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1章第91章二合一章
丹卿收到康熙命人送来的虎皮时,正在听陈文涛汇报工作——
她是被迫听的。
自从陈、江二人到任后,丹卿基本上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打算先安心养胎,其余事情缓缓再说。
她对这个孩子很看重,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可能是她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无论男女。
所以如今对丹卿来说,没有什么事比养好胎更重要了。
但陈文涛此人却是个“工作狂”。
当初他刚到归化城的时候,丹卿就跟他说过城中事可慢慢处理,但他还是拉着同知府的所有人陪着他一起加班,硬生生在半个月内将囤积了一年的案子都处理完了。
那段时日,归化城里也算是颇有些风声鹤唳的味道,而陈文涛也被百姓们明面上喊陈青天,背地里喊陈阎罗。
这些案子都是汉人满人的纠纷,蒙古人那边有他们共同推拒出来的长者裁断,并不经过同知府审判。
今日陈文涛前来求见,为的就是这个。
他觉得既然都是住在归化城里的,便不该再分满蒙,都该统一受同知府管理才对。
“陈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要知道,这里毕竟是草原上,蒙古人虽内附,但终究不受教化已久,他们有自己的规矩,”
丹卿解释道,“若有你觉得不合理之处,可私下与蒙古长者协商,但若要蒙古人都遵守咱们大清的律法,只怕很难。”
即便是现代,还讲究个一国两制呢,对待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惯也是尊重的,更何况是在清代。
非要叫世代游牧的蒙古人完全遵循大清的规矩来,就算她支持,他也推行不下去。
陈文涛却坚持道:“咱们归化城如今不过数千人口,平日里案件也少,尚且显露不出弊端,但臣听闻公主打算继续扩城,想必之后城中人口数会越来越多,满蒙汉三族之间的交集也会越来越深,纷争在所难免,若是满人汉人与蒙古人之间出了官司,是按大清律判,还是循蒙古人的规矩?”
“臣知道公主不想让蒙古人觉得我们大清过于霸道,可有些规矩早定比晚定要好,还望公主能早些决断。”
丹卿觉得,陈文涛说的话也有些道理。
如今归化城里的百姓少,她又叫分开居住,平日里基本没什么交集,所以也就没什么纠纷。
但她不可能在几个区域之间修筑围墙,就像陈文涛说的,时间长了人多了,以后自然就会有法规不同的问题出现。
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却并不容易。
“完全照搬大清律过来肯定是不行的,如今咱们刚在草原上站稳脚跟,正是需要收拢人心之时,若是规矩太过,不利于归化城的扩张,”
丹卿思虑再三,“这样,我让蒙古人推出一个精通蒙古条例的人,也给你做个通判,以后所有案件都经由同知府审理,但满人汉人依照大清律惩处,蒙古人还是要遵循他们的规矩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丹卿吼道:“公主既然不想见我,那我就搬出去住好了!”
说罢,他竟转身就往外冲去。
娥眉想叫侍卫去拦,却被丹卿拉住了。
“让他去吧,叫人在城南给他收拾间宅院出来住。”
丹卿如今也是没精神再去哄人,只要敦多布多尔济不在她面前闹,就随他去吧。
……
丹卿怀孕的事情并没有刻意隐瞒,等到三月里,土谢图汗部派了一支队伍从库伦城来,带来了察罕多尔济给曾孙的礼物。
丹卿让人去请了敦多布多尔济前去接待这支队伍,也算是给彼此之间一个台阶下。
眼看着她这一胎就要满三月,一切都很稳当,所以她也要重新考虑一下跟敦多布多尔济之间的关系了。
他虽然是有些小心思,但毕竟也没真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他是孩子的父亲,若能好好相处,总还是最好的。
敦多布多尔济也算是接下了丹卿给递的台阶,接了人之后,亲自带着礼物来到了公主府。
再次相见,夫妻二人都有些不自在,但敦多布多尔济先低了头,温声道:“今儿来之前我好好洗了澡,换了新衣裳,身上没有味道。”
丹卿招手叫他到身边,轻轻嗅了嗅,果然只有皂角的清香。
她这举动如同小狗儿一般,逗得敦多布多尔济忍不住笑了,这一笑,之前的种种不愉快便抛诸脑后,气氛瞬间就缓和了下来。
“礼物都在院儿里,公主可想去看看?”
敦多布多尔济伸手来扶丹卿,“都是土谢图汗部的旧俗,大多是象征着吉祥的玩意儿,不贵重,却也是祖父的一片心意。”
丹卿自然不会不愿意,挽着他的胳膊一起走了出去。
前院里除了礼物之外,还有几个人,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怀里抱着个孩子,叫丹卿忍不住皱眉。
这场景,若不是敦多布多尔济之前一直在她的侍卫监控下,她都要怀疑是不是传说中外室抱着孩子找上门的情景要发生了。
好在敦多布多尔济赶紧解释了:“这是祖父为我们的孩子挑选的乳娘,她的孩子已经三个月了,十分的健康,肯定能养好咱们的孩子的。”
乳娘?
丹卿还真就没考虑这个问题呢。
但即便是她要用,也会从包衣里面挑选,最差也得是个汉人,蒙古人是绝对不行的。
许是因为当年五阿哥那个奶娘给丹卿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心里阴影,她总觉得奶娘这种生物,用不好就是个不定时的炸弹。
若将来她当真忙起来,恐怕奶娘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比她还多,但凡选了个心肠坏的,不说伤害孩子,只是给孩子灌输些不好的思想,也是天大的坏事。
所以眼前这个蒙古奶娘,她是肯定不会用的。
不过当着敦多布多尔济的面儿,她还是得委婉一点儿。
“劳祖父费心了,不过这选奶娘的事情,可没这么简单,”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出发之前,丹卿叫了蒙克进府,仔细叮嘱了一定要小心行事,不可冒然应战。
如果敌军数量超过预期,那就赶紧派人回来报信,如果是少量敌人,那就直接歼灭。
是的,歼灭。
丹卿并不打算当菩萨,还要给那些噶尔丹的人留生路。
因为大清已经给了他们太多次机会,可如今他们如此惨败之下还敢继续在大清境内袭扰,就不能怪她出手无情了。
蒙克领兵而去的同时,从山西而来的商队也已经进了归化城。
王相卿作为先行者,承担起了帮忙安顿这些商户的责任。
归化城里的商业街终于陆陆续续的热闹起来,随着各色商铺的开张,丹卿也赚了一笔银子,不过转身就又投到了开垦农田上去了。
之前康熙明面上给的四万顷土地,各方瓜分下来早已经不剩什么,但陆陆续续还有新的百姓来了投,这耕地必然是不够用的。
可再往外,就不是她的封地了。
为了这事儿,丹卿特意叫来了陈文涛询问律法上的规定,陈文涛听罢后沉默片刻,开口问道:“公主不是说过,这里是草原,不该全然按大清律行事吗?”
丹卿:……
谁说这同知老实来着?
果然能被康熙派给她的,心都黑。
有了陈文涛的“支持”,丹卿便不再顾忌许多,直接大张旗鼓的往西边继续扩张土地,同时,也安排清闲了一冬天的工匠们,跟着去建起田庄来。
去年秋天丰收的时候,离归化城稍远的耕地上的汉民曾在田边搭了帐篷过日子,说是方便尽快收割。
丹卿问过他们,他们有些人觉得城里的房子虽然好,但却不方便干活,房价虽然有公主府给的折扣,但若真想五年后买下来,对他们来说还是困难了些。
所以丹卿叫钱庄挂了牌子,允许汉民们转让租赁的土地和房屋,搬离归化城,往田庄附近重新选择新的土地,并允许他们在那边规划好的地方,自行建房居住。
正赶上有商队和新的汉民涌入,挂牌的土地和房屋出手后还能小赚一笔,用来盖新房绰绰有余。
城里陆续有人搬走,也有人搬进来,整座归化城终于开始像一座真正的城镇一样运转起来,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丹卿自始至终都没有卖过土地的所有权。
无论是宅院还是商铺亦或者是耕地牧场,她都是以低价买给百姓使用权,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用途的话,买下的人可以一直使用,但若要改动,就得向公主府申请,即便是获批,也要补足一大笔银子。
当然,此时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许多初来乍到的商人瞧着房价便宜便出手购买了大片土地和房屋,等要用做他处的时候,才发现竟然不能改建,不由得暗骂丹卿心黑。
这是后话,先说丹卿这边一直在等着那支蒙古骑兵的战报,十几日后,终于有了回信。
好消息是,他们果然遇到了那支准噶尔残部,对方只有不到五十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人。
坏消息是()•(),他们两百人围攻数日❚()❚()•(),竟然让对方给溜了。
丹卿看着战报,略想骂人。
但摸摸自己已经微微有了些鼓起的肚子,又将话咽了回去,告诉自己要注意胎教。
两百全副武装的骑兵,竟然拿不下一支只有四十多人的残部,传出去可要叫人笑话死!
“叫护军营点五十人出来,你亲自带队跑一趟,”
丹卿对安平道,“我等着要那支噶尔丹残部的军功去请赏呢,速战速决。”
既然骑兵不行,那就上火绳枪。
管他什么骁勇善战的准噶尔部,枪口之下,都是亡魂。
安平立时领命而去,又过了十余日日,捷报才传来。
而随着捷报而来的,还有一个战俘。
原本丹卿的命令是尽数歼灭,可没想到安平却留了活口,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人名叫布日古德,竟然是噶尔丹的亲信。
这事就,有意思了。
丹卿原以为这支准噶尔残部是去年大战时跟噶尔丹走散的,没想到竟会是噶尔丹身边的人,这也就意味着,那两次被康熙打得抱头鼠窜的噶尔丹,并没有回他的老家去,而是依旧流连在大清境内。
他为何不回去呢?
是不想回去吗?
当然不是。
更大的可能是,他回不去了。
噶尔丹虽然是准噶尔部的首领,是带领准噶尔部雄踞西北之人,但两次与大清的对战已经让他失了威望,只怕手中的战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他这样的猛虎身边,必然会有其他老虎蠢蠢欲动,想要取而代之。
虽然没有准噶尔部的具体情报,但丹卿判断,应该是准噶尔部起了内乱,有人趁机成了新的首领,而噶尔丹这个遍体鳞伤的老虎,是再也回不去家了。
既如此,那这可就是送上门来的功劳。
丹卿记得得,康熙应该是三征噶尔丹,如今才亲征两次,还有一次尚未成形。
但看如今噶尔丹的境况,实在是不配康熙再大动干戈,若她能擒下噶尔丹送给康熙,那她的固伦公主之位以及其他封赏,还不是唾手可得?
丹卿还惦记着她那被宗亲朝臣们硬生生阻拦掉了的固伦公主头衔,虽然对她来说得不得这个头衔都没什么差别,但人嘛,总是要争一口气的。
她倒要看看,等她立了天功,还有谁敢阻止她做这个固伦公主!
丹卿没有耽搁片刻,立即传来达春,令其只留下城防之人,点齐剩余护军,前往阻杀噶尔丹。
包括蒙古骑兵营剩下的三百人,也一并给了达春带领,加上现在还在翁金河边的那支队伍,一共两百火绳枪手,五百长弓兵,外加一门红衣大炮。
康熙一共给了丹卿四门火炮,本该是架在归化城城墙上的,但因为东侧在扩建,所以这一门就先暂时拆了下来。
丹卿也舍得,直接叫达春带上了,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必须要让噶尔丹再无出逃的可能!
这份军功,她要定了。
第92章第92章二合一章!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