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野说的不错。”燕思空站在一旁,接过了封野的话,“自秦灭六国之后,历朝历代皆是有封无邑,北境四府的军政任免权在镇北王手上,而不在朝廷,长此以往,陈霂对北境的忍让是有限度的。我们此次出兵辽北,一是为了收复故土,光复大晟山河,二是为了打破陈霂对我们的封锁,避免有朝一日,被一点点蚕食的可能。”
燕思空转而看向元南聿,一手拍在他肩膀上,目光果毅且坚决,“只有北境强大,敌人才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这也包括陈霂在内。你作为北境的右都督,自当肩负起责任,南聿,此战你可有信心?”
封野和燕思空方才屡次提及陈霂,让元南聿心里阵阵发虚。
自从逃离京师,他强迫自己尽量不去想和陈霂有关的事,甚至连名字不被提起才好。
时局所限,封野和燕思空始终将陈霂视作威胁,因为燕思空的缘故,封野对陈霂更是反感。
封野和燕思空是他在世上最亲近的人,燕思空是自己的兄长,封野是他一生追随的人。他曾在心中立誓,这二人是他今生能豁出性命去保护的人,他对他们只有敬爱,绝无可能背叛。
想到有朝一日,或许会再与陈霂为敌,仅是这样的可能,就已让元南聿的心情无比复杂。
他的一颗心,正在被各种力量拉扯着,让他饱受折磨。
出逃的这些日子,他时常想起那个男人的脸、他的音容笑貌,甚至是呼出的气息,那些蛮横霸道的纠缠,温柔缱绻的目光,以及体贴依赖的模样。
他无法自欺欺人,他在想念一个人,几乎情难自制。
而这样的情愫,正是令他痛苦的根源。
被燕思空的情绪感染着,元南聿暂缓下思绪,不再去想和陈霂有关的任何事,心绪也渐渐火热澎湃了起来。
他目光坚毅地看向燕思空,沉声道:“此战当攻无不克,我有信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章
自封野决意出兵辽北,大同每日都在做着战前的准备。春意正浓时,正是发兵的最好时机。
兵家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封野派余生朗护送运粮队伍已先行出发了,封长越年事已高,封野不放心他独自一人坐镇后方,他留下十四万大军给王申和封长越,令他们镇守黔州和大同,其余二十万兵马,将分兵两路,一路随元南聿取辽源;一路跟随封野绕道西行,取清河、北宁两地。
辽源属辽北重镇,是辽北地区的咽喉要道,若要深入辽北七州腹地,必先攻下辽源,才能为日后持久战打下基础。
清河、北宁两地,战略位置虽不如辽源重要,但在周遭府道中把控着辽源的粮道,只有将大军分为两路,由封野配合元南聿行动,拿下这两座城池,才能切断辽源的外来补给,将辽源围成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