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9章第119章二合一章
犹豫只是一瞬,丹卿就清醒了过来。
废储之事太过突然,作为一个远离京城且忙于防疫无暇分身去参与会盟的公主,她正常该有的反应是震惊疑惑,然后去打探情况,而不是考虑站队问题。
不管这到底是不是康熙的试探,她都只能当做试探来对待,才能保得自身无虞。
于是丹卿干脆直接给康熙写信,言明有人在散播废储的谣言,只怕是居心叵测云云,大抵就是在说她知道康熙最疼爱胤礽,完全不信这些离谱的传言。
再次收到康熙回信的时候,御驾已经离开了围场返京。
康熙在信中十分悲痛的说太子不孝,说常忆起少时丹卿与胤礽兄妹和睦的场景,希望丹卿能回京城一趟,劝导太子重回正轨等等。
丹卿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好笑。
她少时是与胤礽曾有过亲密的时光,可那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胤礽曾对她对蘼蘼做过什么,康熙明明全都知道,在此刻却还要装出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寄希望于她去劝胤礽?
废太子的消息封锁得密不透风,她甚至连胤礽到底做了什么惹怒了康熙都不知道,她能去劝什么?!
看到康熙这封信后,丹卿更确定了康熙对胤礽并没有彻底失望。
或者说,康熙对胤礽的失望还没积累到想要彻底放弃的地步,这次说要废储的消息,可能是对胤礽的警告,也是对其他人的试探,最终究竟会走到哪一步,除了康熙,只怕无人能真正猜到。
丹卿并不想掺和进去,可康熙虽是家书,但既然说了,那就跟圣旨没什么区别,他叫她回京城去,她就算再不愿涉足其中,也必须得去。
“我陪公主一起去吧,”
薛思文不放心的说道,“我扮做侍卫陪着你,就算帮不了你什么,至少可以照看好蘼蘼。”
“不,你不能去,蘼蘼也不能去,”
丹卿却摇头,“我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只怕京中要生大变故,蘼蘼若是跟去了,我怕就带不回来了。”
她是想过要将蘼蘼送回宫里去教养几年,可不是现在。
一则因为废太子的事情,这两年宫里必然要乱,二则蘼蘼虚岁还不到五岁,此时入学为时尚早,她想等她再大些,能自己拿主意了,再问问她到底愿不愿意去。
所以在这之前,她不能让蘼蘼进宫,否则若是康熙开口留人,她便是再不愿,也无法反对。
“素瑜,我将蘼蘼和归化城留给你,你帮我保护好他们好不好?”
丹卿亲亲薛思文,“也保护好你自己,别叫我有后顾之忧。”
薛思文眼眶微红,却还是点头承诺:“公主放心,我发誓我会用性命守护好蘼蘼和归化城,绝不会叫你身处险境还要为我们操心。”
“傻话,别动不动就性命性命的,难道你的性命就这么不要紧吗?”
丹卿将人按在墙上亲,“素瑜,对我来说你也一样重要,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就安营或是投宿驿站,从不赶路。
她不急,最好在她入京之前大事已定,她只管去哄一哄康熙,其他的都与她无关才好。
途径乌兰诺尔的时候,她还特意停下来与哲布尊丹巴大喇嘛见了一面,求了他一本手抄的经书后,才又重新启程。
等到了张家口附近时,往来的商贾便多了起来,从蒙古运出去的是沙狐皮、鹿茸之类的商品,而运进来的,则是以茶叶、盐、酒为主。
大清在此设了关卡,向从蒙古过来的商人征收关税,但运出去的他们却是不管的。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大清向蒙古出口的商品蒙古诸部是由各部单独征税的,税率究竟如何也没有个明确的规定,全凭蒙古各部自行定夺。
丹卿觉得,这样不太好。
倒也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考量,而是对她这个正在向蒙古各部销售商品的“大商人”,不太友好。
要是能统一一下关税就好了,这样大盛魁也就可以统一商品售价,形成如同后世连锁超市的模式,不会再因为某种商品关税不统一导致价格高涨,在当地卖不动的情况了。
当然,蒙古部族太多,想要统一关税何等困难,而康熙又明显不想插手蒙古诸部的内政,所以她也仅仅只能想想而已。
丹卿在张家口停留了三日,说是修整,其实是在等京城里的消息。
康熙终究是没有下旨废储,只是将胤礽暂时圈禁在京郊的皇庄里,不准任何人探视,更不准他外出。
这原本就在丹卿的预料之中,并不觉得惊奇,但接下来的一个消息,却叫她不能淡定了——
胤禔坐不住了,竟在朝堂之上列举胤礽诸多罪名,请求替康熙绞杀胤礽!
康熙勃然大怒,骂胤禔猪狗不如,当场将他拿下,圈禁府中,而后在派人搜查时,搜出他在府中圈养喇嘛巫蛊太子的证据,下令废黜胤禔郡王封号,贬为庶人。
丹卿有些迷茫。
胤礽没有被废储,可胤禔却如历史上那般被削爵圈禁,所以历史到底是改变了还是没变?
但有一点她能确定,那就是康熙果然还是没有放弃胤礽。
巫蛊这种可笑的理由他都会信,就说明他从一开始就没想废储,胤禔自己撞到了刀刃上,头破血流,却终究还是成了胤礽洗脱罪责的垫脚石。
“出发吧,尽快赶回京城。”
丹卿吩咐道。
当初胤禔在她生蘼蘼的时候为她守城的恩情她没忘,她答应过如果他有需要,她一定会帮他,可自那之后,他却从未提及过这件事,即便身陷囹圄,也从未曾向她求救过。
或许,在他心里她只是需要保护的妹妹,觉得她帮不上什么忙,又不想牵连她,可她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
她扳不倒胤礽,但若只是救一救她的大哥,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回到京城之后,丹卿没有直接进宫,而是回了她的公主府。
这是当初康熙亲自为她选定的府邸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思恐极,难怪康熙会在给她的信里说他十分悲痛。
“既然罪证确凿,那汗阿玛为何并不废储,反而要将大哥圈禁呢?”
这可真真是实打实的谋逆,康熙就算再疼爱胤礽,也不至于连这都能忍吧?
胤禛不答反问:“你知道那个密报之人是谁吗?”
丹卿摇了摇头。
“是孙天阙,”
胤禛看着丹卿,“孙天阙是什么人,你我心里都有数,他表面上看似屈从于太子,但实际上却十有八九听命于汗阿玛,而胤礽的铜铁矿来自云南,那可是汉军营的地界,孙天阙是什么出身来历,他可能多年不知内情,一直到那些枪炮都出了炉,才去上报吗?”
这一次,丹卿是真的惊到了。
她早就猜到了孙天阙其实是康熙的人,在胤礽身边,应该是受命监视。
可如今听胤禛这么一说,方才觉得这其中有许多蹊跷之处。
孙天阙出身将门,少时与孔四贞一起在云南待过数年,后来大清平定三番后,原属于孔家一脉的汉军部分调到云南戍守,其中不乏还记挂着孔家的将领,孙天阙要想在云南做些什么,未必困难。
也就是说,胤礽在云南私采铜铁矿一事必然瞒不过孙天阙,甚至有可能就是孙天阙蓄意引诱的结果。
当年她因为胤礽的设计不得不选择远嫁,刚跟孙天阙分开没多久,他就又出现在了胤礽的身边,那时她只当他是被逼无奈,可如果她现在的猜测是真的,岂不是从那时候开始,孙天阙就在算计胤礽了?
也就是说,孙天阙虽然是受过康熙的指派,但其实他并没有全然按照康熙的命令行事,不然他早就该将云南之事上报,不至于让事情一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现在孙天阙如何了?”
丹卿又问道。
胤禛并不隐瞒:“事发之后他就与胤礽一起被拿下,回京后关押在刑部大牢里,据说,汗阿玛叫动过刑。”
丹卿闭了闭眼睛。
既然动过刑,就说明他必然还有什么隐瞒,会是什么呢?
“四哥,那查到的火器作坊里当真只有半成品吗?”
丹卿睁开眼睛问道。
胤禛摇头:“谁知道呢?反正查到的只有半成品,至于有没有成品运出去——拿下火器作坊的时候,里面的工匠都已经死了,也没有账本之类的,只能说查无对证。”
丹卿觉得脑子里一团乱麻,一时间完全理不清楚。
但刚刚她问胤禛的那个问题,她自己想明白了。
康熙不废太子,未必是因为还对胤礽有多么疼爱,而是一则太子谋逆这样的罪名以他的性格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不会愿意承认自己亲自教出了这样一个“逆子”,二则,火器作坊一日说不清楚,胤礽就可能在暗地里留了其他后手,一旦公开废储,说不定会招来他不要命的报复,事情会更加不可收拾。
“估计一会儿汗阿玛就会叫你进宫了,我的建议是,你不要插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手这件事,”
胤禛郑重道,“太子如今是废是留已经不是你能干预的了,你最好置身事外,只当是回来探亲,什么都别问,什么都别管。”
丹卿苦笑:“四哥,你觉得汗阿玛不远千
里非要叫我回来一趟,只是因为想我了吗?若只是太子的事,我是可以想办法推脱,但不是还有孙天阙么,他谋划了这么多年,其中缘由你我都清楚,汗阿玛叫我回来,应该也是为了让他开口。”
孙天阙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害胤礽,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当初胤礽用下作手段设计陷害,导致他们被迫分开,才叫他生出恨意来。
他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报复胤礽,如今又几乎已经成功了,他就不可能轻易松口,叫康熙没了隐患再去赦免胤礽,只怕是早想好了拼着这条命不要,也要将胤礽永远至于死地吧。
“孔格格呢?还有他的侍妾和孩子呢?”
丹卿问道。
胤禛叹了口气:“你也知道孔格格与他素来不睦,事发后一纸断绝书撇清了干系,她是大清的功臣,辈分又高,汗阿玛也不好动她,只是暂且关在家里。至于那所谓的侍妾和孩子——如今我也不瞒着你了,那是孔家旧部的遗孀和遗孤,有当年的血书为证,是孔格格叫孙天阙担上个名义,才好养在身边照看的,实则与他没有半点干系。”
所以,他是因为孑然一身,才敢行如此疯狂之事吗?
那她如今又该如何,该成全他的执念,还是该想办法救他性命呢?
兄妹二人说到此处,外面传来成碧的声音,说宫里来人接了。
丹卿不敢耽搁,上了康熙派来的马车,一路进了宫门,又换了肩舆,直奔乾清宫而去。
上一次她来这里,还是五年前,如今瞧着,好似并没有任何改变。
丹卿站在乾清宫外等候通传,望着似乎没变又似乎变得有些陌生的乾清宫广场,多少还是有些怅然的。
她离去的时候曾经想过有朝一日会回来,该当是以土谢图汗亲王妃,漠北的实际掌权人的身份,风风光光的接受百官的敬意和警惕,成为他们再不能忽视的存在。
而如今,她回来了,却是这般急切的被接进来,少了那原本该属于她的盛大的欢迎仪式,让她心里着实有几分不痛快。
年少时她曾经厌倦规矩繁琐,可如今或许是掌权久了,竟变得如那些人一样,这般在乎规矩了。
丹卿自嘲了笑了笑,而此时,康熙亲自走出来迎她。
三十七年会盟相见之时,丹卿就觉得康熙有些老了,而如今不过短短两年,他更显沧桑。
明明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锦衣玉食灵丹妙药的养着,却依旧抵不住岁月的侵袭和内心的伤痛,仿佛一下子就变成了真正的老人。
“汗阿玛——”
丹卿甚至有些不太敢认,眼眶不受控制的红了。
再多的不爽和埋怨,在亲眼见到苍老的阿玛时,都湮灭了,只剩下担忧和心疼。
初见时能单手将她抱上肩头的阿玛,如今怎么就这么老了呢?
可他还不到五十岁啊,何至于此!
“你终于回来了,”
康熙对着丹卿展开双手,“来,到汗阿玛身边来。”
丹卿扑进了康熙的怀里,眼泪沾湿了他的肩膀,康熙轻拍着她的后背,眼眸中也有泪光闪烁。
“丹卿啊,这次回来,就多住一段时日吧,朕,真的很思念你。”
康熙此刻仿佛不是人间帝王,而只是个思念远嫁闺女的老父亲,紧紧抱着丹卿不愿撒手,
“你留下来,陪陪朕,好不好?”
丹卿含泪点头道:“好。”
第120章第120章二合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