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男二我帮定了[慢穿]

关灯
护眼
第 112 章 明月奴29[VI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12章明月奴29[VIP]

又过了一阵,在宋歌“大病初愈”能去外头放纸鸢的时候,春天也到了,流言如春风一般,被卷着散去。

春日忙,花木长。

山林变绿的时候,也到了春祭的日子。

大梁国最重要的有四时八节,分别为春祭、夏祈、秋猎、冬宴。春日祭祀也十分重要,祭祀的是掌管山林的芒神,也是传国玉玺每年赐福之日。

陛下带着一众官员去了神山祭祀,这一次跟随同上山的只有太子伏启,其余年纪小的皇子、公主们都留在了山下,山林危险,没有让他们一同随行。

宋歌被伏三易装在“木箱”里一起带着过来,等到了之后,才告知了宋太傅。

宋长煦:“……”

宋长煦负责山下的祭祀,事务繁忙,瞧见之后也来不及管他们,把宋青冠喊过来守着,叮嘱道:“山林危险,你留在此处,一定要看护好小皇子们。”

宋青冠恭敬领命,应下后,就留守在这。

父亲让他看管好所有小皇子,但他目光盯着的就是伏三易,这一个管好了,其他的基本不会出事。

伏三易有一个自己的帐篷,规格和太子伏启的一样,明黄色的很大一顶,加上他人小,住在里面简直可以骑着小马跑上两圈。

伏三易出来很兴奋,翻箱子去找纸鸢,他记得宋歌之前生病没能外出,想把这些都给补上。

翻找出箱子之后,却发现里面放的不是纸鸢,是笔墨纸砚。

伏三易急得直挠头:“奇怪,我明明放进这里,一块带过来了呀。”

宋歌道:“许是记错了吧,我也不大想出去。”

“好阿照,你再等我一下,让我找找。”

“好。”

伏三易在这里翻箱倒柜,宋歌却在看向帐篷外。

他从刚才开始,就隐约觉察出天地间的能量波动,浩瀚庞大的能量涌入,那种威慑感让人心头沉沉的,无法放松下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偷偷替换了伏三易箱子里的纸鸢。

他觉得外面有些危险,并不想出去,也不想伏三易外出冒险。

一直等到晌午,那阵能量波动越发强烈。

宋歌绷着一张小脸,一直看向帐篷外山林的方向,伏三易感受到他的紧张,抓着他的手道:“阿照不怕。”

宋歌问他:“你有没有感觉到什么?”

伏三易想了想,道:“我好像能感觉到一点,也说不太清楚,有点像、像太子哥哥。”

那是一种被庇护着的感觉,虽然有压力,但也觉得安心鼓舞。

宋歌听他说完,仔细感受了一下,好像是有一些防护之力,但这力量太过磅礴强悍,他感触最多的还是敬畏。

几分钟后。

那阵能量浓烈如同实质,涌入山中。

而在同一时刻,正午的阳光开始如“雨”一般洒下,以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吆喝声此起彼伏,新的一年热热闹闹的正式开始。

伏三易依旧来宋府读书。

他学会了捏泥人,第一次捏成了就迫不及待拿给了宋歌。

那是装在一个精美玉盒里的两个丑娃娃。

宋歌拿在手里,分辨了半天,勉强从胸前的金项圈上看出一点自己的影子,他瞧见一旁还有一个更丑的,就问:“这也是我?”

伏三易挺起胸膛:“不,这是我!”

宋歌一言难尽,但还是收起来,并排放在柜子里。

伏三易很高兴,还趁宋歌不注意的时候,走过去把他们摆得再靠近一些,见两个丑娃娃挨在一处,这才心满意足。

宋歌和伏三易生日没差几天,都是四月的生辰,两个人就凑在一起过了。

宋夫人给他们煮了长寿面,一人一碗。

伏三易第一次没有帮着宋歌吃完,而是和宋夫人等人一起盯着宋歌吃完了那一整碗面,他还不太懂长命百岁的意思,只知道想阿照可以长长久久,一直陪伴着自己。

过完生辰,宋太傅对他们的课业也管束得严格起来,开始准备明年的鉴心。

宋长煦不怎么担心宋歌,他更担心伏三易,因此作业布置得也格外多,不止是念书的功课,伏三易还得再抽一半的时间出去,开始进校场跟着学习骑射和武艺。

宋歌跟着去看了一次,实在叹为观止。

校场演练区极大,划分了好几处,伏三易他们年纪小,都在练习最基础的,一个个五六岁的小孩满地滚石锁。

伏三易力气大,手下石锁滚得飞快。

谢长楹天赋也不错,能跟上伏三易的速度,甚至有的时候还能借力使力,给个巧劲儿能超过伏三易一点。

不过在五六岁智商差距都不大的时候,还是力气更占优势。

宋歌好奇,自己也去试了一下,这里的石锁看起来比宋府的小,但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竟然更沉一些,宋歌咬牙费劲力气也推不动。

宋歌站起身,卷起袖子,又试着去抬。

依旧抬不起来。

宋歌不信邪,两只手抱住了使劲,额上都微微出了汗。

谢长楹在一旁吓得不行,脑门冷汗直冒,仰头梗着脖子看天,压根不敢看他——他上次就笑了一下,还没说宋家阿照一个“弱”字,就被伏三易揍了个满头包,这谁敢看啊!

伏三易偷偷帮他,伸出脚尖略微踢了一下,飞快瞟了一眼宋歌道:“阿照你看,动了、动了!”

“阿照自己推的,真厉害!”

“可以了,咱们放下吧?

……

伏三易小心哄他。

宋歌道:“行吧。”

他已经彻底没力气了。

这世界太不对劲,什么东西都死沉,要不是他这段时间还陆续做任务得到了一些体力值加成,恐怕真的成了瓷娃娃,什么都碰不得。他在这里真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哦,真正的书生力气比他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大许多()•(),今天他在路上来的时候还瞧见有书院的学生在搬桌椅☉(五六二)☉[(.)]()•(),那桌椅也可沉了,是他目前搬不动的东西。

宋歌道:“你在这里慢慢练,我去文馆看看。”

伏三易依依不舍,趴在木栏那眼巴巴看他。

宋歌走出去几步了,到底不忍心,又折返回来喂了他一颗奶糖,还从袖子里抓了一袋牛肉干给他,道:“这些给你,饿了垫垫肚子。”

伏三易拉着他衣领靠近,额头抵着他的,蹭了他一脑门汗,像是一只快乐的小狗。

“你脏死了——”

“阿照最好啦!”

……

准备鉴心的日子过得飞快。

春去冬来,又是一年。

这一年里,宋歌最开始是二哥陪着读书,后来宋青冠发现自己速度跟不上弟弟,就找了太子伏启,破例把宋歌送去了集贤馆,让他在那里读书。

集贤馆是太子刚修建起来的文馆,里面收藏了许多书籍,来这里读书的大多是府学和泮宫的学生们,即便有年龄小的,但也在十四五岁左右,宋歌这样几岁的小孩,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伏启把自己的令牌给了宋歌,允许他可以阅读整栋楼上的所有书籍,而在集贤馆里,越顶层的书籍越珍贵,也越发晦涩难懂,能得到顶层权限的人也只有几位学问高深的大学士。

大学士们事务繁忙,一年到头来不了几次,即便有需要,大多时候也是打发家中仆役来此借书回去阅览。

宋歌干脆留在了顶楼,不为别的,图个安静。

他偶尔闲了,就去看伏三易练习骑射,也会牵着自己的小马驹跟着一块跑上几圈。

其余时候,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宋府书房里和父亲一起讨论“教材”内容,宋青阳潜心著书,一月一封家书,随家书一同送来的,还有厚厚一叠纸上写的各种心得和疑问。

宋长煦自己看的时候,也会喊宋歌过来一起分析讨论,认真写下批复,再寄给长子。

天热渐渐热起来。

宋长煦这次去泮宫祈福的时候,没有带上宋歌,而是留了他在家中准备。

每年夏祈之后,就是定品和鉴心。

两者相隔半月左右,每年定品是大事,鉴心只是惯例,并不会引起重视。只是今年不同,今年宋家小公子七岁,要鉴心了,因此京中无数人都开始期待起来。

宋长煦外出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家中夫人:“这段时间给阿照放假,让他好好休息,放松心情,已经努力了许久,倒是也不急在这一时。”

“好。”

“这鉴心和定品不同,你跟阿照说,不管是什么都不影响他念书,不影响他以后要做的事,不要太看重这些……”

宋夫人好笑道:“知道了,你从昨日起就念叨,别说阿照,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你安心去泮宫祈福,家中有我呢,等你回来,给阿照买个泥人,我瞧见他这段时间喜欢收集这个,一柜子的丑娃娃。”

宋长煦听了笑道:“好,我买几个给他。”

作者有话说:

玲珑心要来啦~

求留言求撒花=3=

第113章明月奴30[VIP]\\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