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关灯
护眼
第 242 章 天作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242章天作

三月廿九,天子领百官祭天。

祭天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活动,除每年冬至外,只有极为重大之事才会办此祭祀。例如,新君登基、立储君、开疆拓土,至于封后能不能够得上祭天,这要看君王对皇后的宠爱,以及能不能压制群臣。

只是,大盛前三位皇帝都是继位前就已成婚,登基的同时封后,倒是没有出现过要和群臣掰扯此事的前例。

姬安还是第一个。

而姬安的上一次非冬至日祭天,是在丰泰四年七月初六,为庆贺收复西北。

这一回姬安的诏书上直接写明会祭天。群臣先是被天子和大司马已经成婚六年、还要补办婚礼惊吓,再被新田税惊吓。等回过神来,似乎也找不到时机再掰扯一下这事够不够得上祭天。

不过,好歹也是大盛开国后的头一次天子婚礼……群臣一边这样自我安慰,一边还是把定吉日的太常卿和司天监围了,埋怨他们早早知道天子要补办婚礼却不漏点口风。

太常卿和司天监都很无辜:“当时圣上和大司马也没说要补办婚礼啊,只说是收复了云朔要祭天。”

众人俱是一叹——这位圣上可太会办事了!都赶紧回家把礼服找出来晒好熏好,等着祭天吧。

这一回的吉时略晚,姬安终于不用三更半夜爬起身。但也得一大清早起床,先焚香沐浴、再烘干头发,天就已经亮透了。

反正立政殿里都是自己人,姬安很不讲究地散着发,随意裹了件斗篷,就和上官钧一同坐上最宽敞的那辆御车。

刚才烘头发时姬安就吃了点东西垫肚子,此时打着呵欠钻进被子里,还催上官钧:“皇后快过来给朕暖被窝。”

上官钧应着声,解了衣,扯下发带,揭被躺到姬安身边。

被子里其实挺暖,两人上来之前才有内侍用汤壶暖过一回。而且,马上进入初夏,天气已经很温暖,只有早晚还带点凉意。

姬安闭着眼睛挨靠着上官钧,听着车外众随从的脚步声,和禁军的马蹄声。

没来由地,他突然想起了头一次祭天的时候,歪过头随意蹭蹭上官钧,带着笑意说:“我登基那回,你骑马在外头跟着。冷吗?大清早的,还是十一月。”

上官钧在他脸上亲一下:“陛下想听什么——‘没有陛下在身边,自然是冷到心底里。’这样够了吗?”

姬安闷声笑得发颤。

但也就只有那一回了,之后年年都是两人同车来回。

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过几句话,姬安就渐渐睡了过去。上官钧也闭目养神,想起年幼之时还不由感慨——以前是他在先帝身旁补眠,现在是当今天子在他身旁补眠,世事有时也是颇为奇妙。

马车到了圜丘,上官钧才将姬安唤醒。再正经吃过东西,内侍小厮们就上车来,给两人梳头更衣。

哪怕已经是第九次穿戴衮冕,姬安依旧很不习惯。冕冠上前后十二条垂旒,脖子稍微动得快一点,垂旒上的珠玉就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论过这一块,姬安解释:“我们那边以前为了扫盲——就是让人人都尽快学会认字,把许多字简化了。所以我以前习惯写的是简化字。”

上官钧若有所思:“简化……”

姬安:“说到这个,其实我考虑过由官府来办扫盲班和蒙学班,不收费,朝廷给补贴,就学常用的几百一千字。你觉得可行吗?”

上官钧:“蒙学还行,扫盲太困难。对于要养家的大人来说,有空闲的时间学字,不如多干点活赚钱。”

姬安一叹:“那就只能从蒙学抓起,等过得几代人,识字的也会慢慢变多。”

上官钧:“不过,简化倒是可行。由古至今文本也一直在变,可以趁着编攒启蒙书籍,进行一次删繁就简。”

姬安倒是被提醒了另一件事:“对了,现在是不是可以正式推行标点符号了?”

上官钧微愣,随即笑道:“陛下说的是,的确合适了。藉着婚礼的时机,之后就正式应用在公文上吧。”

标点符号是《大盛旬报》在创刊之时就用上了,这么多年过去,常看《旬报》的人早已习惯了各种标点的用法。

姬安一开始就在私人信件上使用,最近两三年还慢慢发展到非正式场合。例如,偶尔给谁写个条子,甚至批覆奏疏的时候,也没见有人跳出来反对。

潜移默化间,姬安听说现在不少人在私下场合都会用上。毕竟句读这个东西本来就是需要用的,只是各学派之间不统一。现在就相当于,慢慢都被《旬报》用的那一套给同化了。

听到上官钧赞同,姬安很高兴:“等正式推行标点,百宝囊应该会给我算一笔‘钱’,能给这次的大花销回点血。”

上官钧不禁眸光柔和:“如今主粮推广完,火器也在稳步发展,其他的便不用着急。陛下也该在自己身上多花一些,不用再那么省俭。”

一边说,一边托起姬安的衣袖,摸摸上面的章文刺绣:“喜服喜被绣好,该给陛下新做一身衮服。”

姬安垂眼看过去:“这衣服不还好好的,没有必要吧。”

上官钧:“绣线都有些退色了,原本是带光泽的。何况,新君本就该新做一身,陛下已经拖了这么多年。再往后,就算按着陛下说的,六十岁退位,除去绣衣的三年,也还要再穿三十年。”

姬安拉过上官钧的袖子,和他的对比一下,感觉好像差不了多少。不过既然说到还要再穿三十年,似乎新做一身也值得,就道:“那我俩都做吧,一同换新衣。”

上官钧自是应好。

姬安想了想,又说:“绣线颜色的持久取决于染色固色技术。这样好了,我从百宝囊里寻些样品给绣娘们看看,若是那些更好,就用那些绣,争取穿够三十年。”

上官钧失笑:“果然是陛下的行事风格。”

姬安冲他眨眨眼:“你要想啊,用上百宝囊里的线,就是独一无二……独二无三的东西了!我不传给太子,以后我俩都带进棺材去。”

上官钧点下头,续道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说到太子,做完陛下与我的,就该做太子的衮冕了。陛下曾说只想养一个孩子,那就和我小时候一样,每年都得做新的。”

姬安一愣,随即就蹙起眉头:“一年做一身,一身就穿一次……”

忽又问:“我要没记错的话,太子也是九章九旒吧?”

上官钧几乎立刻就猜到了姬安的意思:“陛下难道是想……”

姬安一笑:“回头让黄义把你以前那些都找出来保养保养。”

上官钧:“……不一定合身……”

姬安:“一年就那一次,将就改改得了。要实在不行,我就等他不长个了再封太子。到时做一身至少能穿二十年,前面也不用小小年纪就来冒着寒风祭祀。”

只要没封太子没封王侯,皇子是没有资格跟来祭天的,原主就没有来过。

姬安挑眉:“皇后有意见?”

上官钧好笑道:“臣只是对未来的太子报以同情。”

两人说笑间,郑永终于敲响车门,和朱顺一同上车。姬安站起身,等他们替自己和上官钧整好衣,就由上官钧扶着下车去。

今日天气晴好,碧空如洗。

一想到马上要进行他们给自己的婚礼制定的第一步,姬安也不觉得身上衮冕厚重闷热了。

只消看一眼这暮春时分的灿烂阳光,他的心情就不由自主地雀跃欢腾。

姬安没让内侍跟,只由上官钧扶着,两人一同穿过百官当中,登上圜丘最高处。

连圜丘上吹拂的风,都从未有过的和煦。

姬安和上官钧一同回身。

看似与以往一样,却唯有一点不同。

群臣很快发现——上官钧没有退到一阶之下。

这意味着,姬安和上官钧同为主祭。

上官钧沉声道:“跪上苍——”

风将他的声音送往下方,再由传话官员一层一层传开。

吉时已到,没人敢在此时扰乱祭祀。

群臣只得默默跪下。

姬安和上官钧转身,一同跪于祭坛前的软垫上。

叩拜,念祭文,再叩拜,接着念祭文……

一篇祭文念下来,姬安都不知道自己拜了多少次,全靠上官钧在旁提醒着。

祭文终于念完,两人各持祭文一端,一同放入火盆中焚烧。

青烟袅袅而起,直上九天。

待祭文燃尽,太常卿为两人各送上三柱香。

姬安和上官钧对视一眼,齐齐叩拜。

当两人一同将香插入香炉之时,姬安突然感觉到手背上落下些湿润。

他奇怪地微微抬头望天。

依旧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太常卿送来第二次香。

姬安和上官钧再次齐拜。

这次插香的时候,姬安感觉落在手背的湿润更多了。

他转头看向上官钧,用眼神问——好像下雨了,要不要紧?

姬安祭天这么多回,只有头一次是阴天,但祭完就出现了破云之光。之后次次都是好天气,还从没碰到过下雨或下雪。

不过,上官钧回了他一个安抚的笑。

见此,姬安略略放心,接过最后三柱香。

两人第三次齐拜。

未等他们抬头,沙沙之声已传进耳中,还伴随着圜丘下方的些许嘈杂。

姬安和上官钧直起身,一同仰头望去。

明媚的阳光里,能清晰地看到无数细细的雨丝,在空中反射出点点微芒。

小雨落在脸上,如同轻柔的抚触。

上官钧低声道:“晴雨是吉兆。”

姬安嘴角高扬:“我们果然是天作之合。”

两人一同将香插进香炉之中,在和风细雨里相视而笑。

第243章婚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