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2章周全
晚饭后,宋远之过来给姬安和上官钧诊脉。得知上官钧起了低热,哪怕知道是正常情况,他依旧免不了紧张。
倒是姬安和上官钧都比他放松,姬安已经拉着他聊起“种痘医疗队”的组建和训练情况。
按着姬安的设想,能够动手种痘的医者最好能发展出三百人以上,再配上各种助手,整个队伍的配置约为六七百人。
现在给军中种痘就是最好的练习机会,练得手熟了,日后疫病起时,才能更迅速地救助更多人。毕竟疫病一起,就是在和阎王抢时间了。
为此,姬安还和宋远之一同讨论出一套“种痘流水线”,保证种痘工作更流畅快速。当然,还要在后续给军中种痘时进行实践和完善。
宋远之也被姬安带得镇定不少,回禀道:“太医署现有师生五百多人,应募的人很多。种痘手法对于有针刺基础的人而言并不难,臣的族人正在加紧指导,争取在给铁甲军种痘前达到三百人的目标。”
在太医署任教和学习的医者,自然都能看得出接种牛痘有多大的意义。技多不压身,不管是为着悬壶济世的理想,还是为着参与如此大事博名利,总之招募消息刚一发出,就有许多人勇跃报名。
姬安又问:“你家里人都已经接种了吗?”
宋远之:“是,已经全部接种。招募来的人,凡在猪皮上练熟者,都会安排他们相互接种——这是招募时便说过的。”
姬安点点头:“你记着时间,凡接种十四日以上者,过段日子便领一批来给我瞧瞧。铁甲军接种时也要做好记录,分别是由谁来接种的。这样我卜算后万一有不成功的,也方便找出人来改进。
“后面如再有增加新的人手,也要登记新人经手的兵士。一个月后随意抽上一部分人带来给我看看,以确保没有问题。还有,你和应募的都说清楚,要无条件服从朝廷三次治疫安排。当然,钱不会少。”
宋远之一一应下,又道:“就是助手方面人手不足,不知陛下是否想在民间招募。”
却是半躺着的上官钧说:“助手从军中找。军中本也安排有一些后勤兵,这两日我让人去寻你,你安排人跟着去挑些仔细周到的。我会将挑出来的人临时整编为一支新队,直接向你负责,给他们好好上上课。”
宋远之忙应了是。
说完正事,姬安再关心起宋家人:“你家里人吃住可还习惯?”
宋远之不由笑道:“谢陛下与大司马体恤,他们都很好。”
姬安:“行,有什么缺的或想要的,只管和黄义提。”
这一回宋家一共来了八人,姬安照例都安排在大司马府,若日后再有人到来,也会一并安排进去。反正大司马府那么大,空着也是空着。
宋家算是个医学小世家,族中只要走学医这条路的,人人都要学习练会祖上载下的种痘手法。这回收到宋远之的信,举凡留在家乡且身体康健的,全都过来了,同时还在给定居别处的族人去信叫人。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关忠凑趣接话:“小七手巧,来为陛下梳头吧。()•(o)”
徐小七连忙过去接了梳子。
姬安和内侍们聊过些家常话,待梳好头换好衣服,便和上官钧一同去上朝。
○●
姬安和上官钧都没有下封口令,两人种痘之事虽没传到民间,却也在宫中朝里渐渐传开。
朝中官员观察过几天,看两人都是一副无事发生的模样,不禁对那牛痘有了几分好奇。不少人向太医署那边打听,听说太医署正在积极学习种痘之术,还在心里琢磨是不是要在京中推广。
上官钧的食欲三天才恢复,不过在姬安的投喂之下,倒是没有少吃多少。
再过得几天,姬安又一次召见燕似山、秦直及那晚的众将。
他没瞒着上官钧的情况,细说了说自己和上官钧种痘之后的反应。
上官钧接着安排军中种痘顺序——先是铁甲军,再到部分飞廉军,然后是部分中央军。
几位东北边军将领在带亲兵观看完铁甲军接种后,就可返回驻地,等待种痘医疗队过去给当地边军接种。而他们作为亲眼见到姬安和上官钧种痘的人,到时必然也要给自己的兵作表率。
众人看着姬安和上官钧都没事,心中悬的大石也总算落下。虽不知道这样安排是什么用意,但总归种痘并非坏事。
二月二十日,是铁甲军种痘的日子。
休沐日,姬安照例睡了个懒觉,起来吃过东西,才和上官钧一起去禁军营区。
接种区安排在宽敞的校场上。
这是头一回大规模接种牛痘,除了宋家人就全是刚学会的医者。宋远之和太医令都很谨慎,不求快,只求稳,因此安排了三天时间,每天只接种一千人。宁愿慢一些,让大夫们多轮班次多休息,免得紧张出错。
姬安和上官钧到校场时,远远就看见那边一大片人,估计禁军里也有不少人去围观了。
随着渐渐靠近,就能看清,校场上分着许多列队伍,铁甲军正分散着排队等候。
每个队列的前方摆着两桌一椅,轮到的人先登记,有一名大夫为其诊脉,查看身体情况。确认没问题,便换到前方椅子,撩袖子种痘。
种痘的每位大夫身边都有一名助手。这回的助手就不是帮着擦拭手臂和过后搽药了,而是专门替大夫更换用过的针、布、痘脓。
后方不远处,拴着几头牛,有专人取痘脓,再交给助手分到各桌去。旁边还架着几口锅,一直有人在烧水,专门煮用过的针、布和装痘脓的小碟,消毒过后取出再用。
校场上虽四处都有嘈杂声,却是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姬安担心打扰人,一直等到这批大夫换班,才和上官钧一同走过去。
众人这才发现他们来了,纷纷行礼。
姬安先向宋远之和太医令了解一下目前的情况,就让他们接着忙去。再把燕似山叫过来,问他接种了没。
燕似山笑着撩起衣袖:“臣是第一个。♙()♙()•(o)”
()•(o)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姬安也笑:“我听说铁甲军几乎人人都是无辣不欢,这段日子要忌口,是不是很难过。”
燕似山哈哈笑:“是有点,不过禁军夥食好,臣等都吃得很满意。”
姬安:“给你们包了几样新品种辣椒和种子,你们拿回河关去种种。”
燕似山连忙谢过恩,看姬安和上官钧心情像是都挺好,犹豫着问了句:“臣等是接种完就回河关吗?”
上官钧回他:“接种之后留十四日,确认没有问题,就返回河关。”
燕似山应了是,心道——看来师晟说得没错,近期内不会有什么行动。
姬安又顺便向他了解了一下河关冬季的寒冷程度,见接种那边一切顺利,也就没有多留,和上官钧一同离开。
燕似山送走人,忍不住想——难道要冬日出兵?中央军受得住吗,这么冷……
○●
种痘医疗队在京里为铁甲军和部分飞廉军接种完,转移去中央军军营。
姬安谨慎地将接种的铁甲军和飞廉军都探查过,确保他们身上都有了天花抗体,同时也证明了这批种痘大夫都是合格的。
铁甲军启程返回河关,姬安又把宋远之叫来,让他继续给飞廉军里选出的二十人做培训。
宋远之看看那些军士——其中大部分还是女子,奇道:“陛下若觉人手不足,可再招募些民间的大夫。民间是有一些女大夫的。”
姬安让那些军士先退出去,问他:“外行人可是很难学?”
宋远之:“若只说种痘手法,倒是不难,便是外行,狠练上一月也能成。但在接种之前,最好还是先切过脉,确认没有不合适接种的情况。”
姬安温声道:“宋卿说的很是。不过,你也知道,我们是在为云朔做准备。”
宋远之点点头,面上却依旧不解。
姬安给他交底:“因此埋在那边的暗线很重要,我无法把人召回来,只能让飞廉军设法过去悄悄给他们接种。宋卿放心,有一位老大夫也会去,只是他眼睛已花,自觉学不好针法,就由他负责切脉。”
宋远之这才恍然大悟。
姬安续道:“至于女大夫,我也知道民间有,但她们本不是朝廷的人,我不想让她们去云朔冒风险。可我又担心,万一真有那脑子迂腐的家人,在要命的时候还非讲男女大防,所以觉得该培训一些女子。”
宋远之忙起身行礼:“陛下考虑得周全,臣必尽心尽力教导那些军士。”
姬安自是笑着勉励他一番。
军中种痘一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朝中官员起初暗自议论了一阵,后来一直不见有动静,渐渐也就不再提起,毕竟并没有听说哪里起了疫的。
姬安和上官钧的日子一如既往。
现在就只等着图国有动静了。
第233章图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