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9章01
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
——理查德·伯顿《后真相时代》
中秋节假期刚过。
这本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可是对于那些有亲人失踪的家庭来说,却无疑是雪上加霜。每一个团圆的节日,都成了他们心中的痛。
所以每年中秋过后,都是失踪调查科最忙的一段日子,家属们会怀着一丝希望,纷纷前往各个分局询问案件的调查进度。
一时间,分局递交上来的协助申请和调档申请纷拥而至,调查科里的众人需要不停打电话核实情况,有些涉及到跨省市的案件还要和其他市局的警员沟通联络。
这样的情形,使得失踪调查科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格外忙碌,几乎天天都要加班,午饭的时间也被压缩,就连偶尔去个洗手间都要行色匆匆。
贺临虽然有阅读障碍症,但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他也不得不翻阅一些卷宗,一天的工作下来,只觉得头疼欲裂,脑袋像要炸开了一样。
这种时候,黎尚的一句:“我帮你吧。”简直宛如天籁之音,把贺临拯救于水火之中。
不光如此,黎尚还是整个科室的救星。
他的阅读速度快,调档也比别人更加高效,工作起来就像是一台全力运转的机器,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主力的任务。
渐渐的,贺临甚至将队里任务的分配权放心地交给了黎尚,让他来进行安排和调度。
经过黎尚的精心梳理,部门内事务的处理速度大幅提升。
黎尚还有一种能力,他能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计算得极其精准,甚至可以精确到时或者分,整个部门在他的调度下,就像是几个紧密咬合的齿轮,高效而有序地运转着。
在他的一番操作下,原本看似艰巨的任务也有望提前完成。
下午的失踪调查科,贺临出去开会,办公室里只剩了四人。
方觉刚刚处理完上一封邮件的工作内容,他活动着酸硬的脖子,哀嚎道:“我最讨厌周三了,距离周五遥遥无期。”
一旁的程笑衣同情地看向他:“你过糊涂了吧,亲?今天才周二啊,你怎么还穿越到周三去了。”
方觉忽然听到了这个噩耗,发出了一声哀嚎:“什么?才周二?距离周五还有三天?!”
程笑衣头发蓬乱,今天连短马尾都没梳,她呵呵笑道:“真好,看到你也疯了,我就放心了,这办公室里疯的不止我一个。”
老吴给众人打气:“大家努力一下,进度已经大半了,就快结束了。”他说到这里看了眼黎尚,“这还多亏了有援兵的加入,想想去年我们可是整整忙了快一个月呢。”
方觉道:“我知道,现在只是困难模式,要是没有黎哥,我们得是地狱模式。全靠黎哥把我们拯救于水火之中。”他说到这里看了看贺临空着的办公位,又看了看黎尚,“我都怀疑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看来,巧克力饼干也不爱吃……
贺临略微遗憾。
一旁的程笑衣无意之中看到了这一幕,马上回过头去,心里腹诽,这两个人,给个零食都弄得像是特务接头。自己含在嘴里的糖也有点不是味了,总觉得自己像是因为贺临想给黎尚糖而顺手也发给她一块的NPC。
不过看着觉得太甜含了一会就吐掉的老吴和鼓着嘴巴吃糖的方觉,程笑衣很快就释然了,反正这样的NPC不止她一个,无所谓。
贺临清除了脑内的杂念,在电脑前微微俯下身,开始和黎尚对着工作进度。
贺临小声问:“还差多少?”
黎尚给他指了指电脑屏幕上还没处理完的任务列表。
贺临又问:“大概多长时间能够全部完成?”
黎尚没说话,而是在键盘上快速打字,随后把屏幕给他看:“按照目前的进度,明天就能差不多了。”
现在调档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从之前的一天二十几封邮件又降到了每天五封左右。
这个消息让贺临心中一喜,这比他估算的完成期要早了不少,看来众人都能提前解脱。
贺临问:“你觉得这个案子怎么处理?先等等还是……”
他最怕的就是在集中调档期遇到新的案子,那样如果精力不够,两边的工作就会应接不暇。黎尚作为团队的主力,他自然要先征求他的意见。
黎尚略一思索,目光凝在进度表上,十指交叉片刻,下了决断。他在键盘上打字道:“分组吧,我调整一下进度,调档同期进行,我们先查案子。”随后他又叮嘱,“前期分析会叫上老吴。”
吴韵声的经验比较丰富,他有一种老刑警的敏锐,能够弥补他和贺临的不足。
方觉是老吴带着的,程笑衣基本是完成派发的调查任务,这两个人可以后续加入。
“好,听你的。”贺临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道。随后,他又回身分配任务,“方觉和小程先继续手头的工作,黎尚和老吴把工作放一放,等下家属和负责的分局队长过来,我们先把案子过一遍。”
三人一起走到了会议室。
黎尚打开了牛皮纸封,大部分的失踪案案卷都不会太厚,通常会在十页以内,可今天的这一份却格外的多,里面足足有一百多页的资料。
黎尚快速浏览了一下卷宗:“失踪者是个记者,档案里汇总了他以前发布过的所有文字新闻,所以内容比较多。”他说到这里开始介绍,“失踪者于景辉,男性,失踪年龄28岁,失踪时间三年。”
贺临的目光落在一张于景辉的照片上,他十分年轻,是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看上去就意气风发的,让人很难把他与失踪多年这种不幸的事情联系起来。
吴韵声的眉头微皱,轻叹了一声,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道:“记者这个职业啊……那这个案子的结果恐怕是凶多吉少。”
失踪调查科这些年处理了这么多失踪案件,一般案卷宗拿到手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言之,从表面上看,于景辉发布的新闻多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新闻,似乎还达不到杀人灭口的程度。
贺临道:“说不定是有隐藏信息,或者是还没来得及写出来的新闻,甚至有可能,他仅仅是一名知情人。”
老吴也分析着:“身为记者,和警察一样,经常会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常人难以接触到的信息,说不定就是哪一条消息给他带来了灾祸,导致了他的失踪。
贺临点头:“等下家属来了,听听她新发现的线索。”
两点钟,八分局的人准时到了。来的是一名基层老警察,他还带着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女学生。
这位老刑警姓刘,恰好和老吴认识,两人寒暄了几句。
女学生则是于景辉的妹妹——于童童。
他们一共五人,坐在了小会议室里。
简单打过招呼,贺临问:“关于这个案子,你们近期发现了什么线索?”
刘警官示意于童童来说。
女孩翻找着书包,拿出了一个旧手机,看起来颇具年代感:“我前几天收拾家,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我哥哥以前的旧手机,我打开以后,发现里面有一个记账的软件,这个软件会从云端同步信息。就在里面,我发现了一条我哥之前写的记录,时间是他失踪的一周前。”
于童童说着,眼眶渐渐红了。
她是那么想念自己的哥哥,这条记录就像是哥哥跨越了时空给她发来的信息。
贺临接过了手机,只见屏幕上有简短的一句话:“核实崔园长一事,她是否是被冤枉的?”
这句话寥寥数语,所指不明,更像是一条于景辉写给自己的备忘,又像是一句诡异的遗言。
这句话给他的失踪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
黎尚扫过一眼之后,迅速地在面前堆积如山的资料里翻找了起来。
刘警官道:“我们当年啊,也对于记者失踪的案子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他所写的新闻里,有三则是关于这个什么幼儿园崔园长的……”
他刚讲到这里,黎尚已经从厚厚的一叠资料里,精准地把相关的几则新闻翻了出来,整齐放在了最上面。
他默不作声地做完了这一切,又在一旁低头记录。
刘警官见状,立刻道:“对对,就是这些!一共是三条报道。”
还好那些文档都是打印出来的复印稿,不太难辨认。
贺临翻看着,新闻报道是有关一家名为云城熙熙幼儿园的私立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位于城北区,规模非常小,幼儿园已经开办了十年,解散前有20来名小朋友,两位老师。
第一条新闻的发布时间,是在那年开学的三个月后,正值十二月,家长发现孩子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幼儿园里的幼儿在幼儿园里用过午餐后,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腹泻,呕吐,身体不适等症状。
家长们纷纷怀疑是幼儿园里提供的食物不洁所致。
作为调查记者,于景辉与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好好说,别动手,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来的。”
视频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但是那混乱又令人揪心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在了众人的脑海中。
学生的供餐一直是家长和社会高度关心的问题,更何况这件事是在幼儿园里发生的。
这则视频内容劲爆,引燃了人们心中的怒火。
新闻下,所有看客都义愤填膺,无一不在指责崔园长的所作所为,还有人在心疼幼小的孩子们。
评论足足有上千条回复。
“什么人啊,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能开幼儿园?”
“这些烂东西给小孩子吃?”
“看不下去,躲躲闪闪,支支吾吾的,就是做贼心虚!”
“学生食品安全刻不容缓!”
第二则新闻是在此之后一个月,这次的报道短了一些,只有文字,没有视频。
报道中提到,崔园长并未对幼儿园进行整改,并且拒绝道歉。
她只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所有人的留言:“你们明天别把孩子送过来了。”自此就解散了家长群,拉黑了所有的家长。
从那天起幼儿园的大门紧锁,家长们多次前往幼儿园讨要说法,要求赔偿,索要学费,都没能见到崔园长。
还有人反应,因为这所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大部分出身于农民工家庭,国家对这些家庭的孩子们就读幼儿园有一定的餐饮补贴。
随后熙熙幼儿园被怀疑骗补,有人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更糟糕的是,曾在幼儿园就读的很多孩子都在身体检查之中发现有指标异常。
有家长表示,如果幼儿园真的牵扯更多的问题,那么他愿意联合其他的家长,提起法律诉讼。
伴随着这则新闻,人们更加义愤填膺,网络上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口诛笔伐。
第三则新闻是在第二条新闻半个月后,这次的新闻更短。
熙熙幼儿园的园长崔某近期对之前就读的孩子们退还了学费,每家还打了一万块钱的营养费过去,随后她就被人们发现吊死在了那家幼儿园里。
自此,这起幼儿园午餐餐饮问题事件彻底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黎尚低头写着:“记录下来整理成册,说不定将来遇到疑难案子翻一翻就有思路了。”
——恢复记忆以后,容队把贺临绑在了床上,然后骑坐在他的身上,不慌不忙地打开本子,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
贺队:老婆救命!别念了!
第80章02\\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