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

关灯
护眼
第 184 章 第 184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第184章·第184章

今日运气不错,他们成了最后一批检查入城的人。

驴车上的粮食被上前检查的士兵翻来翻去,明着暗里挑刺一番,盘问了数遍,甚至明知麻袋里装的是粮食,对方还想抽刀戳刺。孙四郎见此,忙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半袋子干货悄摸塞到“不合格”那处,前头攥着路引的兵爷这才颔首一挥手臂,给他们放了行。

阎王不好见,小鬼更难缠,那些身无长物的老百姓还罢,检查的官员便是把包袱戳成了筛子,再想挑刺,都翻不出一个铜板,再生气也只能放行。

马二娘他们又是驴车,又是板车押运粮食,就算不被剥下一层皮,也要狠狠出一回血才能求得个安生。

心里再愤恨也无用,这群人若想收拾他们,啥都不用做,只一句你的路引是假的,就能逼得人无路可活。

端看他们提前准备了一袋子干货单放一处,就知这种事是做惯了的。

赵大山远远望着这一幕,感觉自己学会了,但也只是学会了,心情算不得多好,甚至望着那群身穿盔甲,举矛挡盾的威武士兵都觉得没那般高大了。

他们震慑难民,但也欺压百姓。

“大山,二娘说的事儿能成吗?”赵三旺有些忧虑,他们在丰川府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相信他们,运粮啊,那可是粮食,他们又不是真的镖师,也没个镖局啥的,这门生意吃的就是信誉这碗饭。

他们眼下连锅都没有,真能吃上这口热乎饭么?

“等着吧。”亲眼看着他们一家的背影消失在城门口,赵大山这才收回目光,转头对他们道:“走吧,寻个僻静地儿歇一宿。”

“嗯。”石家兄弟很有眼色,不要他俩动手,争先去推板车。

入了城,走了大概两刻钟,才终于到家。

孙家赁的院子在南城的三竹巷,一进的小院,门脸也不高,个子高的汉子站在院外都能看清院内的情况。

大门从里面拴着,瞧时辰,该是在书院读书的孙旭阳回来了。

果不其然,听见外头有动静,屋内读书声一顿。随着推门的动静,孙旭阳尚带稚气的声音从里面响起:“谁呀?”

“旭哥儿,是大伯和二伯!”比马二娘两口子先应声的是孙大郎兄弟俩,一听见自家侄儿那文文静静的声儿就想得慌,孙大郎憋不住笑大声道:“旭哥儿,大伯给你送吃的来了,赶紧开门!”

“大伯二伯!”孙旭阳面色一喜,忙跑过来开门,“我爹娘也回来了吗!”

“回来了,都回来了!”孙二郎笑呵呵应道。

恰时,孙旭阳也听见了爹娘的声音,喜悦的很,正在和街坊们说话。

门一开,瞧见门口的两个伯父,他顾不上爹娘,忙走过去喊人。

他头戴方巾,穿着青色小长衫,整就一秀才老爷缩小版,一张脸蛋白白净净,站姿斯斯文文,看见他们,满脸的亲近惊喜:“大伯二伯,田叔坎叔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马二娘早知会如此()•(),被众人围着ツ()ツ()•(o),她也不慌,听着大家伙抱怨粮价又涨了一文,今晨一大早去排队还没买着,又打听城外的情况,乡下安不安生,外头乱不乱……随即话音一转,问起她家这次运了多少粮,有没有多的,能不能卖她们个几斗应应急。

等街坊四邻们七嘴八舌说完,眼瞅着都要跟着进院了,马二娘脸上的笑容淡了两分,不疾不徐道:“咋不乱呢?城外全是难民,一双眼睛绿油油盯着入城的人,要不是兵爷们威慑着,再给八个胆子我都不敢出城。”

“乡下乱没乱我也说不准,没去别的村看过,到家就安生缩着不敢乱走了,赶集都不敢去。路上遇到了好些难民,全都在往府城逃,城外不是有粥棚么,估摸都是听着信儿冲着这个来的。”

“那你们咋还敢运这么多粮食回城,路上不怕被抢啊?”最先嚷嚷把人招来的婆子端着个刨得比脸还干净的饭碗,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马二娘。

她平日莫不是被她装出来的精明相骗了,这人其实是个蠢货?

“我不敢,别人敢啊。”马二娘笑了笑,仿佛不经意道:“这世上聪明人可多了去,城内粮铺日日涨价,城外也就有了新营生,专做我们这些出不了城的人的生意。”

“啥营生?”

“咱能有啥生意可让人家做的?哈哈,莫不是有粮商在城门口卖粮?他也不怕得罪了城里的大粮商们!”

“就是啊,难不成真有人胆子这么大?”

城内的大小商户甭管是涨价还是降价,人家私下都会提前通信儿,啥你家涨价,我家维持原价吸引客人,这事儿万万不可能有,真有人敢这么干,没两日,他家店铺就得关门。

能在府城讨生活的全是八面玲珑人儿,就连端碗老婆子都龇着缺牙哈哈乐,认为马二娘是在忽悠她们,其实就是怕她们惦记她家粮食,这才扯了个借口。

马二娘见她们如此作态,摇了摇头,没再多说,抬脚便进了院。

“哎,咋就走了,你还没说啥营生呢?”

“城外真这么乱啊?”

“你自个出城一趟瞧瞧不就知道了?”

“害,瞧你这话说的,我要敢出城,还去粮铺和别人抢米?我在乡下可有五六亩地呢……”

孙大郎刚卸了板车,正搬运麻袋呢,就见好几个妇人跟在二娘身后进了院,一张面皮顿时崩紧。

城里人咋比乡下人还不讲究?都没招呼呢,自个就大喇喇进别人家门了。

几个妇人装作没看见他眼中的嫌弃,径直围着板车转了一圈,实在眼馋得紧,这一袋袋粮食装的鼓囊囊,少说都有个几百斤。想到如今城里的粮价,便是知晓会讨人嫌,还是有人忍不住了,开口道:“二娘,咱邻里邻居这么些年,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瞧你们这趟运回来不少粮食,你家若有多余的,能不能卖我一些?”

说话的妇人面盘圆润,头上簪子一根银钗,双手说不上细嫩,但也不粗糙,可见平日过得十分滋润。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舒服。但不挑明又不行,好些人惯常听不懂别人的话,你和她委婉着来,她笑呵呵当没听见,回头还继续开口膈应人。

她可不想日后被烦得没个清净,她在家做绣活儿可经不住吵闹,更不能分心。

“啥办法?”叶氏见她偏头示意院子里的粮食,顿时瞪大了双眼,“你前头没拿我们取笑,说的是真事啊?外头真有这种营生??”

“这营生不是一直有吗?”马二娘失笑,“就城里的镖局啊,只要给钱,再远都能把货物和人送去。”

“啥?是镖局?不是粮商?”几个妇人顿时惊呼。

“怎么可能有粮商敢在城外售卖米面,真当那些流民是摆设不成?”

“你们真以为我胆子比天大呀,没点依仗就敢运这么多粮食回府城?”马二娘朝正在忙活的孙大郎几人努努嘴,“这个时节外头全是难民,我们哪敢独自出门,还运这么多粮?我家旭哥儿在府城读书,我们两口子也不能带他回乡下,这不是耽误他的前程么,可在府城生活一日,就离不开吃喝,眼瞅着好不容易回趟乡下,肯定要带些口粮,这不,家里人实在放心不下,帮着请了几个镖师,一路护送我们回的府城。”

“城里的镖局请不起,人家也不接这个活儿,赚不到银子。”见相公拎着一桶水径直去了灶房,她笑了笑,“我们请的镖师,哎,说起来还和我姐夫那头有些亲戚关系,也是逃难过来的,是一群很有本事的人,体魄强健,一胳膊能抡飞三个人,人家现在就是想讨口饭吃,也不收银子,只要给粮当报酬就行,还不拘是陈粮还是粗粮,好粮就给少些,次一等的就多给些,连山货都收呢,往年在山里摘的板栗啥的,给他们两袋,他们就能帮着运一趟粮。”

说罢,她起身过去接住儿子端来的茶壶,给她们几个一人倒了杯粗茶:“婶子,嫂子,恕二娘小心眼,卖粮这事儿实在不成,还望你们理解。”

“不过,如果你们想要找人从乡下运送粮食到府城,我倒是可以帮忙从中牵线。”她举起茶杯,冲几人笑了笑。

叶氏几人对视一眼,也算是听明白了,她从头到尾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难怪先前在门外和她们唠半天,这事儿要搁她们身上,指不定得天黑才回来,躲都嫌不够呢。

不过她说的也有道理,心里不舒坦归不舒坦,在场没有谁是蠢人,换位思考,她们也不乐意卖粮给别人,这事儿一旦开了口子,那可就收不住了。

今日你卖了,许是会收获感激。

但日后你不卖了,对方啥难听话都能骂得出来。

就连她们自己,也不敢保证有没有那一天,私下会不会怨恨她。

这两口子,一个是绣娘,一个是中人,却能生出个会读书的儿子。果然,能在府城安居的人,就没有一个脑子里装的是水。

“二娘,这,这能信任吗?”最先开口的还是叶氏,她家米缸再过两日是真要见底了,再不想法子全家就要饿肚子了,“他们是难民啊,要是抢了我们的粮食跑了咋办,那我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声量问道:“小宝,你梦到什么了?”

赵老汉揉了把脸迷迷瞪瞪醒来,刚搓掉眼屎,就听闺女说:“小宝不知道,周围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就听见‘轰隆隆’一声响,小宝就被吓醒了。”

赵小宝有些紧张地捏着手指,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脑袋都垂了下来。

爹娘千叮咛万嘱咐,若是做梦,一定要记住都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然后一五一十说给他们听。

可她还没来得及看见什么,就被吓醒了。

她一双大眼睛里瞬间包满了泪花,小手搓揉着心口,那声巨响,让她此刻还有一股心悸之感。

“爹,娘,小宝好害怕,天上打雷了,是不是天上打雷了?”

老两口对视一眼,顾不得多想,忙把闺女抱怀里哄。

“小宝,你再仔细形容你听到的声儿,爹琢磨琢磨是啥。”赵老汉伸手轻轻顺着她的后背,感受到她的身子在发抖,顿时心疼得不行,想说算了,不形容了。

“砰。”赵小宝边哭边形容,噘着嘴,砰砰砰跟吃多了放臭屁一个声儿。

“砰?就一声?”赵老汉一愣。

“轰隆隆。”

“?”

“砰。”

“轰隆隆。”

赵小宝看着爹茫然的样子,彻底把脑袋埋入娘的怀里,憋不住放声大哭。

第185章·第185章\\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