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0章定心
姬安与上官钧准备补办婚礼的事一在朝议中公布,满朝官员再次经历了一回元旦那天的震憾。
或许比那更甚。
群臣一时间都不知道该震惊于“圣上与大司马成婚六年”,还是该震惊于“下个月要补办婚礼”,又或是该震惊于“大司马竟然愿意被封为皇后”。
这时,一些人终于依稀记起来——好像当年圣上的确给大司马冲过喜……
姬安高坐玉阶之上,就看见有的臣子嘴唇蠕动着,有的臣子腿脚抖动着。
不少人在偷偷地看上官钧,又偷偷地看宰相们,甚至忍不住偷偷抬头看姬安。
趁着还没人出列谏言,姬安给郑永使个眼色,让他将第二封诏书交给司仪念。
田税新法,摊丁入亩,各类标准下调三成。
这道诏令一出,群臣便是一个激灵,再顾不上先前那点天子家事,先计较起这个关乎天下的大事来。
那天之后,姬安只看了一些心腹臣子的贺表,倒是对于田税新法的上书都会翻一翻,看有没有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
同时,《大盛旬报》又出了一期特刊,专门刊登天子与大司马的婚讯,以及为庆贺喜事而颁布的新田税。
因是贺喜,这次姬安的态度颇为温和,要求各地在三年内上报重新清丈好的田亩数即可。哪里把数据报上来,哪里就开始实施新田税。
然而,这次的特刊还有个特别之处。随着刊物发行,还有众多宣讲官被派下去,专门向百姓讲解新田税。广大的普通百姓家里可没有隐田隐丁的问题,新田税一实施,他们都是受益者。
因此,各地方官员一接到朝廷文书与《旬报》,不管内心支不支持,都赶紧召集人手催办此事。实施新田税,必然是能减税的人数远远多于要加税的人数,治下百姓都盯着衙门,谁也不敢拖延到明年。
现在百姓的声音可是随时可以直达天听的。没见《旬报》上都专门强调——若对清丈之数有异议,上报衙门又不处理者,可通过《旬报》上报圣上。若是衙门无故拖延、不肯清丈,不更是要被百姓们报上去!
如此,无论朝中还是地方,官员们的精力都放在新田税上,结果竟然没有一封劝谏姬安不要立男后的奏疏递上来。
姬安都觉得挺不可思议。还暗暗猜测,或许真是因为这世界起源于耽美小说,总留着那么一点点起源的痕迹在吧。
倒是在京宗室聚过几回,但最后也没有上书劝谏。毕竟,姬安要选宗室子过继,那就是家家都还有机会。
至于京里百姓,在飞廉军的引导下,议论重点落在姬安和上官钧的情深之上——两人成婚六年多,身旁除了彼此,再无他人。
启阳府早早放出通告,允许百姓在天子婚礼当日上街抢喜钱、领喜饼,当晚京中各处还有诸多表演,并会燃放烟花。烟花这种东西,哪怕是京里的百姓一年也见不上几次,现在都高兴地期盼着那天。
总之,姬安打叠精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你的构图好看。”
上官钧过来换手,让姬安站到桃树下去。寻好了位置,再把朱顺叫过来,教他怎么拍。
朱顺一过来,跟着的内侍小厮们再按捺不住,都到他身后看。连王晦、郑永和黄义,都没能忍住好奇,也跟着一同看,只是站得更后一点。
上官钧走到姬安身边,转身和他并肩站好。
姬安感觉这样照是不是太呆板了点,可前面那么多内侍小厮在看着,他又不好意思摆什么姿势。
却在这时,上官钧伸手揽到他腰间,微侧过身,手上用力让他向自己靠。
姬安吓了一跳,下意识回抱过去。
随后就听见朱顺笑道:“陛下、大司马,拍好了,特别好看。”
姬安感觉腰间的手松了力,连忙退开一步,小声抱怨:“你也不说一声!”
上官钧莞尔:“若是先说了,四郎大概还会僵得像块木头。”
姬安揉揉鼻子:“大庭广众的……”
见朱顺拿着平板过来,他停了话,接过平板看照片,却是愣了下。
姬安还以为自己会是吃惊的表情,但——眼中的确有点惊讶之色,可脸上却是笑着的。
照片中,桃花映衬下的两人有种自然的亲昵感,对视的目光勾勾缠缠,一看就是小情侣。
姬安感觉脸上有些烫。
上官钧看完,淡定地按熄了屏,夸奖朱顺:“拍得很好,一会儿有赏。”
朱顺笑着谢赏。
上官钧一边拉着姬安往下走,一边继续对朱顺道:“这段日子你再教一教旁的几人用用,都拍一些照片和视频来给我看,挑个拍得最好的出来,婚礼那日专为四郎与我拍摄。”
朱顺忙应了是。
姬安一时都感觉有些奇妙——没想到他都穿到了古代世界,和爱人办婚礼时也还能有人跟拍。
两人来到新房前,上官钧就没让人再跟,只牵着姬安进去。
新房没有选在正殿,而是选在上官钧一直住到十六岁的那间偏殿,大小和立政殿差不多。
此时殿中还没有挂红绸、贴喜字,不过一应家具都已换上新打的,瞧着件件都沉稳大气。
两人一间间房看过,最后走进卧房。
布局和立政殿的卧房相差无几,只是少了一张书桌。并且,应姬安的强烈要求,没有摆穿衣镜,只摆了梳妆镜。
上官钧问:“四郎可喜欢?”
姬安:“你准备的,我当然喜欢。”
上官钧目光落在他脸上:“听起来不像实话。”
姬安失笑:“实话是——我真看不出什么区别。对我来说,只要好用,我就喜欢。”
上官钧凑到他耳畔:“那我们先试一试这床好不好用。”
姬安笑着推人:“别闹,床上什么都没铺呢。”
不过,还是过去细看了看床。
姬安看不出什么名堂,只知道和现在睡的那张一样宽敞,都不用伸手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落座()•(),等黄义上过茶✩()()•(),就将他遣出去关好门。
姬安笑着寒暄:“玄灵道长一路辛苦,你两位徒弟可还好?”
玄灵子:“谢陛下惦念,他二人都好。”
说完,目光却是一直停留在姬安脸上,面容中渐渐露出悲伤的神色。
上官钧看得皱眉:“玄灵道长这是何意?”
玄灵子这才收回目光,苦笑道:“贫道可是害了那个进京来的孩子?”
姬安顿时心一跳,上官钧亦是目光一凛——玄灵子竟能一眼看穿姬安不是原主!更没想到,他还是当年留高王找去卜算的那个人。
玄灵子却像是没有察觉,迳自道:“当年留高王用徒儿威胁贫道,贫道不得不从,明明看不真切,却还是说了那些话。实是贫道之过。”
姬安不禁和上官钧对视一眼。
上官钧:“听令徒说,道长对两次卜算耿耿于怀。另一次看不真切的结果,可是我?”
玄灵子点头道:“为留高王卜算之后,贫道一直无法释怀。之后又卜算一回,被卦象指引到京中东宫。按着卦象,贫道得再为一人卜算,方能对上回之事弥补一二。
“当时贫道见到年幼的大司马,亦有那种看不真切之感。两种感觉一样,贫道便觉得,卦象所指之人该是大司马。因此,即便看不真切,也为大司马批了命。”
说到这,他长叹一声:“但,终究难过贫道心中的坎。自那之后,贫道便绝了卜算一道。”
上官钧再问:“那元秀秀又是怎么回事?道长可还记得,就是给我批命那日,你也给一女童留下一言。”
玄灵子:“贫道记得。当时贫道瞧见那女童,发现她亦是不一般,心下又疑惑会不会卦像是指向她,便给她也略略一卜。”
姬安好奇问:“看她能看真切吗?”
玄灵子目光在两人脸上快速扫过,才回:“她能看得真切。只是,世人总以为卜算出的结果必不会改变,实则不然。一时一运一命,贫道也只是卜出其人当下最有可能的一条道。”
姬安听得感觉还挺有趣:“从结果来看,道长对我与二郎倒是算准了,对元秀秀就……”
虽然也不能说不准,但的确是变了。
玄灵子闭眼片刻,再看着姬安道:“贫道当年看那孩子的母亲是早亡之相……”
姬安感觉到上官钧再次紧张,当着玄灵子的面伸手过去,握住上官钧的手,再对玄灵子说:“那孩子的母亲的确很早过世,至于那个孩子,倒也不能说是道长害了他。若他留在留高王府,或许都活不到二十。”
玄灵子再次低叹口气。
上官钧急切地问:“玄灵道长,你既看得出来,可否卜算一下,陛下可能一直留下。”
玄灵子微微一愣,目光再次在两人头上扫过,奇道:“大司马如何会有此担心?陛下与大司马身周紫气交缠环绕,显然已是无法分割。”
上官钧也跟着一愣。
姬安拍拍上官钧的手: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看吧,说了你不用担心。”
之后,再把让上官钧担心的那几个梦给玄灵子简略说一遍:“二郎就是担心那些梦可会有什么特别的含意。尤其是我与二郎那个梦,先前吴真人没解出来,只说不是凶兆。”
玄灵子想了想,回道:“贫道刚才说过,一时一运一命,那或许便是另一条道的模样。以贫道之见,这像是上苍漏下的一丝怜悯。
“陛下与大司马捕捉到了,那丝怜悯便为世间避开些许祸事。例如说,去年云朔的众多百姓就因此得救。”
上官钧终于渐渐放松:“有玄灵道长这话,我总算能安心了。”
说过这么久话,姬安看玄灵子面露疲色,想他奔六的年纪,刚云游完又赶着进京,便体恤道:“道长舟车劳顿,就留在大司马府好好休息吧。”
上官钧配合地摇了铃,唤进黄义,吩咐他仔细招待人。
玄灵子起身,再次向姬安和上官钧行礼:“忘了向陛下与大司马道贺——贫道在路上见着了新的《旬报》特刊。祝陛下与大司马福寿绵长、白首偕老。”
姬安笑着道谢。
待黄义领玄灵子出去,上官钧就忍不住叹道:“我觉得,四郎来此,才是上苍最大的怜悯。”
姬安拉着他的手,柔声说:“那这怜悯也肯定包括你。你可是身具此世气运的人,没有你,我就用不了百宝囊,更坐不上龙椅。”
就在这时,姬安看到系统提示有反馈消息。
上官钧也感受到留言板震动,取出来点亮。
一条条各地百姓写给两人的婚礼祝福不断冒出。
姬安没开系统,就凑在上官钧身旁一同看留言板,突然指向其中一条:“是孙铁牛他们村的。”
牛背村的那一条里,还附上了一句——孙家特地给宁安行宫送去二十坛香辣辣椒酱,庆贺圣上与大司马的喜事。
姬安和上官钧一同抬眼,相视而笑。
第241章安钧!
', '')