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

关灯
护眼
第 171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71章

“噼砰——”

柴火发出一声沉闷声响,炸在将睡未睡的人耳边。

夜色深沉,星河漫天。

守夜的人打了个哈欠,望着下方河里蜿蜒的火龙,夜深至此,还有不少人为了口吃食,不知疲倦弯着腰在河里摸鱼捉虾。

“给。”一只手伸了过来。

满仓扭头,嘿,馒头,他毫不客气伸手接下,凑到嘴边儿狠狠咬了一口:“咋还没睡?”

赵三地一屁股坐在他旁边,闻言狠狠搓了把脸,骂骂咧咧道:“都赖耳朵太好使了,哎,本来都睡着了,被一阵儿咿咿呜呜的哭声吵醒。娘的,想哭就放声大哭,哽咽两声就歇火,过会儿又嗷呜两声,鬼动静没停过,睡得着才有鬼。”

“还不是被吓的。满仓一乐,“我也就是顾不上琢磨,不然我也想哭。”

赵老叔先前说的那一番话,真真儿,根本不敢仔细琢磨,一琢磨心里就慌得很。就连千里迢迢终于到达河泊县的喜悦都被冲淡了,河泊县是能活,但和他们有啥关系啊?

作为曾经杀过流寇的人,他比村里那些当初躲在山里的汉子清楚,打从踏入别人地界的那一刻起,他们要么缩着脖子见人就躲老老实实当个孙子,要么梗着脖子直接撩袖子抄家伙和本地人对着干。

而无论哪一种,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这就是人离乡贱,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离开晚霞村那一日,他们是难民,也可能是流民,唯独不再是良民了。

村里好些人一时有些接受不了,逃难这么些时日,路上多累多苦都没哭过,赵老叔把这事儿挑明了说,这不,忍不住了,大半夜躲着人抹眼泪。

都以为只要寻到一处有水的地方就能活下去,就能安稳下来。如今才知道,能不能安稳,根本不由他们说了算,得看丰川府的态度。

人家愿意接纳他们,他们才能安稳。

人家不要他们,他们就彻底成了无根浮萍,有家不能回,未来无处可去。

“想活着可真他娘的难啊!”他狠狠抹了把脸,低头咬着馒头。

刚离开家门,愁路上会不会安生,走过来了,又愁粮食够不够吃,走到了,还得愁能不能落脚。

不由就想到了前些年北方雪灾,那些难民往南逃时,他们还未变成流寇前,是不是也和他们如今一样,其实就是一群老实巴交的乡下老农?

他们一开始也没想抢粮食,只是想活下去,才渐渐从难民变成了流民,最后成了人人喊打的流寇。

他没忍住把心里想的说了出来,然后胳膊就挨了一巴掌,赵三地横眉竖眼骂道:“我看你是困了脑子不清醒,流寇就是流寇,咱们就算活不下去了,也不会去别人村里抢他们的粮食,更不会杀人!恶人就是恶人,就算他也是寻常老百姓出身,但也不代表他就是啥好的,哪个村没几个懒汉?有些人根子上就是坏的,糟了难,也只是给了他们作恶的由头罢了!”

他拔高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身继续睡,除了当娘抱紧了儿女,旁人别说帮忙找,连句关怀都没有。

“老头子?”王氏也被吵醒了,怀里紧紧抱着熟睡的闺女,面色难得有些慌乱,“有人丢孩子了?”

“听着是。”赵老汉忙对听着动静走过来的老三道:“你去通知大家伙,前头有人丢娃了,让他们睡觉都把孩子放中间,最好抱着睡,人多眼杂,备不住有歹人浑水摸鱼。还有值夜的人,都别打盹,起来走走,要是瞧见有人靠近咱这片就给赶走,不用给好脸色。”

“嗯。”赵三地沉着脸点头,丢娃是大事,天黑眼盲,孩子被人抱走可就难再找回来了。

没过一会儿,前头就闹起来了,阵仗有些大,好似是孩子阿爷去河里把儿子儿媳叫了回来,哭嚎的声音从老妇人变成了孩子阿娘。

当事人撒泼打滚,旁人怒骂低吼,河滩四周一片骚动。

赵老汉没让人去前头查看情况,这种事也没办法插手,虽然这般说显得很冷漠,但这就是人少的弊端,白日赶路,夜里守夜,但凡打个盹的工夫就有可能丢东西。

朱来财运气好,及时醒来,守住了家当。

这家人就没这般好运了,丢的还不是两袋子粮食,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

直到天边泛起鱼白肚,孩子也没找着,孩子阿娘已经哭晕了好几回。四处找孩子的阿爹,自责的老两口,沉默不敢吭声的叔婶,懵懂无知尚在襁褓的幼儿。

天一亮,就有夜里才到河滩的车队准备启程。

晚霞村的人赶紧担起箩筐,背上背篓,推着板车跟在后头。驴车落后马车稍许,赶车的青玄时刻准备着,只要前面的马车一走,他就紧随其后。

其他人则紧紧跟在驴车后头,而在他们身后,也陆续聚集了不少人,瞧着是和他们一样的想法,跟在马车后头行方便,让大户人家的护卫疏出一条能通行的路来。

视野被马车车厢遮挡,看不清前头的状况,但能听见呵斥声,堵住中间大道的难民缓慢又拥挤地挪动板车给他们让路。

混乱,咆哮,怒吼,哭喊,板车翻倒……

算不得长的一段路,愣是闹到太阳都出来了,前头才腾处一条仅仅容纳一辆马车通行的路。

只是,还未等前头第一辆马车挥鞭动身,忽然,更前方突然传来阵阵惊恐大叫,原本因为挪地儿而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的四周,顿时又慌乱起来。

甚至远胜之前。

“有兵爷,是兵爷!兵爷们往这边来了!快让!都快让开!”

“怎么会有兵爷?是丰川府的兵爷还是庆州府的兵爷?不会是来抓我们的吧??”

“快跑啊!!兵爷来抓我们了!!”

“天杀的,我们都跑到这里来了,怎的还有兵爷追过来?!”

周围登时乱成一锅粥,这会儿谁还管你什么大户人家的护卫,就算手头攥着大刀也没骑着马跑过来的兵爷吓人啊!

刚疏通出来的道顿时又乱了,有人往后头跑,有人往河滩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方向跑,瞧着是打算走河道。往前走和往后走的板车撞在一起,背篓箩筐啥的就算跑路也没打算丢掉,转身见撞来挤去,前头的马车有些被混乱的场景吓到了,开始往后退。

他们这一退,驴车迫不得已也跟着退,身后的人一听军爷,也跟着退。

“爹!”赵大山扭头扯着嗓子大吼,可就算是这么大的嗓门,也被喧闹声压了去。

他们有过一次被兵爷追的经历,当时便是趁着前头没反应过来,往山里钻才逃过一劫。

他飞快看了眼四周,感觉往回走来不及了,两条腿咋跑得过四条腿?可周围没有山,除非是走河道,跑到河的另一面去,于是立马吼道:“爹!往回走,我们下河道!”

“大根!”赵山坳急的跺脚,也是一脸的着急吼,“兵爷来抓人了,听大山的,我们先跑!”

赵老汉掌心直冒汗,急得,真是怕啥来啥,昨儿还寻思河滩阵仗这么大,河泊县咋半点反应都没有,敢情人家不是没反应,是叫人去了!

那还耽误啥,赶紧跑啊!!

“都听大山的!往回走,下河道!”他被乱窜的人挤到了边缘,抬眼正好看见对面驱马而来的一群军爷,得有十几、二十个!隔得太远,长啥样看不清楚,就感觉人高马大,再骑着高头大马,为首的穿着甲胄,哎哟,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玩意儿,反正亮堂堂的威武的很。

顾不上多瞧,后面的人也机灵,听见说后退去河道,登时转身推着板车拔腿狂奔。

后头一松,没人堵着,赵三地领头带着众人连忙往回跑。

前头堵着,兵爷们一时过不来,正好给他们争取了逃命的时间。瞧着下方河道从淤泥变成黄土大缝,顾不上推着板车好不好走,赵三地寻了个低矮处,踩着枯草,帮着身后的人搬抬板车。

汗水狂淌,心如擂鼓,余光只能瞧见无数的人群跳下河道,朝着周围一阵儿逃窜。

等人都下来了,板车也搬抬下来了,唯独驴车,实在没了法子。

赵老汉把闺女从车厢里抱出来,让青玄把驴车赶到一棵歪脖子树下,心一狠道:“把它系这儿吧,咱先躲着,回头再来找。”

“回头还能找着吗?”青玄攥着绳子,咬着牙久久未动。

“我们不能被兵爷抓去,鬼知道这群兵爷是谁的人,被抓去又会怎么对我们!”赵老汉一把夺过绳子,把驴绑在歪脖树上,狠狠摸了一把它的脖子,扭头见路好似通了,连马车都给对方让了路,马蹄踩踏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他回身一把拽住青玄的手腕,拉着孩子就往下方河道跑去。

“驾——”

人群溃散,十几匹马越过满地狼藉,无视逃窜的难民,朝着庆州府方向奔驰而去。

经过被绑在歪脖树上的驴车,为首的男人忍不住看了一眼,随即嘴里发出一声冷哼。

如今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早些把人接到,路上少点麻烦耽搁,他们一路大张旗鼓没做任何踪迹遮掩,从边关出来日夜不休赶路至今。

这样的场景,见过太多,如今很难再引起他们的关注。

“咋感觉全天下的难民都在往丰川府跑,咱燕临府也不差啊,将军夫人日日差人去勘察地形钻水井寻水源,眼下真不缺水呢。”

“就是有点缺人。”

“哈哈,就算咱燕临不缺水,那也没人敢去啊!人家一听边关,哎哟了不得,日日打仗的地儿,简直要吓死个人,哪里是过日子的好去处。”

“陈大,咱真能接到人吗?”

“废什么话,抓紧赶路!”

马蹄卷起一片烟尘。

下方河道,逃命的难民见军爷们居然没来抓他们,全都顿住了。

赵老汉也顿住了,到底是舍不得驴,生怕被人牵走,一直扭头往上瞅。

瞅着瞅着,心头瞅出一丝异样来,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咋感觉最前头的军爷有点面熟。

是在哪儿见过吗?

172·第172章\\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