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0章方向
◎敢问路在何方◎
《西行》在好莱坞的首映式结束以后,池影也在米国这边逗留了一段时间()•(),主要是跟各类制片公司和发行商联络对接一下▸[(.)]▸()•(),还有拜会一些导演朋友,算是登门道谢吧。
毕竟不少人都给面子出席了《西行》的首映式,花花轿子人抬人。还有就是相互聊聊电影,探讨一下未来的发展前景。
她甚至还跑到南加大去看了看曾师弟。老实说曾师弟的留洋小日子过得挺惬意的,不过他在看了这次《西行》正片以后,觉得特别遗憾,因为自己没能参加这次拍摄……
不过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像钱朵朵现在都已经算国内知名新人女导演了,曾师弟和她是同一波儿的,人家都已经先行一步了,曾师弟觉得自己也要抓紧完成学业了。
曾师弟还给池影介绍几位自己在这边交的朋友,都是一些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大家聊得挺嗨的。
这时候池影才知道,她在米国这些年轻人中,还是非常有名气的。很多人喜欢电影的年轻人,都知道有她这样一位出身华国的大导演。尤其是池影在戛纳获得最佳导演奖之后的那一席讲话,被米国电影人们认为酷毙了!
放松了一段时间以后,池影也回到了国内。这时候都已经是7月末了,她每天恢复了正常的上班时间。
韩主任在池影回来上班以后,还找了一天上午跟她深入的聊了聊。
韩主任觉得,短期内池影在导演这个位置上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了。现在可以适当的把节奏放慢一点,用韩主任的话说,“你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活都干了”。
按照韩主任的想法,池影应该适当地承担一些领导的责任,包括对电影新人的培养和选拔。
比如说,之前“青年宏图影展”获得优胜奖的那几个年轻人就很不错,都是好苗子。
像钱朵朵,算是池影一手带出来的。无论是之前跟随池影拍的几部电影,还是后来参加影展获得优胜奖,再到之后她自己开片儿,池影担任她新片的监制。钱师妹这一路走来,池影对她的扶持是举足轻重的。
二月份的时候,池影当时已经外出拍片了,连过年都没回来。钱师妹的新片上映时,是韩主任和郑志宏替她去张罗看片会的。
当时他们请了各地的电影公司老总来看片捧场,包括拷贝推销。
那次的看片会效果很好。一开始郑志宏就把钱师妹的一些背景经历都介绍了一遍,大家都非常看好这位新人女导演。
90分钟的放映之后,各位老总们拿拷贝的积极性也很高。有了池影的《婚礼婚礼》这种小妞电影珠玉在前,大家都明白这一类片子还是非常有市场的,尤其是针对年轻女性观众,放映前景非常不错。
当看片会快结束的时候,郑志宏还假模假式地跟各方诸侯说道:“我们钱导是池导一手带出来的。本来迟导这次不仅是担任监制,她还想飞回来陪大家一起
()•(o)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池影觉得有点怪异。
倒不是说艺术片导演不能拍商业电影,而是池影觉得,真要拍商业片,就必须把身段放下来,不能既端着架子,又要追求票子,那样没意思。除了糊弄观众,坑骗投资人以外,没啥作用!
像天成影业,到现在都没有缓过劲来。这么想的时候,池影又想起了马援朝。
之前这段时间,马援朝就缩在京城郊区的拍摄基地,拍他的权谋大片。
池影突然想去看看,一来毕竟马援朝跟她也算聊得来,二来她也想看看一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追求起艺术性来,是啥样的搞法。
现在就很滑稽,一边是艺术片导演一窝蜂地下海来拍商业片,争先恐后地往这摊浑水里跳;一边又是马援朝这样的商业片导演,卯着劲地要提高自己电影的逼格……
华国人有的时候做起事来,就容易走极端。
真要论起来,马援朝跟她都算是华国电影圈里的异类了。
马援朝按照岁数,应该算是陈国栋那一拨儿导演。用圈内普遍的论法,应该是“第五代”。但是陈国栋他们都是正儿八经恢复高考以后的科班出身,而且一直以来拍的都是艺术片,在国际上也是很有点名气的,所以根本不带马援朝玩。
圈里圈外,算起“第五代导演”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把马援朝算进去。尽管他在商业票房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始终被游离在这些人之外。
而池影按照岁数或者是拍摄经历来说,应该算是国内“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在海外算是声名鹊起了,而池影也是享誉国际,但是跟马援朝类似,所有人都不会把池影算在“第六代导演”里面。
主要是第六代导演还是以拍艺术片为主的,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拍出来的片子很多在国内都放不了,属于地下电影。
像池影这种系统内的导演,即便票房吓死人,又拿了那么多海外重量级奖项,传统电影势力也选择无视她的存在。
所以他俩倒是有点同命相怜了,甚至还有点惺惺相惜。
池影打听清楚马援朝的具体方位后,干脆拉着陆伟一块开着车子去给马援朝探班,想深入聊聊目前这种怪象。
陆伟现在已经拿到驾照了,他们的车子是借京影厂的。陆伟这货甚至都想着要不要自己去买一辆车子了。
对此池影很不以为然,她劝道:“你要有闲钱,干脆赶紧买房子,划得来!以后京城的房子指不定要涨成什么样了。”
“谁说的?”
“我说的。我哪次说出来被证明是错的?”
陆伟嘿嘿笑道:“我们现在也不是没房子住,妍妍爸妈也觉得没必要买房子。”
陆伟和孙妍妍结婚以后,就一直住在孙妍妍家里。池影很瞧不上他这种行为:“你老是蹭在岳父家,算怎么回事儿?”
“不是,妍妍她爹,我老丈杆子特别喜欢我。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就拉着我聊电影,特别投机,老人家高兴的不得了……”
池影都无语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底()•(),华国全面入市已成定局㊣()㊣()•(o),电影商业化的浪潮将更加迅猛。
前世到了后来,整个电影市场彻底礼乐崩坏以后,大家诉其根源来,都说是先是马援朝坏了规矩,率先开始没节操挣钱!
池影这段时间仔细回想了一下,觉得这个结论有点草率。
马援朝的贺岁片,前几部质量确实相当不错,要不然老百姓也不会那么爱看吗,年年拍,年年去捧场。
但是他中间也有一段时间要转型,追求艺术性,拍了几部严肃性的大片,却都遭遇了滑铁卢,反响非常不好。
所以后面他干脆又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
但是后来的马援朝,拍摄就非常潦草,也没有什么追求了,纯粹就是圈钱,结果偏偏市场还买他们的账。后来者见马援朝这种片子都能挣钱,也就有样学样,然后就一路下滑,到了底线之下了。
所以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如果马援朝能好好的拍商业片,后来状况不会到那种程度,马援朝自己本人也跟着落魄了。
池影不希望商业片导演开这个坏头,尤其是马援朝这种原本真正热爱电影的人。
吃饭的时候,马援朝剧组的那些演员他一个都没带,三个人就在边上的一个饭店里叫了一个包间,“妹子,对不住,这边的饭店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
“马哥,就是跟你在一块说说话,都是自己人,什么样的地方都行。”
“那也行,咱也不是外人。”马援朝很随意的点了几个菜,让老板捡拿手的往上端。
他还解释,这家店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他们剧组一直在这儿吃,老板有几个拿手菜相当不错,“我们边吃边聊……”
马援朝这段时间相当的意气风发。他冲池影说道,“妹子,你在戛纳上那些话说的真带劲儿,我听得都要热泪盈眶了。”
“马哥,说实话,我当时真的有点撒气的感觉了。”
“我懂,你看我平时有时候不也是嬉笑怒骂吗?其实我心里也憋着一股火,凭什么看不起咱们?就因为咱们拍商业片?那又怎么样?咱们不仅有票房,老百姓爱看。
你看你现在都拿到了金棕榈,他们那些拍艺术片的又怎么样?说到还是我们有本事,要不然你们也拍点赚钱的片子给我们看看,净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轮到要真刀真枪地干了,又把别人的裤子都赔掉了。”
池影知道,马援朝对于吴天成捧陈国栋那事儿还耿耿于怀。
“马哥,我这次来主要想跟你聊聊。现在已经是2001年了,今年年底咱们国家铁定要入市了,电影市场的保护也没有。到时候外来的商业冲击会更大……”
“冲击大就冲击大,咱怕什么?说句不好听的,他们谁都怕,唯独咱俩不怕,对吧?妹子,你就是想太多,这是大势所趋,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既然是这个趋势,那么大家就别在那儿又当又立,玩下腰来踏踏实实为老百姓拍点好片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其实马援朝说的也是实话,但是池影忧虑的不仅仅是今年的入市。
再过两年,到了2003年,广电总局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就要出来了,那时候就是真的全面开放了。
私营制片单位都可以自己开片,不需要再挂靠到国营单位了,到那时市场肯定要更乱。
因为当下电影市场这里面的利润空间还非常大,可是有着国营单位的作为市场的主流,大方向上还是能把控。
真要全面私营化了,那真的是什么都朝钱看了!
第111章未来\\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