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东阳
◎开始吧!◎
雨后,法海带着一个小和尚下山。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白色僧衣,眉目如画,挺拔隽秀。
长长的山路,蜿蜒曲折,一高一矮两位年轻的僧人在那里不急不慢地走着……整个画面是利用长镜头拍摄,每一帧都是一幅完美无缺的传统水墨山水画,剧组就是想通过这个色调来营造整部影片的氛围基调。
两位僧人终于走出山,来到了一片河滩时,远远站着有一位妙龄女子,过不了河在那里焦急地左顾右盼。
其实那就是一处浅滩,别说是成人了,就是那个小和尚徒步走过去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这位女子脚上穿了一双新的绣花鞋,她不想把鞋弄湿了,又碍于世俗,女子不能脱鞋去袜光脚走过去。现在见法海一行过来了,眼前一亮,脆声呼喊道:“大师,大师……你能背我过河吗?()•(o)”
整个场景其实很诡异,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怪异的美貌女子出现,并且会提出这样一个奇怪的要求。
但法海二话不说,低头向女子行了一个佛礼,转头俯身蹲下,那女子含羞带笑,三步两步地跳上法海的背上,就这样被法海背着往前走。
镜头从一开始就刻意在拍摄女子的绣花鞋,在一片冷色调的画面中,女子藕荷色的绣花鞋本来并不突兀,但是那双绣鞋的鞋头,却缀着两朵鲜嫩怒放的合欢花,粉艳的花冠,洁白的花萼,异常夺目……
法海背着女子疾步往前,女子趴在法海背上,裙下的绣鞋一晃一晃的,鞋头的绒花一颤一颤的……
监控器后面的陆伟瞥了一眼身边的池影,暗骂了一句,而池影也觉察到小伙伴的小动作,回敬白眼一双。
过了河滩,法海轻轻把女子放下,女子道谢,又捂着嘴嘻嘻笑道:“大师,你真好看!☇[(.)]☇()•()”
法海不为所动,没有一丝表情,只是再次冲她行了一礼,转身又踏上了行程。
跟在法海身后的小和尚虎头虎脑的,看上去特别精神,也非常天真懵懂。
刚才在法海背上女子的时候,他就满脸纠结地欲言又止;现在又跟了好一段路,见女子已经远去了,终于还是没忍住,期期艾艾地指责道:“师兄,我们是出家人,六根清净,不应该与俗世女子有任何牵扯,更何况男女授受不亲,师兄不应该背她!”
这时候,法海才停下来,回首看了一下年幼的师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师弟,我早就放下了,你小小年纪,怎么还背在身上呢?”
说完,法海沉默着又往前走去。
小和尚站在原地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好像想明白了什么,满脸喜色地追上法海:“师兄,师兄,多谢你提点,我悟了,我悟了!”
这里的法海是一位得道高僧,非常年轻,却对佛法经注精通不已。
他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并没有为女色所惑
()•(o)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能私下里说吗?”
池影笑的要死,好一会儿才忍住了,然后跟姐们说道:“其实,我第一反应也是念‘深’,只不过你嘴比较快,替我们大家趟了雷……”
宋琳白了她一眼:“你别安慰我了,你才不会念错别字呢,你文化课成绩那么好。”
“真的,我是条件反射就想念‘深’,你别放心上了,知道他是这么个人,下次当心点,别把剧本台词弄出错别字来就行了……”
这样好说歹说,宋琳才放松了一些,“那你放心,专业方面的事我肯定不能懈怠,到时候让他们华戏的人看了笑话,我们老赵知道了会吃了我!”
“我也看出来了,这小子心气高,整个剧组也就看得上你和陆伟,连谈逸都不放在眼里……也是,整个组就你们俩‘最高级’,不像我们,都是脑子简单的货,我瞧他那样,特别想演‘法海’。偏偏又长着这么一张脸,演不了……”宋琳有点幸灾乐祸。
宋琳说池影和陆伟是整个剧组“最高级”的人,并不是说他们站在剧组食物链顶端,这个时候的演艺圈,等级观念还没有那么强。
她的意思是付远琛心气高,一看就是聪明人,所以觉得“导演”和“摄影”更能和他产生精神共鸣,不像别的演员,就是照剧本演,看不出剧本文字背后和镜头拍摄时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付远琛想用“脑子”演戏,但是却被“脸”限制住了,至少在《白蛇传》这部戏里面,谈逸比他占了先机。
付远琛和宋琳要演情侣的,就算是有什么芥蒂,但是作为专业演员,肯定不能带到戏里。
“青蛇”因为余歌缺席,最后还是选了姚一一。姚一一特别高兴,拿到了试镜通过的通知以后,简直都要飞起来了。
她回了学校,第一时间就打报告去跟杨老师请假,说要出校入组拍电影。
直到此时,周围的同学才知道,池影谈逸他们曾经来学校选过角。搞的别的学生非常懊恼,好些学生还跑到自家老师那边去抱怨。
但是人家已经亲自上门来选过了,没选上肯定是不合适,也怪不到别人。
像蒋老师一听说选了姚一一,就知道池影她们要的是什么样的角色类型,再一听是演“青蛇”,那就更没啥好说的,自己班上那个看好的女生真不是走这个路线的。
姚一一自然也不会跟别的同学细说详情,第二天就拉着行李箱跑了——她要去剧组报道演电影,谁还去演没几句台词的“小福子”!
现在已经是1999年一月份,全剧组两百来号人都已经浩浩荡荡驻扎进了东阳的拍摄基地。
这里还是很荒凉,而且二月份就要过春节了,所以比池影她们上次来,人更少了。
但是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外景地随便他们用,他们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各种各样的大型设备都拖过来了,有些外景设备第一天用过了也不怕别的剧组来拆,就放在那里第二天继续用,特别省事。
孙妍妍也把一切都打理好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定先在京城买房子了……”
这事儿大家都是哈哈一笑就过了,但是当时坐在边上,正吃饭的谈逸却记在了心里。
特效那边第一波模型都已经出来了,完全按照基地的这边提供的图纸,按比例复刻做出来的。郑志宏找的那批微雕艺人手艺非常过硬,效果杠杠的。
目前像这些特效镜头还没开拍,肯定要过一段时间,整个剧组都磨合好,大家才能开始着手,现在拍的都是一些普通没有加特效镜头。
基地这边人少,池影请了当地的地方戏剧团来帮忙,那边提供了不少人手。反正他们现在也闲,没什么人去看地方戏,演出任务也不重。那些戏剧团的演员,身段外形都还可以,老老少少什么样的角色都有,拉到他们这边来帮忙演一些配角,有的还有一两句台词,一下子就把剧组演员填齐了。
因为主要拍摄基地是在浙省,所以不能像在京城那样,每天回京影厂洗印,当场看样片。
这里客观条件就这样,所以池影他们多方联系,找了离浙省最近的沪影厂,两边距离不太远,全程不到300公里。
剧组这边拍个三五天,就会派专人专车,护送着胶片到沪影厂去洗印,看样片。行的话儿就往下拍,不行的话要赶紧补拍,很多场景都是不敢随便拆,就是为了随时返工。
陆伟之前找的那三个师弟师妹,今年有两个都快毕业了,也都成了摄影组的顶梁柱,以池影为核心,这些小伙伴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团队。
池影和陆伟渐渐试着对他们放手培养,一些比较简单的镜头,都刻意让他们来轮流掌镜;很多机器都由他们先调试,搞完了再让陆伟他们过来正式开拍,这样也加快他们的成长速度。
这样以后如果剧组要赶进度,拍摄紧张需要分组的时候,人手也转得过来。
陆伟最重要的还要盯着洗印,因为很多特效镜头关键都在洗印上。真要开始拍摄特效镜头了,他可能每次都要去沪影厂那边,一帧一帧盯着看前面拍的行不行。宁可人跑的勤一点,也不能浪费胶片。
而池影作为整个剧组的中流砥柱,更是不能随便离开的,她要坐镇各方。整个剧组就这样紧张拍摄着,几乎都是加班加点在干,但是没有人抱怨,这跟整个剧组年龄偏轻有非常大的关系。
大家也跟拍《婚礼婚礼》时那样,都卯足了劲干。
虽然他们不想停拍,但是随着春节的临近,剧组还是要放几天假的,毕竟还是有人想要回家,不能把所有人都扣在这儿。
99年这年除夕是2月15号,2月14号是腊月二十九,又是情人节。
池影干脆腊月二十八就给剧组放假,让大家初五再回来。
她自己是不想走的,陆伟也说不想回去,就在当地过年,休整休整,把这些事情再盘一盘。
孙妍妍是京城姑娘,她觉得离家太远了,来回折腾划不来,也没啥意思,也留下了。
结果这么算下来,居然小半个剧组核心都不回去,他们打算在这里过年。
第42章过年\\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