希望她是,念叨多了,自己也就信了。

“来,看看,是不是比你小时候那暖阁要气派?”

康熙挥手叫丹卿去看。

这里是乾清宫,随便哪间寝殿,当然都比她小时候住的那半屋非屋的暖阁要宽敞气派。

丹卿环视,却突然愣住了。

在寝殿里最显眼的架子上,有一搜木船的模型,灰扑扑的,看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治理国家的根本,凡涉及百姓之事,必须有法可依,尊法而行,才能人心安定。”

“如今法典已成,我这次特意带来想请汗阿玛过目,今后凡是在我统辖之地,具按此法而行,”

丹卿仰着头看着康熙,“我在归化城创办了官学,明年秋闱会送一批考生进场,为国效力;我还建了关帝庙,向蒙古人传播咱们的文化,如今就连库伦城里都开始学习汉话了。汗阿玛,我在努力的去帮您让北疆归心,我期盼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变成现实,我自问从未辜负过您的教导,我当得起您给的固伦公主的封号!”

“可是如今,您要我原谅一个视我百姓如蝼蚁草芥之人,您要我去效忠一个引外敌入境也要置我于死地的储君,汗阿玛,您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丹卿的眼泪落在康熙的手心里,“汗阿玛,我可以为您抛头颅洒热血,死守北疆战死无悔,可您能不能别叫我腹背受敌?之前他指使喀喇沁部数次袭击我,我都忍了,毕竟那是内斗,可如今,沙俄人的枪口已经抵在了大清的胸膛,那些您两次御驾亲征才赶走的准噶尔人又亮出了刀箭,汗阿玛,您还要我忍吗?不,是您还要继续忍吗?!”

康熙倏然握紧双拳,握住了丹卿的泪,也握住了迟迟不曾下定的决心。

他不愿废储,不止是因为对胤礽的偏爱,也是因为那是他亲立的太子,一旦废储,在世人眼中,在后世的史书上,定然都会记下他的无能。

所以若非万不得已,他绝不愿意给自己留下这样的败笔。

然而丹卿的一番话却叫他彻底想明白了,当断不断,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当年他能早些下定决心废了太子,就不会有今日之祸,史书上也不会留下沙俄和准噶尔联手犯清这么耻辱的记载,而如今,如果他再犹豫,还不知以后会再出什么样的可怕之事。

至少,如果他再次包庇胤礽,丹卿势必要与他离心,而丹卿背后早已不只有归化城和土谢图汗部,她一声令下,能召集那么多蒙古人与她一同支援库伦城,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利益在。

他闺女已经不再是那个得他庇护还会三灾八难不断地小姑娘了,这些年来她在草原深耕,早已有了独属于她的势力,是叫他也不得不重视的一股力量。

为了一个他早已经想要废了的太

子之位,让蒙古诸部离心,北疆不稳,值得吗?

当然,不值的。

康熙心里已有了决断,但他还是做出心痛的样子:“丹卿啊,你说的朕都听懂了,但那毕竟是你的亲哥哥啊,一旦废储,他这一生就彻底毁了,朕,于心不忍啊!”

他难道不是早就毁了吗?

丹卿垂眸敛去眼中的嘲讽和冷意,不叫康熙看到她的杀心。

凭什么胤礽毁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到如今,竟还要她来担忧他被毁了?!

如果不是还有理智,丹卿真想现在就说要杀了胤礽!

可她知道还不到时候。

康熙虽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然动摇了,却依旧对胤礽有感情,她可记着胤禔当年是为什么被康熙圈禁的,她绝不能重蹈覆辙。

“汗阿玛,我都明白的,”

重新抬起头时,丹卿又是满眼担心了,“我是心疼您啊,若不是实在无法了,也不愿看您伤心。但当机立断或许对他的伤害才是最小的,我觉得,他若能不插手政事,一生安心享福,也未必不是幸事,您觉得呢?”

康熙就是等着她这句话,顺势点头:“朕也盼着他余生能安乐,朕打算给他一座园子,叫他平日里能赏花观景,琴棋书画,或许能抚平他心中的梦魇,叫他重新变会那个仁善之人。”

丹卿当然不信,却还是附和道:“如此也好,只是这事赶早不赶晚,就像汗阿玛说的,他一直困在毓庆宫那方寸之地,更会心情抑郁,我觉得,既然汗阿玛已有决断,不如就早些将他送出宫去,正好远离的朝中纷争,叫他也早些适应闲适的生活。”

“你说的对,”

康熙拍了拍丹卿的手,“难得如今你还肯为他着想,当真是他对不住你啊!梁九功,叫人预备马车,今日就将保成送出宫去,毓庆宫里的人也都一并送去,也好叫他能习惯。”

梁九功答应了一声,退了出去,康熙又拉着丹卿去看了给蘼蘼准备的床榻,丹卿顺着蘼蘼的喜好指点了几样,却叫康熙又露出了笑脸。

片刻之后,丹卿从乾清宫里走了出来,坐上了出宫的肩舆,垂帘之下,原本强装出来的笑意尽收,只剩冷色。

都已经到了废储之时,康熙竟然还指望着胤礽不当太子能当一辈子富贵闲人?

那要问问那些枉死的冤魂答不答应!

第141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