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关灯
护眼
第 233 章 图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233章图国

对图国,在铁甲军都还没进京的时候,姬安就觉得奇怪了。

一个正月过去,他一直没等到图国那边的暗线传回消息,还和上官钧嘀咕:“孙氏不会就忍了吧。”

上官钧想了想,推测:“先前她病的那段时日,朝中必然动荡,她的掌控力会下降。现在哪怕有救,也得先养病半年,可能是想暂时韬光养晦,或许要等养好了病再动手。”

姬安:“卜察会不会趁这时候打过去?”

上官钧:“可能性不大。图国朝廷对外没有表现出乱象——要不是孙氏求药,我们都不知道她病了,卜察更不会知道。这个时候北地还天寒地冻,没好机会不会动弹。等到三四月化冻,又要春耕了。”

姬安:“这么说,就是要到五六月,孙氏痊愈之后和小皇帝再斗起来。到时卜察有可能抓住机会?”

上官钧:“要看到时的具体形势,也有可能再往后延延。听说卜察比图国更注重耕种,八九月要秋收。如果孙氏和小皇帝闹起来得晚点,可能会延到秋收完,不然怕是粮草不够。”

姬安皱皱鼻子:“大冬日的打仗啊。”

上官钧:“那时刚入冬,马还肥壮。而且卜察人受得住冻,冬日打仗还是图国人更吃亏一些。”

姬安:“最吃亏的是我们。不过,要是卜察在今冬往云朔八州打,疫病一起,他们就得退。”

说完,再在系统里调出大盛各地的耕种收割表:“五六月……等消息传到卜察,出兵时间怎么也得六月中下旬了。那还行,我们就还照着原计画吧,至少可以把种牛痘的消耗补回来。”

买病牛,和预计要探查那么多人的天花抗体,就要花上一大笔能量。

去年秋收之后,姬安就和上官钧商量过,今年要怎么使用能量,才能更好地快速回收,以保证万一要动兵时手上能有大量能量可用。

结论是——今年给岭南能种两季稻的地方换稻种。

岭南那边天热的时间长,又降水丰沛,水稻一年两熟。而且很早就换过一次从东南邻国传入的好稻种,原本收成也不低。哪怕再换系统的良种,估计也只能增产一半,达不到翻倍的效果。

再则,岭南用的稻种又和江南用的不同,是成熟时间更短的品种,甚至早稻和晚稻还有不同,操作复杂。因此姬安选择先推广玉米、红薯这些辅粮,稻谷加辅粮,已经能够保证岭南不缺粮。

在主粮推广上,姬安就把岭南排在了后面,先顾着粮仓和少水缺粮的地区。现在其他地方的主粮已经换完,可以回过头来考虑一下岭南了。

岭南的早稻普遍是二月种、六月收,晚稻是六月种、九月收。

姬安今年换早稻稻种,在六月便能回收一波能量。如果那时卜察没有动兵的迹象,还可以再拿出一部分能量换晚稻稻种,到九月又能回收一波。

就正好接到冬天,估计云朔要闹疫了。

姬安让上官钧帮着确认过没有问题,就照着原计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会立刻结集军队。”

姬安:“那我们也该动起来。”

说着就看向上官钧手上的留言板:“送给燕似山,让铁甲军先去平朔关待命吧,中央军也可以出发了。”

上官钧摸摸手里留言板,不舍地叹口气。

姬安见他这模样,想了想,哄道:“我挂个单子,买个给你专用的。”

上官钧微愣:“不是说留言板是抽奖所得,不能买?”

姬安:“买不了能和我联系的,但可以买台平板,再买一套太阳能蓄电池来充电。你就可以用上平板里的一些小功能。”

上官钧却是兴致缺缺:“既不能与四郎联系,那就不用浪费‘钱’了。”

姬安却是双眼发亮:“但是可以拍照和录视频啊!我先前没想起来可以搞太阳能,觉得几个时辰就用完电了没意思。只要能充上电,大不了过上几年就买新的,可以一直替换。”

上官钧听姬安说过照片和视频是什么样,虽然不太能想像出视频,但照片可以想像出来。此时再听他这么说,也跟着心动了,却是问:“如此方便的东西,当真只给我专用?”

姬安看着上官钧不信任的目光,伸手搂住人,笑着继续哄:“就给你一个人用,以后我们一起带进棺材里去!”

上官钧这才满意地扬起唇角。

*

九月,岭南开始收晚稻,姬安的能量和国运值再一次迅速增长。

姬安大致估算了下,等全部收完,能量和国运值差不多能达到13万。不管是应对战事还是疫病,都绰绰有余了。

而这个时候,北边各处的榷场也关了门。姬安传令各边城,从此刻起,不准再放进从图国过来的任何一人,违令者按通敌罪论。

北边的发展没出上官钧所料,没过两日就有暗线传回消息,卜察出兵攻打图国东都。

姬安先转述消息给上官钧,接着问:“那我们现在出关打过去?”

上官钧却道:“不急。现在卜察只是要打东都,再等一段日子,他们兵力结集多了,很可能会分兵打云朔。到时才是我们动的时候。”

姬安打开地图看着:“卜察打云朔会怎么打,从北边南下打余州?还是从东边西进打津州?”

上官钧:“都不是,会绕过津州直取衡州。那是云朔八州的内核,打下衡州,通往其余六州的路也就通了。”

姬安不解:“那津州在身后,卜察不怕被骚扰,或是断粮道吗?”

上官钧:“津州扼守的是南北信道,挡不住卜察,图国不会在那里布置多少兵力。如果津州守兵出来,卜察随时能打掉,若不出来,卜察也不会浪费时间,等打下衡州再回头收拾就好。”

姬安点点头:“打衡州倒是方便我们了。”

衡州是八州当中最靠南的,大盛军出平朔关就能直奔过去。

接下来又是继续等待。

不仅等待卜察的第二路军,还等待疫病的消息。

十月,衡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州州治景定城里的暗线率先传回消息——景定出现天花患者!

姬安皱着眉转述给上官钧,又道:“这么看来,该是由南往北传。”

上官钧:“景定先出现,难怪会传遍八州。”

姬安心里着急:“卜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要不我们先出关?”

上官钧劝道:“疫情才刚出现,即使我们过去说能治疫,图国守军也不会信,到时必得打过一场。再等等吧。”

姬安叹口气——他也不希望兵士有无谓的伤亡。

景定里的暗线一日一报情况。

先前他报的天花患者并不是第一例,据细致打听,竟是好几条街都有病人,而且已经出现了几名死者。

到第五日,城中众大夫已确认这是疫病,联名向图国的官员要求治疫。而一些早早发现端倪的大户,前几日就已经带人避出城了。现在消息传开,更是人心惶惶,出城的人数一下暴增。

到第八日,图国官员开始重视。官府提出了一些防疫要求,开始找地方隔离病患。但景定是大城,城中大几十万的人口,还有权贵之家,关系错综复杂,防疫政策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姬安知道自己判断不好时机,每天都给上官钧转述,但心情还是一天比一天沉重。

到第十日,上官钧看着姬安嘴角消不下去的泡,心中一叹,犹豫着是不是要发兵。若按他的设想,要等图国官府开始慌乱,才是最好的时机。可姬安这个状态,也让他看得实在难受。

却在这时,姬安突然面露喜意,急声道:“二郎,卜察攻打景定了!”

上官钧一愣,随即道:“那就即刻出兵。”

姬安用力一点头,立刻给已经等在平朔关的燕似山发消息。

翌日,在姬安继续等着今天的景定城消息之时,却意外地先收到河关守军发来的消息。

图国派来了使者,但河关守军不敢放他进城。对方骂骂咧咧了一天,见实在叫不开门,只得用弓箭将国书射到城墙上。

河关守军把那封国书一并夹在《旬报》里烧了。

图国小皇帝的意思很直白——两国既为友邻,现在卜察攻打图国,大盛就该出兵相助。他将南路卜察军交给大盛,大盛若不出兵,以后图国就不再给马牛羊和药材。

姬安向上官钧转述完,忍不住说:“他疯了?”

上官钧冷哼:“他收到了疫病消息。”

姬安:“想得还挺美。可惜,和上回一样,他也只能做做梦。”

第234章士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