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1章·第181章
孙四郎甩着膀子狠狠干了几日,人都晒黑了不少。
明日他们就要回府城了,爹娘和二伯爷都催得紧,不让他们在村里多待,担心一个人在府城的旭哥儿。
这一晚,孙家几兄弟把今年刚收下来的新粮装袋放好运到老宅,这几日,老四两口子吃喝住都在这边儿,驴车也停在这边方便装东西。
他们夫妻俩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年年都是如此。
细算起来,爹娘把他们分出去,也就头几年过自己的小日子,后头去了府城,每回回村里,都还睡没分家之前的屋子,也不开火,顿顿跟着老两口吃,不然就是来他们几家挨个吃。
幺儿小弟,哎,没办法,家里人都让着。
“老四,这是今年新下的谷子,明日我们喊上几人,帮着给运到府城去。”孙大郎拍了拍装得鼓囊囊的粮袋,满脸笑意,府城居大不易,连喝口水都要花钱,老四把地给他们种,收获的粮食刨除要交的税,剩下的一人一半,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往年粮食下来,他们兄弟亲自给他运去府城,但眼下不成了,出门不多喊点人实在不放心,尤其还是口粮,就怕被抢。
“好。”孙四郎也凑过去拍了拍粮袋,昨儿就被大哥拉去他家瞅了粮仓里的新粮,今年天气不成,但他们村影响不大,收获和往年差不多,“原本我还担心你们回来咋办,不安心,但赵叔听说我们要回府城,说要安排人送我和二娘。”
“他家有驴车,家里也有一辆,这样来回都方便,不用辛苦赶路。”再加上他家的驴车,三辆刚好。
这趟要带不少东西,有今年的粮食,还有爹娘存下的山货干菜,村里这两日陆续拎了些鸡蛋来,让带去府城给旭哥儿吃,零零总总东西真不少。
肉也不少,过年杀的年猪,爹娘熏成了腊肉,也让带些回府城给他们的宝贝疙瘩小孙孙吃。
驴又要驮人又要拉货,实在辛苦,眼下正好,赵叔伸手帮忙,甭管是来回都能放心了。
“挺好,挺好,这样我们也能放心了。”孙老汉坐在屋檐下,望着院子里儿子们忙活搬上搬下,笑得眼角全是褶子,他对那群人有一种莫名信任,有他们帮着运送,这趟安全指定不成问题。
孙婆子也是这么想,心里还挺高兴,觉得小儿子没白忙活一场,人家心里有数呢,建房子也不忘抽出人手送他们。
“他们房子建得咋样了?”她这两日忙着家里的活儿,都没去村口瞧一瞧进度。
“再过十来日差不多了。”孙大郎倒是日日都过去帮忙,闻言笑着说,“主要是人多,屋子建得宽敞,不然五六日就差不离了,干活儿的人多。”
“他们这么多人怎么住啊?”孙婆子有些好奇,这地儿单看是宽敞,但耐不住人多,实际算下来,其实还挺逼仄,估摸房子建起来就和四郎他们在府城赁的小院子一样,转个身都困难,住起来怕是不爽快。
“我瞧着和县里的客栈一样,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哥也好,定都是出了力。既如此,你我都不是外人,跑一趟腿的事儿,我马二娘义不容辞。”
孙四郎也开口道:“石兄弟莫要推辞了,你家姑母嫁到府城何处?街巷地名,夫家姓甚名谁,还请予我们个详细的地点人名。”
府城太大了,保不准就要同名同姓之人,他甚至想说若是知晓家中作何营生那就更好了,打听起来也方便。
但想了想,还是没开口。
“我姑母叫石怜华,她夫家姓徐,我姑父叫徐德安,他是徐家的三老爷,往年我们敲门说找三房的三老夫人,丫鬟就给通传了。徐家在东城的双桂街,顺着往前走第三个宅子,西门方向有一片爬墙绿植,挺好认的。”石大郎一五一十交代。
越是大户人家,人员情况越是复杂,徐家到姑父那代仍没分家,其实还挺常见的。
虽说树大分支,但有些树,不分支越长越旺盛,外人瞧着也畏惧,能唬人。
城东啊,马二娘有些吃惊,住在东城的可都是大户人家,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嘛,达官贵人住西城,大户人家住东城,她家住南城,南城的房屋要便宜很多,至于北边儿住的全是些下九流。
徐家她没听过,平日里也接触不到这样的人物,递个消息罢了,想来不费啥事儿。
又仔细问了些,譬如他姑母儿女的姓名,免得到时候门房里的丫鬟婆子查问,她答不上来就是白跑一趟。
“我姑母子女缘薄,就生了一个儿子,我表弟叫徐达远。达远表弟也只得一独子,孩子生下来就病恹恹的,说等定根了再取名儿,家里人都唤他鹰奴。”
寓意是想让孩子长大了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身体康健勇猛。
马二娘问,石大郎便答,石二郎在一旁偶尔补充两句。
等问的差不多了,马二娘仔细记下,还让相公也记下,免得到时候给忘了。
“成,记住了!明儿到了府城,咱得在城外歇一宿,后日一早排队进城,等把粮食运回家,我和相公就去东城徐家给你们捎信儿。”马二娘说,“你们就在城外等两日,一有消息,我们就马上出城。”
“好,好好,我们一定在城外等着,实在劳烦你们了。”石家兄弟连忙起身弯腰道谢,激动地话都说不出来了。
孙四郎忙起身搀扶他们。
见他们把事情说定,闲的想抠脚的赵老汉也有话想问,小两口下回再回村不知是啥时候了,不问一嘴他心头老惦记着放心不下。
“二娘,四郎,你们常年待在府城,见识广,老叔我也想问一嘴,那个啥镇西大将军你们听说过吗?他在的那地方叫啥名儿啊?那地儿旱不?经常打仗不?”
有些惦记王金鱼那小子。
话题跳转太快,马二娘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叔,你问这干啥,你认识镇西大将军啊?”
“那咋能认识呢,咱泥腿子一个。”赵老汉摆手,“是我们老家镇上出过一个大人物,在朝廷当大官呢,他家的姑娘嫁给了大将军,爹还是啥国公,了不得得很。”
“这不,世道不太平,一路听说这里起义,那里反了,这些个乱臣贼子怕是只有大将军才能镇得住,想到就顺嘴一问。”
这还真听过,他儿子好歹是个读书人,虽是个小童生,但他好些同窗家境不错,其中不乏有官宦子弟,旭哥儿在书院学了啥,听了啥,都爱回家和他们说。
她有些没想到那家人的祖地居然和赵叔他们是一个地方的,这就有些巧了。
“那个大人物,是姓于吗?”
赵老汉一愣,反应过来二娘问的是他们镇上出的那个大人物。
“是啊,姓于。”
“真是这家啊。”马二娘突然叹了口气,想到前些时间在府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消息,语气有些唏嘘,“于家啊,也不知得罪了谁,居然被灭了满门。”
“还是在京城天子脚下,一家子连奴仆带主子,几十上百口人,一夜之间全被杀了。”
“据说血腥味儿飘了好几日才散去,凄惨得很……”
第182章·第182章\\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