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

关灯
护眼
第 62 章 出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62章出国

◎准备◎

其实电影商业化运作,在广告出现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各种品牌对宣传的需要,则是加剧了这种运作的深度。

通常比较低端的是直接在电影里插广告,比如说出现loo镜头,或者更直接的让演员在台词里提起这个品牌……

但是现在也有逐渐高端隐蔽一点的做法,比如某些品牌通过宣扬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特性,然后挑选风格一致的大咖明星来做代言人,来维系这种高端姿态,尤其是一线蓝血奢侈品品牌,尤其热衷于各种顶级的颁奖礼现场红毯环节……

哪些获得提名的演员穿哪家的礼服走红毯,后续会不会得奖,还有会不会被各大时尚杂志评选当晚最佳着装,每个品牌有多少人穿,最后的展现效果如何……这些几乎都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了。

获得高端品牌支持的演员就会利用在在这方面的号召力,为自己参演的电影寻求资金支持。

当下这个阶段,与影视界结合比较深的都是各类奢侈品品牌,不像前世后来,更多的电子产品或是互联网商家也下场,开始寻求这类市场的影响力。

这时候可能整部电影都没有任何广告,但是演员本身的存在,就体现了这种品牌形象。

池影之所以跟郑志宏提交这一点,是因为郑志宏本身就是民营企业,对商业化的追求要更迫切一些。

目前国内拍电影,更多的是来自于圈内自筹资金。比如说国企,像华影集团这类单位,主要靠向上级要钱,申请拨款预算来开片;而民营私企则是靠自己的身家,当资金不足的时候,就会向银行申请贷款,或是向其他大老板融资借钱……

像商业品牌直接注资电影的,而不出现直接广告还是比较少见的。偏偏现在国内电影资金又非常少,说白了大家还比较穷,经济不行,有了钱还是想着做实业来钱生钱……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闲散流动资金会越来越多,如何把这些资金引入到电影市场里,确实是当代电影人极需关注的地方。

电影需要产业化高速的话,资金的大规模涌入是必须条件之一。

但是池影也跟郑志宏在闲聊中强调了,无论怎么样,电影产业化是为了把电影这个行业做大做强,核心是电影而不是钱。即使以后有不同类型的热钱涌入这个行业的话,也不能干扰电影的正常发展……

“师兄,我相信你也是热爱电影的人,不会乱了方寸,忘记了自己初衷……”她希望能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闲谈来影响一下未来的华国电影大佬,不至于发展到后来,完全被资本牵着鼻子走了。

郑志宏点点头:“我当然明白了。你比如说像天成影业,他们其实在去年贺岁片里就开始乱搞一气了……那么多品牌的loo出现在镜头画面了,太嘈杂了。我不爱这个调调,觉得特别低端,就像你说的那样,电影才是核心!确实商业化是为了挣钱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喜欢,愿意把前年那款高定做专门款式修改,作为经典复刻版再调整尺寸借给姚一一去走红毯。

反正就是各种折腾,最后终于敲定了。

《风尚》华国主编激动的要命,说是这是《风尚》在华国公开发行以来最大的盛事,不亚于筹办一场大秀了……

池影翻了个白眼,这才四个人走一下红毯,离什么大秀差远了吧,只能说是大家都没见过世面。

更让她无语的就是,最后《风尚》连自己都没有放过,非要也给她借一身行头。

他们找圣罗兰家提供了一套白色的吸烟服,这样池影作为导演,既不用像男导演必须穿西服那样正式,又符合颁奖礼这种场合的礼服要求,还彰显了她作为女导演的与众不同。

池影被迫配合,她就试一套衣服就累得够呛。

不像宋琳和姚一一,试过来试过去,前后还不是一两天,居然越试越兴奋。开始她俩就像个鹌鹑一样任人摆布,后来就逐渐和那群时尚圈的人讨论起来,还提供了不少意见,被对方夸奖“有品味”……

衬得一旁的池影就像个土老帽儿……

他们是提前到了米国这边,主要是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

一来是要提前和哥伦比亚这边对接,熟悉各项流程;二来郑志宏和池影还是想跟米国这边的专业人士多接触,了解一下行业信息。

还有倒时差、去试行头什么的……就忙活的不得了。

不过再怎么忙,全体人员还是在颁奖礼之前,去当地影院里自己看了一下剪辑后米国版的《白蛇传》。

哥伦比亚给这部影片起的名字就是《TheSnake》——就是“蛇”,也没分青蛇和白蛇了。整部片子与国内公开发行版本,还是有相当大的不同的。

这边请的剪辑师也确实比较厉害,他们可能出于一种猎奇的心理,所以更强调了惊悚诡异氛围下的“禁忌之恋”——人与妖、僧侣与妖,回归原始欲望那种感觉。

按照他们的剪辑版本,法海和小青是当仁不让的男女主角了,特效场景虽然也还保留了,但是似乎不是整部影片最吸引国外观众的“噱头”。

说白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是米国人按照他们的理解和想看的模样重新诠释了这个故事。

别的小伙伴还好一点,感触不深,但是池影和陆伟反反复复在影院里看了三遍,后来也是凑在一起反复讨论。

池影也私下里找了一些当地影评中有关于这部片子的报道来仔细研究?

果然米国的影评更多的是强调了影片核心主题“情与欲”的阐述。

其中有一段就讲:这部东方影片通过一种所谓“非人”的蛇形妖物努力向人类学习的过程,来刻画了人类在被迫极度压抑自身欲望下,迸发出对“性与爱”的追求……

说白了就是用“非人”的角度,来说“人”的故事,反而把华国传说中的那种神话色彩淡化了,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解释这部影片的。

他们认为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华国人是用这种拍摄手法来讲了一个人类自身的故事,这是让池影佩服不已,因为之前她自己真的没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自己的电影的。

也可能《白蛇传》这个故事在华国实在是太家喻户晓了,所以本来池影自己认为是在拍一部商业片,居然在这边成了一个非常深刻,通过不同视角探讨的人性问题的片子,难怪能获得提名。

只能说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真是不一样……

不过这次出行的重头戏除了颁奖礼,却是跟哥伦比亚他们这边高层见面。

当时特意赴华观影,最后敲定买断《白蛇传》北美地区发行权的那位副总裁,也亲自主持了影片各类参加评奖事宜。

郑志宏之前和这位Bi副总裁见过面,所以还算比较熟悉。

但是当这位Bi副总裁见到池影的时候非常震惊。

因为池影整个人比较偏瘦,而且是清汤寡水,东方人本来看着就比西方人要年轻,所以他见到池影的时候第一句话问的就是:“你成年了吗?”

因为池影看着比米国好些高中生还要青涩,太面嫩了!

池影知道对方并没有恶意,要不然也不会在这种正式的会晤场合脱口问出这样的话。

于是她笑着说道:“我两年前就能在你们这里公开饮酒了……“

因为在米国,22岁才能公开饮酒。Bi先生总算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果合作伙伴太年幼的话,有些话题就不好太展开。

双方在进入正式话题会谈的时候,这位副总裁就发现,池影头脑非常敏锐清晰,对好莱坞的很多规则也不陌生,而且那种老道绝对不像是顶着这样一张娃娃脸的女孩能具有的。

池影能用英语跟哥伦比亚这边的工作人员直接交流,虽然出来前郑志宏也把丢了多年的英语捡起来恶补了一下,虽然说的不太流利,但是听还是能听得懂的。

双方确定以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这一次如果在金球奖或是在之后奥斯卡都有斩获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些合拍片来进一步开发全球市场,包括同步发行这种运作……

这都是正常业务范围,郑志宏出来之前已经被华影集团这边授权,可以进行一些电影业务的洽谈。

双方算是宾主尽欢,合作意愿空前加强,就等着看看后面冲奖的运气了。如果能得奖最好,即使最后希望落空,这算是一种电影运作模式的探索。

2000年1月23日,加州比弗利山庄,希尔顿酒店,2000年米国第57届金球奖颁奖礼正式召开。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颁奖礼——明星与八卦齐飞……

第63章颁奖礼\\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