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康熙四公主

关灯
护眼
第 146 章 (正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书尾页 书架

('

康熙并没有在归化城里停留太久,甚至也不像以前北巡那般,与蒙古诸王公一起射猎会盟,只是草草的见过,便起驾回京了。

这之后,一向不显山露水,只务实肯干的胤禛,突然被推到了众人面前,一道代为祭天的圣旨,让胤禛再无法泯于众人。

得了丹卿通气的胤禛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不再闪躲,终于开始直面权势,傲立于众人之上。

而此刻,他多年暗中经营的一切都成为了他的底牌,初现锋芒便能与胤禩分庭抗礼,不落下风。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康熙就属意于他,对于康熙而言,制衡永远是他的为君之道。

所以他一边给胤禛超越重阿哥们的荣耀,一边继续重用提拔胤禩,让二人一掌户部,

一握吏部,俱是一时之选,互相制衡。

众人都有在猜测,这两位新贵到底哪位才是未来的太子爷,有投机者更是两边讨好,想得个从龙之功。

胤禩是来者不拒,与谁都能交好,而胤禛却是闭门谢客,将所有人都拒之门外。

在处理政事上,胤禩喜欢和稀泥,讲究以和为贵,而胤禛却是刚正不阿,即便是倾向他之人,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法不容情。

康熙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亦是有了打算。

在一段时间里,他将胤禩捧得高高的,凡大小事务具交给他去办,任由他“广结善缘”,成为众臣拥护的“贤王”;

而胤禛则是被他派去清缴国库欠款,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再加上他铁面无私,自是怨声载道,就连宗亲都对他敬而远之。

随着胤禩势力的扩张,再加上康熙有意推动,京中关于重立太子的流言漫天,传来传去,好像胤禩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未来储君,再无他人。

所有人都以为胤禩此时定是踌躇满志,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么惶恐,以致夜不能寐,食不下咽。

因为他很清楚,这些流言不是出自他的手笔,更与胤禛无关,那么此时将他架在高台之上的人,唯有康熙。

可是他又比任何人都知道,康熙其实全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信重他,他此时此刻就像是活在镜花水月的泡影里,没有欣喜,只有惶恐和不安。

“爷,要不然,咱们自己退了吧。”

八福晋看着胤禩日渐消瘦,终日惶惶,忍不住劝道,“妾不求你能如何显贵,只盼着能一生平安。”

她当初嫁给他的时候,就知道他出身不显,也做好了一生安分低调的准备。

他被重用,封了亲王,她高兴,却也不安。

如今外面人人都传他会成为太子,可她看到的,却是他寝食难安,憔悴形销,不用他直说,她也知道,情势一定不对。

她知道他要强,可被高高举起再重重摔落的痛,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她不愿意见他备受打击,宁愿他能急流勇退,宁愿与他一生一世只做个闲散之人。

胤禩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一整夜,第二日称病未上朝,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蘼蘼撅起了嘴,抬头正好看到薛思文走进来,立刻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扑过去:“薛叔叔,快帮帮我,额娘不许我出去玩!”

薛思文正要开口,却被丹卿抬手制止:“你不许替她求情。”

薛思文无奈的对着蘼蘼耸了耸肩,蘼蘼气得跺了跺脚,转身跑了出去。

“为何不许她出去玩?”

薛思文走到丹卿身后,从袖子里拿出一支珠钗插在她的发髻间,那钗上缀着一颗硕大的明珠,是他特意叫人往沿海寻来的珍宝。

丹卿很喜欢,拉着他的手叫他坐在身边。

“我不是不叫她出去玩,是不想让她跟大姐姐家的苏和一起去,”

丹卿解释道,“大姐姐有意联姻,肯舍出苏和入赘,但他们身上留着同样的血缘,并不适合在一起。”

近亲结婚什么的,她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薛思文其实并不太能理解丹卿的担忧,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表兄妹成婚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同宗同姓,都算亲上加亲。

不过既然丹卿不愿意,那他自然听她的。

“那不如叫她替你回京去探探亲吧,你不是担心皇上的身体么,正好叫她将今年的贡品一起带回去。”

薛思文如是说道。

丹卿嗔了他一眼:“你就惯着她吧,半点都不肯叫她委屈!罢了,那就叫她去吧,如今京中大事已定,汗阿玛也该给蘼蘼一个名正言顺了。”

丹卿不想再回到京城去,所以即便康熙几次来信相邀,她都找借口推脱了。

但今年连胤禛都说康熙的身体大不如前,她心里还是很惦记的,让蘼蘼替她去一趟也好。

蘼蘼已经十六岁了,这两年帮着她处理政事已是井井有条,到了可以试着自己掌权的时候了。

此去康熙定然能明白她的意思,由康熙来给蘼蘼这个名正言顺,对蘼蘼,对大清,都是好事。

“那我去帮她准备行装,这一去说不定皇上会留她过年,得都做好准备才行。”

薛思文起身要走,却被丹卿给拉了回来。

“叫她自己去准备,难不成你还能管她一辈子?”

相比薛思文无条件的溺爱,丹卿却更想看到闺女能独立。

这样,她才能放心将这片她亲手建起的家园交给她。

薛思文听话的坐回来,乖顺的看着丹卿。

在外面呼风唤雨手握整个蒙古经济命脉的男人,在她面前却是一贯的温柔。

丹卿伸手摸摸他的脸,他就侧着头蹭蹭她的手心,她搭上他的肩膀,他就乖乖闭上眼睛,等她来亲。

“素瑜,等蘼蘼从京城里回来,咱们就成亲吧。”

丹卿突然开口说道。

薛思文睁开眼睛,满眼惊诧。

他们都这么过了十几年了,她怎么会突然说起要成亲?

“我原想着,等有一日蘼蘼能独掌大权之后,我就抛开这些琐事,与你浪迹天涯,到时候再补给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闭关锁国神马的,还是因为对西方世界的不了解才会畏惧,她暂时走不了水路出去,所以打算从陆路打通与西方的桥梁。

这是长久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火器和商贸是她对外的两把重器,一个都不能少。

等到她的火炮做好了,就在边境线上摆一圈,然后再派遣商队出去,说不定有一日,因为她之举,能真正改变国之走向。

至少,不会闭目塞听,也叫大清的统治者,打开耳朵,听一听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声音。

胤禛不懂妹妹的奇思妙想,但难得她开一次口,他不愿拒绝。

“最近朝中有人提议要重组绥远将军府,如今倒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就叫小九先管着吧,”

胤禛迅速想出了主意,“让他往绥远城来常驻几年,要叫他做什么,你自己安排便是。”

也就是现在他手里有了胤禩帮忙,底下几个弟弟也都长起来能做事了,他才能这么容易舍出了胤禟给她用。

“不是,你俩等会儿,”

胤禔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不是在谈婚事么,怎么突然就转到政事上去了?”

胤禛与丹卿对视一眼,兄妹俩露出了一样的微笑——

有些人耽于情爱,有些人醉心权势,有些人无谓东西,只想躺平了混日子。

而他们,却是另外一种人。

他们的心系天下,愿意为了百姓的生活,江山的繁盛而鞠躬尽瘁。

先天下之忧而忧,从不是传说,是他们身在其位,有其能,必须要做的事情。

胤禛如此,丹卿亦如此。

她要神仙美眷,亦要江山如画,百姓安居。

她来到这个时代,便属于这个时代,想要尽己所能,改变这个时代。

或许将来会有一日,她也能被后世人提起,她希望那时人们口中的并不只是她身为公主的风流艳闻,更多的是,她为这个时代做了什么,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什么。

她是爱新觉罗嘎珞,大清的固伦恪靖公主,自小养于孝庄太后膝下,受教于康熙身前,为稳固北疆,远嫁漠北,从一小小的归化城起,最终将漠北大半江山收归麾下。

她不是和亲公主,她是大清北疆的“总督”,受命于天,尽瘁于民,她无愧于万民奉养之恩,也会继续将自己的余生,都奉献给这片草原。

(正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